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的奥普拉?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Facebook总裁马克·扎克伯格的“阅读之年”。年初,他在Facebook上建立了名为“书之年度”的主页,发布他正在读的书目。扎克伯格说,“每两周我们将会阅读一本书,并在此处进行讨论。所选择的书籍将致力于学习新的文化、信仰、历史和科技。我们真诚地欢迎大家推荐你认为的好书,也欢迎每个人加入到我们读书的行列。”
  扎克伯格推荐的第一本图书《权力的终结》立即在销售上取得突破—在他荐书之后的三天时间内,《权力的终结》已在亚马逊售罄,并荣登畅销书排行榜的第8位。这让人想起了多年前的奥普拉,这位著名的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在1996年推出的一档电视读书会节目,在美国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经她推荐的书基本能登上全美最佳畅销书排行榜。
  这种二十年前的操作手法一点儿也不新,因此受到一些评论家的冷讽热嘲。但也有许多人期待扎克伯格能够创造第二波“奥普拉效应”。

刘翔原来不读书


  名人推荐书,在中国其实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大V卖手机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原因很简单,读书在很多国人看来,其实是件苦差事。跟阅读有关的事情,不仅有“悬梁刺股”的催逼,还有“黄金屋”与“颜如玉”的引诱与许诺。可见阅读这件事好虽好,但实在是不太舒服的事。推荐大家做一件不舒服的事情,这算什么商业模式?
  阅读在今天的欧美似乎不太一样。沃伦·巴菲特开始其投资生涯时,他每天都会读几百页甚至是上千页书。在今天,他仍会用80%的时间来读书。2013年,比尔·盖茨一共读了139本书。2014年底,奥巴马与家人买的17本书书单曝光,种类多到让人惊讶。
  普通人呢?王晓渔在他的文章里介绍过英超的“阅读之星活动”,20家俱乐部会分别推出一位球员,由他们列出推荐书目,用自己的影响力向球迷推荐。书目中虽不乏普及读物,但有一些就比较出人意料,如米德尔斯堡的库珀推荐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曼联老将吉格斯推荐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除了这种公共活动,球员们平日也有阅读习惯,切尔西队队长特里曾回忆该队传奇球星佐拉:“当他去打客场,在机场等飞机或者在酒店时,手中总有一本书。”另一位曾经效力切尔西的前锋穆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读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中国体育明星呢?王晓渔发现,2007年硕博连读的刘翔博士因“训练要紧”,把有限的时间贡献到“斗地主”上了。
  2010年后,中国图书在电子阅读的强大攻势之下奄奄一息,再加上股市崩盘,财经书籍一败涂地。“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吴晓波回忆,2007年沪市站上6000点的时候,那个时候有本书叫做《牛市还在半山腰》。崩盘之后,“那次我们大概有三分之一码洋都没有了……”

有500万粉丝,不做手机做什么


  新书在连续两年零售“负增长”后,2014年止跌(增幅达到3%,新书品种继续下降,但动销品种数继续增长,达132万种),被出版人称之“触底”“回暖”。
  读者开始在公共平台发声,希望阅读到更多高品质的图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主任董风云说,“国内高品质的出版一直做得不充分。”除了少量的几家以外,大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赶不上读者水平的提高。他在微博发现,某些未翻译的书有读者在呼吁出版。
  他在工作中也注意到,“只要品质稍微好一点,销售量就会好得多。”就翻译书来说,销售到四五千本就可以收支平衡,所以他们创办“甲骨文”工作室的想法很实际,“六千八千册的话,事情是可以做的。”
  效果真的很好,“甲骨文”的书每本都在一万以上,《天国之秋》达到了六万。学术书卖到这个水平,只能用“教育水平提高,阅读人口增加”来解释。
  接下来他们开始与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合作。通过互联网音视频节目与微信公众号,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在短时间内粉丝已经到了五百万左右。2014年6月17日,实现了“五个小时,8000套书”的销量。据统计,从2014年6月17日到2015年5月18日,“罗辑思维店铺一共卖出832900本书籍,订单42万笔,营收约3587万元”。
  这是传统出版行业不敢梦想的事情。经过“罗辑思维”的推销,“《神似祖先》在图书包销售之前后一个月的发货量增长了17.5倍。”
  10月20日,在节目里卖书的“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估值13.2亿人民币。我们不得不同意,奇迹在我们这里不仅来得快,还来得大。
  这是移动互联开启的神话,与奥普拉的神话相去不远了。

