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胰胆分流术治疗隐匿性胰胆反流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e8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隐匿性胰胆反流(occult pancreaticobiliary reflux,OPBR)的病因及内镜下胰胆分流术(endoscopic pancreaticobiliary separation,EPBS)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47例OPBR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7例患者平均胆汁淀粉酶(GBA)(864±575) U/L。40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为乳头炎26例,乳头旁憩室16例,乳头过长14例,乳头萎缩5例,壶腹内结石3例,乳头肿瘤2例。33例行EPBS,术后16例复查GBA,其中15例GBA恢复正常,GB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161±764)U/L比(47±17) U/L(t=5.641,P<0.05)]。随访1~4年,未切除胆囊者中27例行EPBS无结石复发,9例未行EPBS者结石复发2例,结石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1.340,P<0.05)。

结论

胰胆汇合部疾病是OPBR及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EPBS能解除胰胆反流并降低胆道镜取石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同期免T管腹腔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及胆囊切除术治疗妊娠继发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及胆囊切除术治疗妊娠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因急性胆管炎入院,处于妊娠中期,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显示胆总管内结石直径均小于胆囊管直径,其中3例患者胆囊内多发小结石。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及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长88~150
期刊
在我国有众多的肝炎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继而演变为肝硬化,因其机制复杂,并发症多且凶险,目前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及功能逐渐被解析清楚,同时,基于"肠-肝轴"的联系,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从而防治肝硬化并改善宿主健康状况的策略也正渐渐兴起。然而,其所涉及的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从肠道微生态与肝硬化相互作用的角度对现状和进展
期刊
认清肝再生机制对于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手术技术的创新及改进有重大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于ALPPS手术方式的改进,分析了各种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机制并归纳了国内外ALPPS术后肝再生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门静脉血流压力、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细胞外基质及气体信号分子的调节以及富氧环境都是术后肝再生的关键。
期刊
探讨采用逆向穿刺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geal,TEP)中的应用体会。从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所有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TEP的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采用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并与传统镜推法TEP进行对比总结。所有58例采用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的患者全部手术成功,且腹膜破损例数、腹膜前间隙建立时间、剥离疝囊时间、总手术时间
期刊
目的分析羟基喜树碱化疗栓塞术前辅助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术联合术前辅助羟基喜树碱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LT、AST、ALB、TBiL及术后0.5年、1年、2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0.5年和1年复发率分别为9.38%和
本研究采取腹腔镜胃功能保留手术与标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分别治疗40例早期胃癌患者。结果表明,保留功能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传统标准手术组短。保留胃功能手术使早期胃癌患者在生活质量以上优于传统手术。
期刊
期刊
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因肝脏为实质性器官,血供丰富,肝表明及实质内无明显分界线,解剖性肝脏切除为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手术。而术中寻找并确定病变肝脏组织的解剖层面,一直是肝脏外科追求的目标。而通过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染色,可使肝脏表面和实质内三维立体染色,达到解剖性切肝,为手术的安全性、精准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保障。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