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及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幼儿绘画教学过程实施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论述学前美术教师对幼儿绘画实施行之有效的目标性、多元化、统一性评价策略,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绘画 教师评价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30-02
  幼儿绘画在幼儿智力发育、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幼儿通过一幅幅涂鸦、简笔画、水彩画作品传递自己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理解及思想情感。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有效评价可以为幼儿赋能,引导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为开展幼儿美育奠定基础。本文分析教师评价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思想情感及绘画特征,提高学前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现状
  课堂是幼儿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美术教师是幼儿进行绘画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的评价应能推动幼儿发展绘画能力。鉴于此,笔者对校内外67名学前美术课专、兼教师进行访谈记录,并以“幼儿绘画评价”为主题,对幼儿绘画实施教师评价的状况进行研究。
  通过访谈发现,近80%的受访教师将“色彩整体感”列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其中对设色、配色的目的性考虑占比最高;“图形表征”的精准度被普遍认为是第二评价标准,68.3%的受访教师认为,幼儿能通过绘画反映所观察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这也是幼儿绘画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画面安排”是第三个主要评价标准,有超过半数的受访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视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
  笔者还通过中国知网对2001年至2018年近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中发现,研究者对教师评价在幼儿绘画的影响形成普遍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研究者认识到评价对幼儿绘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主要关注了教师评价有助于促进幼儿绘画兴趣及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认为,成人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与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即幼儿依赖成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成人积极肯定的评价,可以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进而促进其绘画能力的发展;反之,则会磨灭幼儿的绘画情绪,阻碍其绘画能力的培养。此外,如何开展幼儿绘画评价,研究者也提出多元化的思考角度,如基于幼儿画画的热情、信心、想象力,应建立起具有丰富色彩、反映童趣的五维角度综合性评价体系。
  上述研究表明,美术教师在开展幼儿绘画作品评价时,能较为自觉地认识到评价对幼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对评价的维度有着较为清晰的思路。但目前教师对评价方式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如下。
  (一)评价标准的工具性偏差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度追求教学质量,容易以成人的喜好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判,使评判出现偏差。笔者从受访教师对评价标准产生共识可以看出,无论“色彩整体感”“图形表征”,还是“画面安排”,这些评价其实更多地侧重于对绘画技能目标达成,体现在幼儿绘画作品工具性的要求上。
  绘画作为美术表现形式之一,与做手工等美育活动一样,“术”只是工具手段,“美”才是真正的目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强调:“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在众多幼儿绘画作品中,不同年龄、性格、爱好、教育水平的幼儿,其绘画表现各不相同,因此,成人不能要求幼儿刻板地模仿绘画示范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不在于谁临摹得像,谁的绘画水平就高。如果以成人的审美为标准去评价幼儿绘画作品,那么终会挫伤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抑制幼儿绘画想象力。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学习儿童那样的绘画,已经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这启示教师在进行幼儿绘画评价时,应注意摈弃成人的审美要求准绳去审判幼儿绘画的质量。
  (二)评价方式选择的单一化
  根据《指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各年龄阶段对绘画活动目标,构建了“认知”“情感”“技能”和“创造”的四维目标。但在实施评价中,部分教师侧重关注幼儿对直线、曲线、折线等线条方向、疏密的运用,对色彩的搭配,以及幼儿绘画过程对“技能”目标的达成评价,忽略幼儿在绘画过程创新性的评价,也就是对“情感”目标的达成关注不够,进而造成了评价方式的单一化,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系统评价体系的意识。
  幼儿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情感特征和认知特点,这应该作为幼儿绘画作品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例如中班幼儿“喜欢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在画画“我眼中的夏天”时,除了夏天里司空见惯的物体,如大大的太阳、树上的知了,还会画上漫天的雪花,这并不是写实失真的表现,而是在幼儿的意识中,他们认为“漫天的雪花”可以为炎热的夏天解暑,相对于画上涓涓溪水的方式,雪花出现在夏天,更直接体现了儿童内心对夏天解暑的真实渴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尝试遵循《指南》的精神,多样化地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坚持评价的正面性、体现评价的公平性,既达到欣赏的目的,又有利于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三)评价类型运用的片面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伴随教学过程始终。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的程度等做出判断;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获得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在学前美术课中,其目的是检验幼儿的绘画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由于绘画教学课时不多,一般为每周1~2节,幼儿更多的是在课后完成绘画作品,能在课堂上完成绘画作业并提交的情况并不多,客观上造成教师缺乏对幼儿绘画过程的全程观察,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更多的是终结性评价。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尽量转变评价类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二、幼儿绘画教学实施教师评价的策略
  (一)目标性
  教学评价的实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任务完成后,幼儿在“认知”“情感”“技能”和“创造”各方面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评价来验证。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因此,教师评价的实施方案与教学目标应该相匹配,保持其内容的一致性。
  评价内容就是“评价什么”的问题。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幼儿绘画认知水平。以色彩运用质量为例,在幼儿绘画教学评价中,幼儿对颜色的运用是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收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作为依据,包括对基本色彩红、黄、蓝、绿、橙的辨别和名称的熟记,对颜色变化的辨析能力等。(2)幼儿的绘画行为。幼儿的绘画行为主要指的是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体现,具体表现为评价幼儿由兴趣出发,从大胆作画向独特表达成长,进而逐步体会画面布局的均衡、对称、变化等形式美。
