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车思维之下,科技创新“困”在造假中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tai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风趣的客服机器人“娇娇”、自主研发的红芯浏览器、“水变油”的水氢汽车…近些年,科技圈的骗局总能越来越别出心裁。
  前段时间,“华智冰”弹唱的视频全网爆红。然而没过多久,网友扒出华智冰的视频与B站Up主鱼子酱酱上传的翻唱视频一模一样,只是脸部及声音不同。小冰团队急忙回应,“华智冰的肢体及动作确实有真人模板,可脸和声音都是AI生成的啊”,这种说法显然难以让人信服,由此又被网友调侃为AI换脸。
  姑且不论这场风波的源头是否有创新自嗨误导大众的嫌疑,仅仅就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不禁让人怀疑,在研发过程之中,科技创新的底色是否已经改变。
  这些年来,技术自主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随着外部环境的影响,大众对于科技突破都报有极高的热情,在这种风潮之下,有时候困住技术创新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心。

技术越夸大,营销越翻车


  华智冰唱歌的视频,虽然注明了来源 ,但相关的新闻传播稿中,却丝毫没有提及华智冰的肢体表情训练来自以为真人Up主,更没有表明视频来源也是她的视频。甚至有的新闻稿言辞确切地写道,“她的歌声、人类生物学特征全部由人工智能完成,肢体则有团队成员进行训练完成”。
  这种说法带有极大的误导性,让人想当然地认为华智冰的人物特征都是由AI完成的,而不是只有一张脸,虽然初看新闻让人极为振奋,但当诸多事实摆在面前之后,无异于大型打脸现场,足以伤透很多人对科创的期盼之心。
  华智冰唱歌视频爆火之时,其实很多人抱有一定怀疑态度,可小冰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国内最高学府的学子背书,又让他们觉得似乎可以相信,但结果,这还是变成了一场以技术之名调动大众情绪来谋取名利的虚假营销。
  这次翻车,也许只是团队夸大宣传,其实并不能彻底否定清华数百名莘莘学子苦心研究的AI虚拟人成果。但是在科技领域,刻意夸大宣传和引导的骗局却更为触目惊心,应当引起警惕。
  回顾近些年来的科研骗局,大多数造假项目都巧合似得翻车在大肆营销上,而非项目推进中。
  2018年8月15日,红芯时代科技欢天喜地地庆祝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好听一些,红芯在新闻稿中毫不脸红地将自己的浏览器吹嘘为“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红芯Redcore”。而仅一天,浏览器就被网友扒皮,露出了谷歌的内核,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红芯已经通过了政府采购审核。
  中科院计算所的刘雷,去年1月为自家的“木兰”语言做宣传,将原本一个基于python做的定制化开发,吹成了完全自主创新。也是没过几天,被程序员们发现自主开发只是套了个自己的外壳。
  华智冰的营销噱头,顶多欺骗一下对AI技术缺乏具体了解的普通网民,而那些打着自主创新旗号编造出的荒诞谎言,在营销翻车前就已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半导体界的“明星公司”南京德科玛转战淮安时,早期的德淮半导体建设完全以政府出资为主,落地地方政府投资了二十多亿元,而2017年淮阴区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只有25.6亿元;新能源领域“水变油”的主角—青年汽车,早在2017年就曾因为骗取补贴被工信部处罚,此后更是一直以“水氢车”为噱头骗取政府补贴。
  2014年国家大基金启动,首期募集资金超过1300亿元,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芯片产业发展热潮,可是这些钱似乎还不够几个动辄投资数百亿的烂尾项目霍霍两三年。

弯道超车的思维在“作祟”


