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病理改变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si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临床常见的眼睑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导致患者视功能异常.国外研究表明,提上睑肌的发育异常与该病的发生明显相关,但中国人群该病患者提上睑肌的形态研究缺乏.目的 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其发育异常的具体表现. 方法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年龄14~ 19岁,平均17岁)21例,根据上睑下垂的程度分为轻度组(3例)、中度组(14例)和重度组(4例),在提上睑肌缩短术过程中获取所有患眼截除的提上睑肌腱膜组织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胶原纤维染色,对标本中的Ⅲ型胶原蛋白和肌球蛋白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患者标本的染色结果与取自北京同仁医院眼库的9例正常供体的新鲜提上睑肌腱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着下垂程度的增加,提上睑肌腱膜肌纤维数量减少,间质中结缔组织增加,肌内膜的完整性下降的例数均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0.702,P=0.002;Z=0.738,P<0.001;Z=0.746,P<0.001).4例(占19%)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标本中发现肌间质中有脂肪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组提上睑肌腱膜肌纤维中肌球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组标本中肌动蛋白、肌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纤维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正常对照标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组织肌纤维、结缔组织及其相关蛋白均有发育异常,其病理改变的程度与症状一致。

其他文献
背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衰老有关,寻求抗RPE细胞衰老的药物对AMD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枸杞多糖(LBP)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但其对RPE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目的 研究LBP对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的吞噬功能、清除脂褐素的功能及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探讨LBP防治AMD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猪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猪眼光感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衰老直接影响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功能,导致视网膜功能的异常和视力丧失。深入研究RPE细胞的衰老机制将有助于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
背景 白内障的发生与氧化应激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有关,而BH3-only蛋白是凋亡机制启动的关键因素,其过程可能与c-Jun N末段激酶(JNK)通路激活有关,但氧化应激诱导的LECs凋亡与JNK通路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目的 探讨JNK/c-Jun通路及其靶基因Bim与PUMA在氧化应激诱导的L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LECs系HLEC-B3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
播音主持是广播类节目的灵魂人物,其通过语言将各种信息传播给听众,语言的表现力能够直接的影响节目的效果和听众的感受。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能力,能够使语言更具有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常见慢性骨关节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软骨破坏、变性、丢失等导致关节边缘及软骨下骨部位形成骨赘,临床
<正>201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Mart,简称CITM)于11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卡塔尔国家旅游局携手十家来自卡塔尔的优质旅游供应商首次参展,并以14
背景角膜化学烧伤,特别是碱烧伤对眼组织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炎、抑制免疫反应、角膜移植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针对角膜碱烧伤微环境下的组织修复研究也十分必要。
工业软件的开发应用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而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软件人才培养经验,科学可行的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策略是做到定位复合型人才
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集中而直接地以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及其现实社会根源深入进行了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就使得马克思真正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