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它可以用来“遍询诸生”,检查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温故知新”,引出新的课题;还可以发“愤悱之功”,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那么,针对地理学科,地理教师应该怎样艺术地提问呢?无数心理学实验和研究成果表明,影响学生应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与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环境密切相关。这里的“他人”显然指的就是老师们。因此,教师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一切:老师的表情,老师的精神状态,老师的目光,老师的语言,老师的举手投足等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注意表现上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要通过艺术地提问把这种积极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
  提问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问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思维在“发散”与“集中”中前行。但提问始终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筛选,抓住重点和关键,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这就犹如沙里淘金、花中采蜜一样,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下面我就谈谈实践中的一些点滴体会。
  
  1.由浅入深的提问
  
  学习就是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由浅入深地设计课堂提问。比如,在讲述“非洲气候”时,教师可先请学生阅读插图,随后发问:“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位于非洲什么部位?分别属于什么气候?两者都处在赤道两侧附近,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候类型?马达加斯加岛远离赤道,为什么其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以“气候”为“焦点”,从不同方向将思维“聚集”到“中心”上,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有利于独创见解的产生。
  
  2.激发兴趣的提问
  
  学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求知欲。即对学习课题产生认识上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务必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维,进行提问。如在讲述“日界线概念”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从日期上来讲,后出生的人一定比先出生的人小吗?”在讲“地球公转”时问学生:“为什么远日点是夏季,近日点反而是冬季(指北半球)?”这样便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悬念,引起好奇,激起学习新授知识的高涨情绪。
  
  3.逆向思维的提问
  
  课堂提问可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但这种反馈必须是实质性的,而不是形式上的反馈。这里的关键在于所提问题的质量如何。例如在讲述“空气的组成”时,教师若这样提问学生:“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各有什么性质?”学生就会照本宣科地读一遍课文内容,就算回答完了,但学生究竟理解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上的反馈,若把提问改成:“假如大气中分别缺少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臭氧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回答这样的问题照课本读一遍就不行了,学生必须根据课本上各种气体的性质,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逆向思维才能把问题答出,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往往能给教学提供生动的实例,成为澄清教学问题的大好契机,这样的反馈才是一种实质性的反馈。
  
  4.因果相关的提问
  
  对于因果相关的提问法,教师可以摆出一些条件或设想,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以先摆出地理现象,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推究原因,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如在讲述“欧洲气候”时,教师可先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年等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欧洲地形图,在学生对欧洲程序的位置、地形、洋流、降水和气温的分布特点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欧洲为什么会具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这样能使学生从“因”中得出“果”来。再如,在学生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后,教师可提问:“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引导学生阅读“析块构造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果”中得出“因”。
  
  5.联系实际的提问
  
  在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常识,尤其是及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回答,从而增强地理教学的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如在讲气旋与反气旋问题时,我结合台风在我省登陆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据气象台报道,有一股台风在我省登陆,同时得知,福州当地的风向是:西北→西南→东南,请问该台风是在福州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的什么方向登陆。”这种问题既将课本知识“活化”了,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还能达到开启学生智能的目的。
  
  6.培养创新精神的提问
  
  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和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而且能力的培养和认识的深化离不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发展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实现的。提问能够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为追求真理、解决问题而努力探求的强烈愿望。
  由以上可见,课堂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它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进行情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集体式。集体问答课堂表面气氛轰轰烈烈,其实不乏“鱼目混珠”之人,效果并不好,要避免“对不对呀?”“好不好呀?”“是不是呀?”这样简单的提问。
  二忌单纯式。单纯提问,热了少数,冷了多数。教师在备课时对提问的对象要有预见性。引路性提问,要多问学优生;锻炼性提问,要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要穿插点问学困生。
  三忌盲目式。课堂提问要定人定时,做到心中有数。要把握时机,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时,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学优、中等、学困生面面俱到。
  四忌惩罚式。有的老师在有人听课时,对“问题生”进行惩罚式提问,造成“现眼”、“冷场”。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五忌有头无尾式。精心设计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问题。做到精心设计、提出问题、物色对象、收听信息、讲析正误,要延迟评价,不要过早去评价,不要过早地评价学生的回答,而要让他们回答充分,清楚而完整地表达自己意思。耐心听完后,教师要从思维的敏捷性、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能力等诸方面给予简要贴切的评价。
  总之,提问的角度很多,方法各异,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是“教无定法”。然而“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又有一般规律可以遵循,按规律可以有较好的收效,这就是“提问有法”。当然,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教材,选择、设计好课堂提问。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提问还必须做到先“问”后“提”,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中的“共生效应”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小说情节开展要合乎情理,令人可信,就要周全考虑情节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我的叔叔于勒》充分展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妙构思,在诸多细节方面作了必要交代,铺演情节具有合理性,令人可信,值得探究。  关键词: 《我的叔叔于勒》情节合理铺演    莫泊桑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情节跌宕变化,既让人出乎意料,发人思考,留下想象空间,又合乎情理,符合故事情节发展规律与人物性
摘 要: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生动有力的表现手法,运用得当,妙不可言。《荷花淀》的突出特点之一就在于细节描写耐人寻味。本文对《荷花淀》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荷花淀》 细节 赏析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摘 要: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教育以及整个教育发展的好坏。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还是以行政化管理为主,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本文以人性假设理论中“以人为本”管理观作为依据,分析了在学校教师管理中进行人本化管理的前提要素,以及管理者应当如何从内部观念和外部环境为人本化管理制度提供适于发展的条件。  关键词:教师管理 人性假设 人本管理 校长    学校管理是联系学校内
摘要: 本文通过关于三道有关以三聚氰胺为背景的习题的分析,简要说明化学习题编制时应遵循的时代性、情景性、应用性、开放性等原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文化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对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进行分析,探索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傳承与发展的意义和途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传承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
摘要: 本文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目的和意义因材施教习题课教学    一、明确《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激发起学习兴趣,才能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必须让他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英语教学有深远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教师通过改革传统的教法、观念和设置合适的课程,选择科学的教学素材,采用自我评价机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终生教育的能力。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终生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多年,从教师、教学方法、教材到教学观念、教学环境等不一而足,但成果并不明显,并且
摘 要: 随着广州亚运会的日益临近,社会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期待程度越来越高。道路名称作为城市的名片和标识,在指引和交际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道路名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存广州街道名翻译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令国外人士不知所云。本文从翻译的等效理论、翻译标准以及翻译的人文化等方面为广州市的道路名翻译提供不同的翻译模式。  关键词: 道路名翻译 等效理论 翻译标准 翻译的
摘要: 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输入的信息加工整合,从而制作出思想产品的能力。它是构成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思考、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输入
摘要: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育中,教师应时刻融德育教育于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奉献精神。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教育教学实践    我国历来崇尚育人要“德才兼备”,德为先。我国的教育方针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摆在首要位置,可见德育的重要性。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