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税官12年抗癌:一蓑烟雨平生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a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岁,一个男人在顶天立地的黄金时期突患癌症,生命之舟滑入惊涛骇浪中随时面临倾覆。可他做了一个决定:与病魔抗争,实现自己儿时当律师的梦想!2012年,47岁的他成功通过全国司法考试;2017年,52岁的他顺利通过浙江大学学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穿上了盼望已久的硕士学位服,留下人生最精彩、最动容的笑脸。
  与癌症抗争12年,他在求学中拥有强大的内心,增强了免疫力,癌细胞不仅不再产生,体检中癌细胞的抗原物质也明显改善,曾经枯萎的生命再次绽放出炫目的光彩!
  生命枯萎自我拯救
  1965年出生的董燎宇,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浙江省海宁市国税局。勤勉好学的他业余补习了会计及统计学两个专业,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专业技能。2005年,在单位一次例行体检中,40岁的董燎宇被检查出罹患左肾细胞癌,他的天空瞬间坍塌了!
  医生给了他一份生命倒计时表:1年生存率37%,3年生存率20%,5年生存率只有7%。那天,忘记了饥饿的董燎宇独自在医院呆到夜深人静。想到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幼女,董燎宇心如刀绞……
  在强烈的求生欲望中,大脑一片混沌的董燎宇住院了。想到来日无多,脆弱的董燎宇边治病,边试图用玩乐放松的心态去缓解恐惧和病痛。他想在告别世界前,享受一遍自己之前没来及享受的生活。旅游,聚餐,海钓,在经济允许下,董燎宇都去体验。
  看似光鲜放松之后,安静下来的董燎宇却觉得内心更加茫然。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柱?生命倒计时之际,自己还能做点什么,能让有限的生命增加一点深度和厚度?董燎宇不停地追问自己。
  董燎宇翻阅了大量与肿瘤相关的书籍,了解癌症病人康复医学知识,他发现,恐惧、害怕、纠结不仅对康复不利,反而会加速癌细胞扩散。调整好心态,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对付癌症最好的办法。
  董燎宇眼前浮现出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印度电影《流浪者》的片段,影片中美丽的女律师丽达为帮助一名落魄青年辗转奔波辩护,最终匡扶正义。丽达刚正不阿的形象让董燎宇自小对律师这个职业充满崇敬。就在这一瞬间,董燎宇的心中有了答案和方向:“我何不在治病休养期间,通过学习完成司法考试,做一名律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这个想法在家人看来极不现实,妻子第一个反对:“现在还有心思学法律、考律师资格证书?老董,你可是个病人,别异想天开了。”“儿子,我和你爸都老了。现在你得了重病,司法考试很难,你别折腾了,治病要紧!”母亲也老泪纵横地劝他。但董燎宇不为所动,他笑着对上小学的女儿说:“宝贝,你在读书,我也去读书,看看咱俩谁读得更棒!”
  于是,在一片反对和质疑声中,在主治医生兼好朋友晏爱明的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董燎宇的病床前多了一堆法律专业书籍,他开始了病房内的法律四年本科学习。至此,病床就是他的书桌,病房就是他的课堂。住院期间,手术、生物疗法、中药调理等,巨大副作用下的抗癌治疗让董燎宇备感煎熬。呕吐,脱发,浑身抽搐,术后他全身虚脱得像一团棉花絮,再加上他有糖尿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要面临巨额的医疗费,董燎宇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每天在治疗上要花大量时间,留给董燎宇的学习时间只有不到6个小时。只要稍有空闲,他便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常常挑灯夜战……
  圆梦律考拯救天使
  经历了5年多的治疗,法律四年本科课程学完了,意外的好消息也来了:经复查,董燎宇的病情稳定,可以出院了。一只脚已踏入死亡大门的董燎宇就这样又退了回来。
  在考试前,董燎宇准备参加考前辅导班学习。可辅导班的老师委婉地告诉他,司法考试在以法律学一本生为主的优秀人才参考前提下,通过率只有10%,35岁以上考生很难过关,建议他不要浪费时间,保重身体要紧。董燎宇平静地说:“我是个癌症患者,没有太多时间了,我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了却心愿,挑战自己。”老师被董燎宇的执着感动,破例收下了这个特殊学生。
  法学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每天要背记大量法律信息条文。46岁的董燎宇不仅年纪偏大,长年泡在药水里记忆力锐减,一个知识点往往要复习背诵很多次,經常是看了忘,忘了再背,一天下来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有一段时间,糖尿病加重让董燎宇很痛苦,血糖仪一度测不出血糖浓度,昏沉沉的他经常一边看书,一边替自己担忧:会不会某天晚上,我就这样趴在书桌上再也醒不过来?