  从汉芯到弘芯,从“水变油”到华智冰,很多技术项目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出不符合科学常识或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可为什么这种荒谬的研发还能获得资金、顺利推进并公之于众呢?这点令不少人匪夷所思。
  2014年,特斯拉Model S正式进入中国,点燃了国内创业者的造车热情,贾跃亭、李斌、李想…大张旗鼓地启动了自己的造车计划。而当造车新势力都跟随特斯拉朝着电能的方向发展时,庞青年突发奇想,新能源的电池续航能力不足,氢电却没人尝试,如果氢电能成功,就能直接越过特斯拉,引领新能源汽车潮流。
  满嘴跑火车的庞青年,酝酿了三年,终于在2017年放出了大招,祭出了全球第一个“水氢车”。在发布会上面对质疑,他还言之凿凿“一切技术、成本都保密”。
  武汉弘芯,一家2017年才刚刚成立的芯片制造公司,此后两年连续入选湖北省重大项目,在武汉市发改委发布的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计划中位列第一位。因为拥有“国内首个能生产7nm ASML高端光刻机”,按照弘芯的计划,14nm技术于2019年启动技术研发工作,2020年就可以研发7nm技术了。
  弘芯定下这个“宏伟”计划时,台积电7纳米制程的芯片还没开始量产,它的目标似乎瞄准了台积电的最高制程。
  技术具有垄断属性,先入者一旦形成优势,建立起技术壁垒,有很大的可能形成长期的垄断,在这种无奈的现实下,一个弯道超车的故事在国内市场上天然具有吸引力。青年汽车想要绕过电能,研究氢能,一旦实现,国产新能源汽车将真正站在行业潮流之上,而武汉弘芯更是打算跳过28nm制程,用7nm ASML高端光刻机研发7nm制程,这些愚蠢却大胆的騙局恰恰迎合和满足了迫切想改变产业落后现状而不懂技术的一群人。
  弯道超车,其实也是国内技术自主的国民情绪下对芯片、对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希冀,受中兴、华为事件的刺激,技术落后的焦虑蔓延到全体网民,一句自主创新的公关话术,轻而易举地就能掀起一次舆论高潮。
  然而,在芯片、汽车、操作系统、屏幕等技术差距无法短时间缩短的产业,弯道超车的思维或许本身就是不切实际。   十多年前,方舟处理器被推上神坛,这一中国科研团队第一次为通用市场设计生产的通用处理器,原本承载了国内最有技术实力的一批人对国产芯片的厚望。可是方舟团队急剧扩张,从一个只负责CPU设计的团队,扩充到硬件设计、操作系统适配、关键软件移植等组成的庞大软硬件生态,不得不说在那个时间段,弯道超车过于沉重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造假正在带来不可逆的行业伤害?