等来了“读书产业化”的机遇


  罗振宇在一次节目里说得挺有意思,他认为思维分两种,一种是“全知道”,一种是“不知道”。“全知道”的社会崇尚经典圣贤,处于农业社会,没有产生那种永不知餍足的求知欲。而“不知道”则属于商业社会,商人永远想知道别处的地理、气候、文化、人性,那里是否需要他们的商品,所以商人的求知欲是无比旺盛的。
  据说购买罗振宇推荐书籍的,商人居多,“罗辑思维”与“甲骨文”的学生学者读者群交集不多,但品牌效应也让《杀戮与文化》多卖了两万六千本。
  吴晓波也发现,“企业家在中国社会的权重在加大。知识供应已经由知识分子转移到企业家了。知识分子已经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发展了。”这是否是说,“不知道”的时代已经缓缓开启了?
  除了大V的魅力,也有读书人是因为眼睛需要休息而去听读书节目的,吸引他们的是渠道而已。在这些专家看来,有些节目专业性不够。比如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冬梅就说过:“听了几期高晓松的奇谈,说家世说民国美人都还贴切,到蒙古人根本受不了啊,逻辑在哪里,节操在哪里?比罗辑思维还不如,罗辑思维是团队阅读,个人表达,偶尔跑偏。高晓松貌似个体户,吃一个人的老本,家世真好,底子太薄啊!”
  罗振宇经常提到“现代化”这个主题(似乎仅次于谈钱),在讲解历史大事件的关节处,用这个主题当钥匙来破解历史之谜,经常是有效的。其实阅读本身就与“现代化”息息相关,研究“现代化”的权威麦克法兰认为,一个社会要进入“现代化”有许多标准,就民众来说,要有高收入,要有闲暇,有爱好,还要有俱乐部……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大批拥有可信知识的人”。进入“现代化”后的社会有什么优势呢?减少摩擦,抢占先机,享有巨额利润,一举摆脱陈志武所说的农业文明社会里“勤劳而不富裕”的亘古噩梦。
  想勤劳致富的写书人,终于等来了一个“读书产业化”的机遇。
  仿佛就在昨天,人们还在以“书中自有黄金屋”来激励读书人。但从前的“黄金屋”,是指读书方有可能鱼跃龙门。这只是成功学的庸俗注脚。只有现代化的商业力量,才真正放大的书籍的“黄金屋效应”——写书的人、读书的人、荐书的名流,共同收获他们的财富。
  感谢正在诞生中的中国“奥普拉”,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高品质的书进入更多阅读者的视野。他们是谁?罗振宇?吴晓波?还是许知远?也许还应包括许多正在组建读书会的社会名流。
  感谢移动互联,让普通人拥有了快速掌握信息的可能,在谣言与心灵鸡汤的旁边,就有可信知识唾手可得。
  高品质的书与有求知欲的人,你们可以在一起了。
  