  最危险的一次,董燎宇左脚不小心划伤了一道口子,淌了很多血。因为他患有糖尿病,伤口恢复得慢,最后发炎恶化全身发热红肿,连走路都需要拐杖,如果再恶化下去会有截肢的危险。全家人轮流上阵劝他放弃考试,但董燎宇依然很乐观:“只要我的双手还能写字,大脑还能运转,就能参加考试。”
  在紧张迎考的节骨眼上,董燎宇的母亲因癌症离世,巨大的悲痛吞噬着董燎宇的心。悲痛万分的董燎宇擦干眼泪走进考场。考试全程,他的手都是冰凉发抖的,但董燎宇咬紧牙关沉稳答题,他要用自己的坚持和成功告慰母亲。
  考场外,终于等候到董燎宇顺利走出考场的主治医生晏爱明,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强大的意志力,你绝不可能完成考试。你的事例让我不得不相信,梦想真的会产生神奇力量。”天道酬勤,2012年,董燎宇成功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后的2014年,董燎宇向海宁市法院提交了人民陪审员申请自荐表,经过逐级审批,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至今,他已协助法院审理过很多案子,涉及民生纠纷、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他成了一名法律公益人士。
  能用法学知识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是董燎宇多年的夙愿,也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这几年,董燎宇又担任了癌症康复俱乐部的法律顾问,帮助病友争取权利。奉献是幸福的,奋斗是快乐的,再陌生的路走过之后才发现人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近10年过去了,董燎宇的病情奇迹般发生逆转,癌症不再发作,连体检时癌细胞的抗原物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董燎宇常常对自己说,自己40多岁开始学法律,得癌又治愈癌,他唯有夜以继日地工作,维护更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才不辜负生活对他的厚爱。
  癌症初愈,律考圆梦,何不继续发挥生命潜能,看自己究竟能再飞多高多远?董燎宇再次做了一个让家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决定——备考全国在职法学硕士全国联考。
  妻子劝他:“老董,咱知足常乐别再折腾了,备考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你能快乐健康地活着,是上天赐给我最大的礼物,有时间多让我陪陪你吧。”董燎宇说:“我知道你为咱家付出太多,可我一进入學习状态精神就很愉悦,内心也很有成就感,让我再试试吧。”看到丈夫每天过得充实快乐,妻子也就不再反对了。
  董燎宇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还有个原因,他要实施一个美丽的拯救天使计划。原来,宝贝女儿从小成绩并不理想,初中最差的一次,在全班41个学生中竟然考了倒数第二。董燎宇当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想着要凭借自己榜样的力量带动女儿进步。
  其实,董燎宇这些年的努力,一直打动着女儿。为了给女儿树立榜样,父女俩击掌约定,看谁先圆梦名校。于是董燎宇决定系统复习,次年报考浙大法律学硕士。
  带动女儿奋力拼搏,飞向梦想的彼岸,这个美丽的期待化作激情澎湃的责任和力量,敦促董燎宇发奋苦读……
  绝境反击奇迹绽放
  2014年,女儿很争气,在当年的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被昆明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录取。当年9月,在送女儿飞往昆明报到的机场里,父女俩告别的一刹那,女儿蓦然转身紧紧拥抱住爸爸,泪雨纷飞:“爸爸,从您住院手术后学习法律的那天起,您就是我的榜样。感谢您,爸爸,您给了我平凡的生命,又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帮我圆了大学梦。我选择学医,就是希望将来能回报您!”董燎宇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知道冲锋生命极限高地的征程中,第一份答卷已经完美收官了。
