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总书记在《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寻梦的进程中,也必然在找寻属于我们自身精神的根脉,这样的一种找寻就像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一般。“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韩少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是义不容辞。尤其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应该呈现一种常规化、趋势化的教学。本文试图以《兰亭集序》的课程设计为例,试谈如何构建一节文化与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语文课!
  一、凸显学科特点 巧妙渗透文化
  《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课程,对于高一的学生,初入高中,他们还保留着对于语文学科最美好的憧憬,还没有整日沉浸在知识点的整理背诵上。那这样一篇千古美文在讲解时,一定要让同学们怀着一种崇敬之心去读、去赏、去悟!切不可因为老师的个人因素而失去了课程本身应有的价值。于是在备课时,我充分查找资料,反复阅读、对比,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我阅读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于文本的鉴赏性文章,二是对于《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这一书法艺术的品鉴。文本的鉴赏性文章阅读让课程不失语文性,呈现学科应有的特点。本堂课不管如何处理,绕不过的始终是王羲之的情感变化,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教学重难点,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王羲之的思想变化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其中“信可乐也”中的“乐”还是好理解的,良辰、美景、胜地、文人、雅集,如此大事,怎能不乐?然而到了“痛”“悲”之时,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了。东晋乱世,魏晋风流等一些辅助性资料一定要提前让学生阅读,帮助理解!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情感变化依然是我要着重处理的问题,也就是学科本身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内容之下将以何种形式呈现呢?我想到了《兰亭集序》流传千古的原因,除了文章思想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书法本身的艺术。而书法作为我们的国粹怎能不让学生了解?因此课前我的预设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书法充满敬意,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对于《兰亭集序》的评价:“其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同一个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笔法的变换)以此为灵感,想到了我的课堂形式——由字入文,由笔势的变化感受作者心绪的变化。于是我找来《兰亭集序》模本,我的导入部分就是欣赏模本,然后利用白板放大镜功能让学生着重去看“怀”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这样,书法这一传统文化就巧妙渗透到教学之中。整堂课也是围绕四个“怀”字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感受作者心境的变化。
  二、发挥自身专长 文化韵味十足
  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力求让传统文化回归到语文课堂上。《论语》中的侍坐篇,围坐而谈,依风伴水,其乐融融。《兰亭集序》中的文人雅聚——流觞曲水,这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盛景、贤人、有酒、有诗,好不惬意。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生敬畏。因此,在赏析“乐”的时候,我重点介绍了传统文化——“修褉”,可能人们早已淡忘,但语文课就是这样,它就是要唤起人们的文化认知,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并让同学们模仿“流觞曲水”,有感情诵读。层层渲染之后,文化韵味十足,尤其再加上同学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声,更是凸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情不自禁,自己也随声诵读,陶醉其中。此外,我们都知道《兰亭集序》最突出的特点是书法的魅力,而这也正是又一次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因为自小学习书法,对书法有着独特的情怀,情怀之下,我决定发挥自身专长,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因此在讲解“怀”字的不同写法时,如何由笔势的变化揣测作者的情感变化,我斗胆写了其中两个“怀”字,心情愉悦时与心情沉重之时笔锋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的区别只有通过书写运笔才能感受出来,通过展台、投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教学预设,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理解。但课堂展示书法环节的时间宜短,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上完课之后,大家记住的是你的书法而不是你这堂课。语文课一定要突出其语文性,虽然它包容万物,但绝不是各个学科的综合,首先它应是一节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展现韵味十足的传统文化,才会是水到渠成,学生易于接受!
  三、紧扣学科素养 智慧生成文化
  语文课绝不只是形式的翻空出新而忽略了其实质性的内容。本堂课环节的设置我都力求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是“徒有其表”。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能力的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觉得前三点都是为最后一点服务的,我们学多少,讲多少,最终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紧扣学科素养,课堂的总方向是回归文本,“咬文嚼字”,如此才能理解好一篇文章,若要理解透彻还需下一番功夫。学生在回答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时要求他们都要联系文本,切不可架空理解。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之有物”。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观题都要求结合文本做答。课堂指向性明确,链接高考。且真正提升学生素养。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既是语言的建构,更是思维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鉴赏文本的能力。更好地理解文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进而传承文化!尤其在分析王羲之情感变化的最后阶段时,谈到王羲之的生死观,以此拓展探究,让学生结合文本或自身实际谈谈对“生”与“死”的理解。由于学生前期对文本较好地理解,所以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每个学生都能结合文本或现实,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回答,精彩纷呈,至今犹记:“我们害怕死,是因为我们没好好活过,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所以有生之年,我们不应虚度光阴,要充实,要向上……”听后感动不已,我觉得这应该就是这堂课我所力求实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文本,穿透古今,感受羲之情、文人情,感受传统文化自身散发的魅力,生成自己的文化内涵。而这不也正是我们在“寻根”抑或寻找“文化自信”过程中,我们一直所觅之处么?