  专题插图_李周卫
其他文献
“我是梁冬,梁某人”,多数人认识他,大概始于凤凰卫视中,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其后,他出走凤凰卫视,在微博大V、互联网企业副总裁、中医文化推广者、作家几个身份之间几轮切换,游走在现代与传统、严肃与娱乐、理性与感性中。  走了一大圈之后,他定了下来,选了“中国文化传播者梁冬”这个身份。在正安文化北京学院里,梁冬有一门开了好几年的课:太安精英青年私塾课。  在这里,梁冬既不是名人,也不是董事长,只是一
这一帮有钱任性的老女人都在收藏些什么,我们先从麦当娜说起。  教母麦当娜,除了拥有时尚偶像、流行天后、音乐家、电影导演、慈善家等多重身份,还是位专业的艺术收藏家。最近她为了宣传新专辑《叛逆之心》,信心满满地对多位已故知名人士的经典照片进行艺术再造—造势还造了话题,令人顺带也对她20多年的收藏历程感兴趣起来: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在2001年举办弗里达·卡罗作品回顾展时,曾找她租借画家的名作《自画像与猴
暴脾气小姐又失恋了。她每段恋爱不超过3个月。“严格来说,不算恋爱,我们就是玩玩的。”她喝了口柠檬水,和以前一样开始总结:男人这东西,狡猾又胆小,他们最怕什么,怕你认真,有时你也不是真的认真,可只要提到未来,他就越狱了。  朋友们没怀疑过暴脾气小姐的游戏人生,她是从这个人床上下来,就可以上那个人的床,心理无缝衔接的女战神。无惊无险到了而立之年,从没有支离破碎到失控,用高跟鞋砸门,或者扔一地鼻涕纸,一
三伏日,溽暑蒸人,坐在家中动也不动,也能一身大汗。我自小便知,这时可多食各种含水量高的当令瓜果,补充水分;长大后又听说,盛夏应该吃苦,暑日吃苦如吃参。于是漫漫长夏,我综合两者,每隔几天就吃上一盘苦瓜,或炒或炖,或汆烫了凉拌,偶尔甚至切成薄片,生食之,偏要“自讨苦吃”。  虽说是自讨苦吃,舌上的苦味到了喉间却有甘甜的余韵,让人苦尽甘来。何况,传统中医的夏日宜食苦之说,有其科学解释:原来苦味食物多含生
黑胶唱片防静电清洁刷。针压计,测量黑胶唱头压力的工具。调整唱臂和唱头方位角的专用工具。黑胶唱片碳纤维防静电清洁扫及黑胶唱机唱针清洁液。
真相大白非但不白,还带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人性之阴暗,罪恶之幽深,细思极恐啊。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观看《唐人街探案》的心路历程与剧情一样曲折,从蔑视笑点开始,到背脊发凉结束,眼看着陈思诚逆袭成功,不仅带来了惊吓,更带来了惊喜。尤其摆在一众蠢得令人心疼的国产喜剧片面前,《唐人街》足以感到智商上的优越感:剧本的智商在线,观众的智商也得到了尊重。于是我满腔的傲慢与偏见瓦解在了陈导的思维与诚意面前,不
油价上升还是下行,将直接影响政府收入。  全球油价暴跌,但中国则设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官方的话可以折射部分真相。2015年10月28日,财政部召开成品油税费改革三周年座谈会,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总结,自2009年1月1日以来成品油税费改革五大成绩。一是理顺了交通税费关系,公平了交通税费负担。二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和管理资金筹资机制。三是建立了税收调控能源使
倔强的养生茶  遇到Life on之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养生”与“美味”是水火不容的。当老板娘黄小姐介绍说,她们的饮品是根据传统的阴阳平衡,五行五色对应五脏学说,采用纯有机食材以古法陶锅熬制,并为一周规划出“金木水火土日月”七种配方……我凭感觉选了颜色红亮的“苹枣洛桂汤”,用有机红枣、苹果、洛神花、桂圆、红晶冰糖在陶锅里8小时慢慢熬出,没想到一口下去脑子里“叮”的一声,各种食材的味道配合得天衣无
老实说,事先并未对余华的这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过期望。这本号称余华十年来的首部杂文集,跟他之前的长篇小说相比,在出版之后也未引起任何争议,甚至连媚俗和趋利的媒体都没怎么关注这本杂文集。换言之,那些只是渴望从小说中读到当代荒谬现实,或者想知道所谓当代汉语先锋作家又先锋到哪里去了的读者,也许还会对这样一位早就化先锋为腐朽的作家的一本杂文拼盘感兴趣。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并
理论物理学家,科普作家,现为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院院长。  预测未来很容易,要想说对那就难了。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做预言?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  未来学在当下中国不是被看好的一门学问,假如我们能够将它称为学问的话。我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未来学在中国红过一段时间,不久就销声匿迹了,理由很简单,预测未来很容易说,说对了那就很难了。再说,80年代还是非互联网时代,人类还没有进入像今天这样科技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