  2015年夏季,信心大增的董燎宇再次创造奇迹:他如愿通过全国硕士联考,成功进入面试。在浙大面试那天,坐在年轻的学弟学妹中间,董燎宇有些不好意思,面试老师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听完他的人生经历后,老师破天荒当场同意收下这个浙大当时最年长的考生。
  从此在钱塘江畔,在美丽的浙江大学法学院,多了一个双鬓斑白的超龄学子。正值豆蔻年华的学弟学妹们不了解董燎宇,他们感到奇怪,怎么会有位大叔和他们在一起学习。相处久了,同窗们了解了董燎宇的为人,被他的求学精神所感动。
  在职职工在浙江大学读研虽然不是全日制,但学校有学时要求。读研这3年来,董燎宇每天都在单位、学校、家庭之间奔跑。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而董燎宇则“笨鸟先飞”,加班加点学习,并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快速提升自己的法学素养。3年的读研生涯艰辛又快乐,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董燎宇几乎都是门门优秀。
  2017年6月,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董燎宇顺利通过学业考试和论文答辩,挑战耐力与吃苦的长征终于抵达终点。2017年6月30日,在浙江大学宽敞明亮的会议中心,庄严的学位授予典礼正在举行。
  10点整,当董燎宇戴着硕士学位帽被校方请上主席台时,人们的视线定格了。主持人激昂振奋地说:“尊敬的各位来宾,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硕士毕业生,他就是来自海宁的董燎宇先生。为了激活黯然失色的生命,为了给爱女点亮人生的航灯,这位时年49岁的在职税官边治疗边来我校读研,每天,总有一种喷薄的生命激情在他体内奔腾……我们不得不承认,董燎宇的硕士学位证书是今天全体中含金量最高最沉的,他激情澎湃的内心和非凡的成就将永远载入我们的心灵与校史!”刹那间,参加典礼的全场两千余人齐刷刷起立,为董燎宇鼓掌喝彩!
  董燎宇作为浙江大学法律系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学生,成为全国癌症病人中通过自学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及著名大学法律硕士学位的第一人。那天,捧着大红烫金的学位证书,董燎宇忘情纵释男儿泪。但跟12年前的泪水相比,不再是苦涩,更多的是甜蜜。
  “一蓑烟雨任平生。” 董燎宇非常喜欢苏轼《定风波》里的这句诗,感觉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未来,董燎宇还想挑战更高的目标:攻读法律学博士学位!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网摘、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其他文献
前夫出轨,她的生命意义只剩下“报复”  2018年初,靳东和江疏影主演的开年情感大戏《恋爱先生》火爆荧屏。而剧中话题度最高的,不是靳东饰演的深情款款的男主角,也不是江疏影饰演的精灵善良的女主角,却是遭遇前夫背叛后满心仇恨、处处报复的女二号“顾遥”。    剧中顾遥的前期人设堪称“完美”,著名医科大学里备受追捧的校花,大学一毕业就与优秀的男友结婚并定居美国,婚后从来不用工作只须照顾好自己的美貌和心情
期刊
《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三枪拍案惊奇》里的王五麻子、《生死桥》里的老巴、《北平无战事》里的谢培东、《新三国》里的司马懿……他被称为“黄金配角”,但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无愧于“戏骨”二字。  可就是这样一位实力派演员,在表演面前,也有些许无奈。他说:“我喜欢表演,可是表演不喜欢我。”他就是倪大红。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个角色我倪大红也能演啊  通常有关“你是怎么怎么当上演员”这类问题,我们听
期刊
2018年暑期一开始的热门话题当属《我不是药神》。我们一直都在羡慕印度和韩国能拍“改变国家的电影”,现如今,我们自己也终于拍出了这样的电影。  这样一个勇敢的题材,最终得以与我们见面,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不可忽视的进步,这一小步,也许真的会是国产电影的一大步。终于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能够看到时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  《我不是藥神》注定会掀起一次话题讨论,其讨论的范畴,也注定不会只停留在电影的层