  (二)多元化
  教师要对绘画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为此,教学评价还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实现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对象、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以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例,评价主体多元化主要解决“谁来评价”的问题。完整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并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和群体合作评价等。
  (三)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既要评价教学结果,也要评价教学过程和方法,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在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应重视面向学习过程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的形成性评价。在这样的评价原则指导下,教师能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连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同样,学生及时获得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不断强化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根据统一性原则的指导,教师在实际开展评价中,既要关注绘画过程对幼儿形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又要促进幼儿个性特征的展现。为了更好地实践统一性原则,教师的评价语言还应具有包容性、富有鼓励性等。
  幼儿绘画评价是学前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幼儿绘画评价时,教师应以促进幼儿积极观察、发展绘画兴趣和创造力等教学目标为依据,遵循幼儿成长规律,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绘画要素、绘画创造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客观的、富于鼓励性的价值评判,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积极进行生活观察和理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崔立银.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角度和注意事项[J].甘肃教育,2015(6).
  [2]宋丽博.幼儿美术绘画作品评价指标的个性化构建及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15).
  [3]陈婕.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问题及对策[J].幼儿教育研究,2018(5).
  [4]张宁.浅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J].亚太教育,2015(29).
  [5]安丽艳.幼儿绘画教育评价在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方面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8).
  [6]陈慧儿.遵循《指南》精神多样化评价大班幼儿绘画作品[J].教育教学论坛,2016(1).
  [7]宁晓霞.如何指导和评价幼儿绘画[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8]劉宾,闵兰斌.3~4岁幼儿的绘画特点及其教学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2(2).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瑶族非遗‘黄泥鼓舞’艺术资源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XZZJG2020A04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旖旎(1984— ),女,瑶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学前美术教育、美术学(版画)。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桂雅路小学的中小学衔接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开展的英语阅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 小学英语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57-03  中小学衔接一直是备受教育者关注的教育话题,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也是我校一直在探索的重要教育课题。小
本文以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学音乐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并总结壮族山歌进校园的内容、形式与效果,提出建立长期有效的山歌教学模式、加大双语教师的引进和培养、
本文以广西西部某县为例,总结该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地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当地学校提高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认识、支持大学生支教团队开展活动、积极鼓励
【摘要】本文论述学龄前儿童自由自主阅读(FVR)的价值、分析当前学龄前儿童自由自主阅读(FVR)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环境、时间、活动三个维度,总结指导学龄前儿童自由自主阅读(FVR)的三大策略,培养幼儿成为终身的阅读者。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自由自主阅读 价值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22-03  “自由自主的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低段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点带面深入宣传、灵活利用有效资源、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阅读意识、推行科学的阅读模式,从而为亲子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 亲子绘本阅读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19-03  亲子绘本阅读,又称“亲子绘本共读”,是以
本文针对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问题,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把学生从不同环节带入深度阅读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质疑问难中自主开展深入学习,发展思维能力.
本文针对中小学衔接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中小学衔接课程建构的实践经验,建议教师将中小学衔接课程分为建构课堂育习惯、参观实践悟衔接、课程引领促发展三大板块进行实施,以
【摘要】本文基于“4+X卓效课堂”模式解读,以《春》一课的教学设计简案为例,论述“4+X卓效课堂”模式的具体应用及优势,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4+X卓效课堂”模式 《春》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34-02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一线教育工作者已经有过很多的探索,如魏书生老师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论述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具体提出分析活动可行性、明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流程等设计思路,以切实提高探究性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青铜器与甲骨文》 探究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38-02  历史是一门思辨性较强的人文学科,但在传统的观念
【摘要】本文论述将教学情境引入化学课堂的策略,分析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环节的关系,提出创设实验情境模式、问题情境模式、故事情境模式、生活情境模式等建议,总结实践经验,反思实践存在的不足,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 初中化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4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