面向新文科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优化研究

来源 :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__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40所具有一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欧美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对被调研高校的支撑部门、人员配备、教学支持、科研支持四个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特点总结.国外高校数字人文中心主要有以下四点特色:建设主体多样性、图书馆定位明确,多元化、专业化的人员配备,系统化的数字人文教学支持和全方位的数字人文科研支持.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找准定位,注重校内合作和跨机构合作,建设数字人文专业人才队伍,构建数字人文教学支持体系,打造“一站式”数字人文科研服务平台.
其他文献
曹之先生生前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在古典文献学和图书文化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中国古籍编撰史》《中国出版史(隋唐五代卷)》《中国图书文化史》等著作,先后获得1995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8年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1年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03年获评"武汉大学十大教学名师"之一.先生一生淡泊
期刊
数字时代背景下,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结合个人信息特质,兼顾个人信息利用价值,探讨匿名化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问题已不可回避.为此,有必要系统分析相关立法,结合匿名化技术,在维护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基础上设计出匿名化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规则,通过审慎界定个人信息概念、确立可具执行性的匿名化标准等综合举措,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同个人信息利用间的平衡,促进我国数字产业良性发展.
健康中国理念下慢性病防治的体医深度融合,有利于优化慢性病防治的路径、促进体育健康产业发展、完善现有体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良好的体医融合社会舆论环境、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开展.目前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标准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尚需完善、平台建设有待强化.建议以健康中国理念为指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慢性病防治为中心构建体医融合标准服务体系、以体医深度融合为目标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以慢性病体医融合服务平台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