期刊
只要一提机会,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但你真的知道,那些所谓的准备,都是什么吗?  先来讲一个故事。  去年年底,很多人张罗着要跳槽,给自己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我一个朋友也在朋友圈说自己准备跳槽,如果有好的工作,欢迎推荐。  正好我知道一家公司正在招聘,职位还挺适合这位朋友,就推荐他去面试。过了一段时间,我去问朋友:“怎么样,工作落实了吗?”  朋友说:“上周已经面试过了,
期刊
2017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现场,有“影雕女王”之称的李雅华展示了她创作的影雕作品《兰闺雅集》、《惠安女赶集》等,习近平主席称赞影雕技艺为“在石头上绣花”,普京总统称赞李雅华及其作品为“美人绣美女”。  “影雕”是一種特殊的石雕创作形式,创作手法被称为“在石头上绣花”。李雅华出生在“世界石雕之都”惠安的一户石雕名门,父亲李走生是当地
期刊
未育夫妇在美国提存冷冻胚胎后,婚姻亮起红灯,丈夫不再续费,致使胚胎被弃。丈夫的行为是否侵犯妻子的生育知情权,又应如何承担责任呢?2018年2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的判决给出了答案。海外生活多艰辛,相爱陪伴十年  2004年8月下旬的一天,京沪列车风驰电掣,坐在列车上的赵天民闭目遐想,思绪纷飞。  1981年出生的赵天民,家住南京市江宁区,刚刚被上海某名牌大学授予物理学士学位,并接到美国
期刊
对女人而言,幸福是什么?有一段平静温情的婚姻、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一份顺心顺手的工作、一杯有闺蜜陪伴的下午茶……一堆幸福的理由当中,有一种自带闪光灯——奋斗。  无人机拓荒者张淑萍,有良好的家庭、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或许是很多人眼中女人最安稳的幸福。可是她并沒有安于现状,萌发了创业梦想,毅然辞职归零,经历了通讯行业的竞争和抉择、科技企业的打造和创新,她做了一个创业梦,并且实实在在实现了这个梦想。  
期刊
想想你这一世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你放不下的这一切,你现在拥有的才是你从未拥有过的力量。  42岁,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有成的研发工程师,一家8口人的顶梁柱……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选择跳楼自尽。中兴通讯下属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欧某之死,引发舆论对IT界人群的关注。IT精英顶不住失业风险?人到中年该怎样才能“好好活着”?  42岁工程师坠楼身亡  近日,网友“寒夜来客”在网上发文称,其丈夫于
期刊
演艺圈有很多父子档,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是近年冉冉升起的一颗喜剧新星,被誉为陈氏喜剧接班人。2018年5月,陈大愚自导自演的喜剧《闹洞房》巡演,赢得了满场掌声。然而,陈佩斯曾经坚决阻止儿子进演艺圈,还逼他去美国留学,攻读生物工程专业。陈佩斯与儿子之间有着怎样的纠结和战争呢?逼儿子去美国留学  2008年3月,读高三的陈大愚即将面临高考。因为陈大愚的数理化成绩突出,陈佩斯与妻子王燕
期刊
11月18日下午,一则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2018学习力大会上,疑似发表侮辱女性的公开演讲视频在网上传开。视频中,在讲到如何改变教育方向时,俞敏洪举例说:“如果中国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标准,都是这个男人必须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的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说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现在中国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