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激发导向下的高中生物趣味化教学探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发兴趣,驱动学习,这是高中生物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的新问题。实现趣味化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动能发挥出来,这有助于深化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立足生活教学、多媒体辅助、趣味实践等不同手段,探讨构建趣味化生物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兴趣激发;高中生物;多媒体;趣味实践
   生物作为高考科目,需要学生对其有效掌握,充分理解相关的知识,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基于教育改革的宏观趋势,作为生物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化构建,以便提升教学效果,切实增强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一、立足生活,推动生物趣味化教学
   从近些年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讲,要实现生物教学的趣味化构建,可以立足生活化教育理念,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工具运用到生物教学当中,让生物教学和现实生活形成紧密的联系。首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引入生物教学当中。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普遍的自然现象,其中都包含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教师来讲,需要将这些生物现象收集起来,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伴性遗传就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单眼皮与双眼皮就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现象。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班级内学生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情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讲解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充分的了解。
   二、利用多媒体实现生物教学的优化
   除了通过生活现象展开生物教学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生物教学的优化。基于多媒体设备,引入多媒体素材,在视频与音频结合的环境中,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立体化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学“减数分裂”的时候,单纯通过文字对减数分裂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减数分裂的视频。通过视频展示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情况和原理形成充分的认识,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果。且通过视频直观展示减数分裂的过程也更具有趣味性,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此外,在教学其他生物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基于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教学基因组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学生展开教学,以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三、设置趣味实践指导学生学习
   生物教学的趣味化构建,还需要注重到课堂上的实践练习。单纯的理论学习,时间一长,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因此,在课堂上设置足够的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趣味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比如,在教学“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展开膝跳反射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膝跳反射的神经调节过程、原理绘制出来。除了这样简单的实践,还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创设更加复杂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就可以结合美术绘画进行。让学生通过绘画将细胞的基本结构绘制出来。这样的实践能够增强学生对细胞结构的了解,准确记忆细胞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在课堂上设置趣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生物教师来讲,课堂上就要设置各类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理实一体化的生物课堂。
   四、注重生物教学的课外拓展
   在生物教学的开展中,要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课外拓展。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并不只有课堂教学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在课堂之外,学生也有学习的可能性。这就要注重生物教学的课外拓展,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或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有效开展生物学习,进而加强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比如,在教学“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实践中,要对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病理表现进行统计,并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些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这样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进而牢固掌握。
   五、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生物教师要在兴趣激发导向下,综合运用生活资源、多媒体、实践活动等手段,构建立体化、趣味化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谢正宇.立足生活实际,实现趣味教学:浅谈用生活化教学创设高中生物有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2019(15):165.
   [2]刘格见.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2020(10):172-173.
   [3]曹旻琦.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探讨[J].下一代, 2020(6):1.
   [4]劉大伟.关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J].文学少年, 2019(2):1.
其他文献
读后续写给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学生续写的文章在主题思想上与原文不一致,思维上欠缺逻辑性和深刻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围绕故事明线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史观,并鼓励学生基于多元史观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这对于学生的历史思索和探查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而且问题情境创设教学被积极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问题情境驱动下的
历史是对文化的一种反映,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结合选择历史故事的具体
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难度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注重考验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灵活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不是形而上学的,它为社会实际生活服务,
摘 要:高中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學生的阅读水平,就要带领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阅读,对文本内涵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发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此来提高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体现高中语文文本深度阅读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深度阅读;理论思考;价值研究   深度阅读概念的提出旨在给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开展文本深度阅读,也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一步强化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模式,主动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