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eic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课堂上,学生是否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上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好的课堂提问能轻松的让孩子走入新知识课堂,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让孩子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真实的在思想上的动起来,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好的问题设计,能让课堂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
  【关键词】巧设问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58-01
  一、导入提问
  课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现象提问,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者分析生活现象,总结提炼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课前,使用道路上不同时刻的图片,向学生提问:“根据图片,思考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你的判断根据是什么?”
  学生对于生活中判断静止或运动并不陌生,使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提问导入,学生很自然会知道,生活中是以地面做为对比,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并让学生有以什么作为对比来判断的这个概念。
  二、知识衔接提问
  在知识的衔接处提问,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中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情况,设计问题,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给学生提供一个连续思考问题的框架,就能使学生沿着既定的方向探究知识。
  例如:《运动的描述》中,投影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两句诗句,问:“诗句中青山为什么会走?”让学生有了青山走是以为坐在竹排上,也开始冲击学生生活中认为的山是不动的概念,让学生自己产生只要所处位置变化了,山可能也是运动的总结。接着再提问:“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用的书桌,它们的位置是不是什么情况下都不变化的呢? 能不能说它们也是运动的呢?”
  这个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先自我认知,再引起矛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有进一步的认知。
  三、重点难点突破提问
  重点难点少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点,多以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过程。提问过程虽然学生难免会出现理解错误,总结不完善等问题,但学生自我经历,由错误到正确,由不完善到完善,学生理解会更透彻。
  如:《长度和时间测量》中,长度单位的换算让很多学生都很困恼。教学过程中,提问:“你所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知道它们哪些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于米,分米,厘米这些单位都不陌生,在思考中,能回答出其中某两者之间的关系,但如果把千米,毫米,微米,纳米都一起单位换算,学生就开始混乱。引导学生“对于你所知道的长度单位,你会将它们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么?” 然后让学生找出两者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画出:
  10310 10 10 1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这也为中小学教学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打下基础。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应当对美术课程核心内容进行仔细的筛选,细致地把握内容,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使核心素养更好地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来,帮助学生在掌握扎实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是针对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如何使得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好地推
一、课例背景  本节课是在本校开设的一节公开课,也是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认知语法观的中职英语语法教学行动研究”的研究展示课。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课题是How to Make Salad?,选用的是国规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6 What’s for dinner? 第5,6课时Grammar and Language Use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情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渐突出,不仅没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甚至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创新和改革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具有一定迫切性和严峻性。因此,本结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创新策略,同时对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展开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 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教育手段发生了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带来了新的应用方法,微课就是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产生新型教学资源,并逐渐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措施,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课程教学活动中。由此本文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出发,探讨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应用微课的实践应用方法,为相关的教学应用提供参考内容。最终得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鑒推广。  【关键词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各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如何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学习为例,从大单元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核心任务设计及分解、学习过程设计、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方面,介绍大单元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大单元学习 学习目标 核心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结合互联网广泛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互联网 课堂”学习的相关指导和要求。“互联网 课堂”和传统课堂既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要求,也存在诸多不一样的地方,如难以有效监测学生的上课状态对课堂效果带来挑战、师生互动延时给课堂效率带来困扰、获取资源及时给课堂带来新的可能。这些差异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在“互联网 课堂”中构建高效灵动氛围,需要结合
【摘要】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与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有关。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育英语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与难题,如何有效贯彻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从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文化渗透、问题导向、自主探究等入手,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培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
摘 要: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大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新课改强调,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这就需要初中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有效培養。  关键词:学科素养;初中数学;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
【摘要】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于现代教学文体有很大差别,学习难度较大,而且文言文描述的内容距今较远,常有通假字出现,导致初中阶段的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更加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背诵为主,学生不能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因此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131-01 
【摘要】绿色生态种植课程是学校“绿色智慧”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特色项目。学校开展的绿色生态种植课程从传统土培种植到智能无土栽培,正契合了校训“守正出新”。同时绿色生态种植课程进行了跨学科设计,从阅读、绘画等方面进行了学科整合。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在劳中学,学中做,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还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了阅读水平和审美情趣,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逐渐成为一名“慧学、慧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