  文化贯穿始终,课堂有声有色。但我们常说“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然本堂课也呈现很多遗憾之处,如学生体悟情感时,“火候”不到,教师急于给出答案,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等等!但也正是遗憾才能给人更多美好的遐想、回味!在学生激烈讨论之际,老师把控课堂命脉,及时总结!趁热打铁,在展现四个“怀”字之后,我又现场书写这样几个字:“领悟于陈迹,有为在盛年。”一个我自己理解的“怀”,这是我个人的感怀,情怀,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希望我的学生能让生命尽情绽放,奋发有为。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道:“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我想传统文化给予你我的绝不是负担,它会连通古今,让我们在黑暗之中看到光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和文化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读得多才能写得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密不透风的课程安排和课后巩固让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广泛阅读,这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课堂以及课后练习中的阅读量似乎也并不小,质量也并不差,这还是不争的事实。课文、读本暂不说,练习中许多文言文阅读篇目都是经典之作,有的观点新颖,说理明晰,如《谏迎佛骨表》《留侯论》……有的感情细腻,字字珠玑,如《与元九书》《柳子厚墓志铭》……所选的唐诗宋词更是经过千百年的淘漉而留下的精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也是为了打造卓越课堂而创设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   具体说来,就是在一节语文课上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个或多个议题展开立体式的、全方位的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发现自己未曾发现的东西。同时也让学生在对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课也应该有“课眼”。  关于“课眼”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很早就关注过了,也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人认为,“课眼”可以是题目中或文章中的某个字。例如:《窦娥冤》中把“冤”设置为“课眼”,《烛之武退秦师》中把“退”设置为“课眼”,《醉翁亭记》中把“醉”设置为“课眼”,《山居秋暝》把“空”设置为“课眼”等等;有人认为可以把课文的中心句、主旨句设置成“课眼”。如《雨霖铃》中把“多情
胡明道,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长式教学”始创者。1998年,她首次在全国提出“学长式教学观”,后经全国中语会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吸纳了全国23个省、市近200人参与研究。此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基础教育单学科课题零的突破)、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专著《语文学习100
高中新课标反复提及“语言运用情境”,[1]“情境”之前用“语言运用”加以限制,可见语言运用情境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情境的特殊性。“语言运用情境”简称为语境,更方便于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每一具体的语言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一个要素具备的语境。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语言实踐,需建构情境,更应聚焦语境,积极建构语境。本文以《声声慢》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探析语境内涵、特点及与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关系,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有一篇近几年才增加的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段话是孔子的言论,因为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原文之前还有一段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
《祝福》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祥林嫂,还以极简约的笔墨塑造了另一些鲜活的小人物,尤其是柳妈。她在小说末尾处插入,且“涉笔”不多,却是小说走向高潮的“助推剂”。不可否认,柳妈是小说中还活着的祥林嫂,同样在封建礼教下隐忍苟活,但我们始终不可忽略柳妈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弱点。  一、起于“本我”,把玩苦痛的满足  《祝福》中并没有对柳妈的身份做过多的介绍,但我们可依原文进行简单的推断。柳妈
史绍典,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湖北省教研室原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语文项目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语文永远是语文》《交流 沟通 对话》《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听老典说语文》《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研究》《语文与生活》。主持多项“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 
自提交开题报告以来,转眼间就到了今年的暑假,我们有了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研究的路程是漫长而艰苦的,在这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习得新的知识,冒出新的想法,产生新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讨论、总结,并且将所有的研究过程记录在案。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探索出了“基于电子书包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出了有效的经验,以便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扬长避短。
《在山的那边》这首诗的结构很清晰,总共两节。诗歌按照叙事的方式写出了人生的信念,从“小时候”到“有一天“再到“今天”,这些带有典型叙事性的时间词语写出了作者对“山“和”“海”的感悟: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这首诗篇幅较短,但内容饱满而又充实。一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期待视野的改变,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灵魂的洗礼。  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执着信念、朴实情感之外,笔者还发现了诗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