  2019年10月,水氢汽车闹剧发生后不到半年,根据公布的《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庞青年旗下的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获专家组核定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为549辆,应清算补助资金1.18亿元。而当时,青年汽车集团已经25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浙江青年乘用车集团21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一家搞出水变油丑闻且频频失信、漏洞百出的企业,为什么当初能拿到地方政府的合作项目,还能获得政府的产业补贴?”,人民日报曾发问道。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疑问。
  不只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专家、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撰文表示,有些轻资产(甚至是无资产)的企业去地方政府落地,没有任何产品,当地就先拿了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补贴。而项目一烂尾,所有的投入都付诸流水。
  从汉芯事件过后,随着国内技术自主的需求越发迫切和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的技术创新依旧困在造假怪圈中。一方面,政府补贴给予青年汽车、武汉弘芯或华智冰这类项目或公司,相对地,踏实研究技术的反而未必能获得高额补贴。尤其是部分项目烂尾影响恶劣,促使国家层面收紧了对相關大制造类项目的指导与审批。
  另一方面,接连不断的行业丑闻,正在挫伤技术人员的热情,加剧行业人才流失。武汉弘芯项目烂尾后,在业内被奉为半导体产业教父级人物的蒋尚义深受其害,他抱着芯片梦进入弘芯,可一年多的时间“身心俱疲”。
  而且一个更危险的现象是,资本涌入芯片产业,新公司以高价不断挖角老公司的技术人员,一是导致业内人心浮躁,二是直接影响了老公司的业务。据悉,某人才流失严重的老公司业务部门接到订单,但因为工厂没有足够的工艺集成工程师,竟然无法开工。
  长此以往,大批技术人员如果转移到新的芯片项目或公司,会破坏原有的技术团队,老公司不得不重新花时间培养人才,而新项目一旦出现烂尾风险,跳槽的技术人员将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这或许是芯片人才缺口过大的必然结果,人才流动密度太高,员工跳槽频繁,根本无法形成新老公司的良性循环。
  对于技术造假,抱有技术自主梦想的大众的记忆总是短暂的,当一个高喊着自主创新的伪技术成果出现,他们依旧会欢喜雀跃,振臂高呼,但是它们带给行业的损伤却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想要获得这场技术持久战的胜利,或许我们是时候从杜绝再出现这些造假丑闻开始了。因为科技创新的底色从来都应该是实事求是与精益求精。
其他文献
“我们的客户最需要的是为他们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充分的能力,但今天整个工程领域所面临状况与以往已经完全不同,而且越来越复杂:上一次行业革命的重点是降低商品成本,以便使其更加符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让企业有能力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但今天企业所面对的挑战早以超出了这一范畴,环境因素、可持续性、创新……影響企业竞争的因素更多,因此需要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全面和完整的支持。”2021年10月,在
期刊
今年8月份,因为一份新消费品牌数据报表的流出,业内曾有一轮关于新消费赛道是否凉了的大讨论。如今,时间又过去了两三个月,新消费赛道现在的创投环境怎样了呢?新消费赛道投资持续降温  驼鹿新消费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9月份,新消费市场新获得融资的公司为52起,融资总额为44.44亿元;10月份(截止到25日),新消费赛道有34家消费品牌获得融资,融资总额为16.81亿元。  而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期刊
在Yalla Ludo、Likee等产品的帶动下,互联网出海再次热闹了起来。  就在刚结束的HDC2021上,“领航出海高峰论坛”可以说是出海开发者们关注度最高的论坛之一,万众、拂袖游戏、Yalla、Enjoy出海、Morketing、AppsFlyer等知名企业,围绕游戏、直播、电商、社交平台等出海话题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和经验。  经过持续多年的摸索,中国互联网的出海逐渐从溪流演变成了汹涌的浪潮,
期刊
后疫情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成为行业复兴和高速发展的重要抓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过数字技术推进的GDP在2020年已经接近40万亿,占中国GDP的近40%。这也揭示了数字技术在当今时代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技术的演进对经济的助力,实际上是一个逐渐线性的缓慢累计过程。经过两年的疫情特殊时期,我们即将迎来一次非延续性、急剧变化的过程。”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王
期刊
负面缠身的沃尔玛最近硬了一回,9月26日开业的全球最大山姆会员店也是中国首家山姆旗舰店,完美重现了两年前Costco落地中国的盛况。  在互联网思维武装起来的媒体眼中,沃尔玛虽然不在恒大领衔的高危榜单,也属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那种,而且早在2019年6月就进了媒体的“重症监护室”。  那一年,苏宁易购以48亿现金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把这家1995年入华,在51个城市拥有200多家门店
期刊
进一步拓展的全球“缺芯”,彻底点燃了半导体行业的那盏束状“火炬”,而无数厂商纷纷投入到了这场激烈的竞赛中。  尤以当人们开始讨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设计”能够满足客户的变化需求时,半导体行业细分赛道也更加明显。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客户端计算事业部中国业务总经理Sunil Kaimal表示:“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现在的市场,不管汽车还是云厂商,他们都要构建自己的芯片。”  在这个时代中, 不
期刊
当下,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向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进程,既需要满足基础的金融服务,又需要通过业务变革、技术创新等形式,提供给客户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然而,金融服务业接受创新技术的步伐一直比较缓慢。安全性以及合规性的担忧让许多机构对向云端的迁移望而却步,妥协地选择“稳扎稳打”的方式,通过建立自己内部的数据中心,满足业务上的需求。但是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也限制了企业的敏捷性、规模
期刊
采访时,吴振章描述着自己入职Adobe的场景:刚被任命Adob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的他,本该出现在Adobe上海办公室,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这次的任命在线上就完成了。“上任的前一天,我就接到不同业务单元和职能单元的同事打来的电话和邮件,这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Adobe不同业务单元的现状。”而在此之前,吴振章也已经收到团队为其准备的办公设备,甚至还有办公的胸牌。  “在短短的48小时,我就感觉自己已经
期刊
从新冠疫情到元宇宙,从居家办公到网络虚拟生活,似乎人们已经不在需要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就可以依靠科技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办公、网络学习、网络购物和虚拟社交——这种方式当然降低了病毒的传播,也提高了效率,但是,对于骨子里带有深深“群居”DNA的人类来说,如何抵消由于虚拟社会存在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正在成为一场挑战。  2021年10月27日,一项由甲骨文公司与HR研究咨询公司Workplace Int
期刊
链睿LiveRamp在2018年进入中国,在链睿LiveRamp亚太区总经理Frederic看来,过去的三年公司在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帮助企业重新构建数字营销生态。“我们拥有的资源使我们有这样一个独特的机会,去更好地完成我们致力于创造的一切。”  Frederic口中的资源指的是链睿LiveRamp建立起来的为消费者定制体验提供助力的数据连接能力与技术平台。“基于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设计的RampI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