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wk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也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存在各种生理屏障,尤其血脑屏障阻碍了药物对PD的治疗.目前为止,P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美多芭试验,仍缺乏有效的生物学标记物,尤其早期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越来越多实验表明外泌体在P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天然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中,可以动态反映脑细胞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外泌体独特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可能作为PD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的天然载体.文中对外泌体在PD中的可能潜在应用做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42例应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的老年ICAS患者(共43个靶病变血管),所有患者术前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术后1、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术后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记录Neuroform EZ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ICAS的成功率、术后狭窄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共使用43枚支架,介入治疗成功率100%.
目的 旨在建立动脉瘤复发的风险评估系统,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及治疗后的管理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选取221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病例,根据入院时病情分为破裂动脉瘤组及未破裂动脉瘤组,对患者进行随访动脉瘤是否复发.入院时收集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数据,计算外周血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5项指标;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软件自动测量动脉瘤体积.以单因素分析比较复发与未复发动脉瘤间的全
目的 总结脑裂头蚴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均接受神经导航下开颅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接受了2次手术,2例患者先行导航下穿刺活检后改开颅手术治疗.19例病例中,取出活虫体14例,取出死的完整虫体1例,未取出虫体4例.随访6个月至9.4年,失访1例.术后复查MRI增强,13例强化病灶消失.16例术前有癫患者,随访时癫达到改良Engel分级I级者占62.
脑缺血/再灌注(CIR)常引起急性肺损伤(ALI),引发肺部感染,因而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CIR-ALI的发生机制包括:血浆中内皮素增加、一氧化氮变化、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障碍、炎症因子释放等因素导致肺组织的病理改变.CIR-ALI增加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治疗药物暂时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有待进一步将基础研究逐渐与临床研究接轨,从而寻找有效治疗药物.文中综述CIR-ALI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 报道Hu抗体阳性的以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及相关抗体在预测肿瘤发生及肿瘤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1例诊断为Hu抗体阳性的感觉神经元病患者进行肿瘤随访并开展病理研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性,70岁,以亚急性起病的感觉神经元病为临床表现,血清Hu抗体强阳性.初次筛查未明确肿瘤,但发病后10个月随访发现肿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且肿瘤组织中检出Hu抗原表达.给予激素、环磷酰胺及肿瘤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1年后随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推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模式正在逐步发生改变,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也成为临床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伴发认知损害也是影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认知损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文中就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治疗认知损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提供新思路.
目的 报道1例NMDAR抗体和MOG抗体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病例.方法 收集1例NMDAR抗体和MOG抗体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42岁.因“头痛10 d余,抽搐2次”入院.患者入院10 d前出现头部胀痛,5 d前出现抽搐,四肢抖动、上肢屈曲、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约20 min后自行缓解.入院前1 d再次出现抽搐,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舌咬伤及尿失禁.经完善头颅MRI、脑电图、脑脊液等检查,发现NMDAR抗体和MOG抗体双阳性.诊断为NMDAR抗体和M
目的 探讨mGluR5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mGluR5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并结合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女性,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癫发作伴认知损害,脑脊液抗mGluR5抗体IgG 1:32阳性,确诊为mGluR5自身免疫性脑炎.予以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癫药物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随访3个月后无复发.结论 对于患儿出现癫发作伴认知损害需警惕mGluR5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可能,应尽早完善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早
神经调节素1(Nrg-1)是神经调节蛋白家族的生长因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Nrg-1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ErbB1/2/3/4受体家族和多种细胞内途径传递信号.遗传学和药理学研究已经确认Nrg-1及其ErbB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和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包括神经元迁移、神经元分化、髓鞘重建以及突触和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文中就Nrg-1/ErbB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通过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等病理生理过程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从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微小RNA(miRNA)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参与缺血神经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调控,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具有潜在价值.文中综述miRNA参与神经元损伤、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释放、炎性细胞募集活化等,对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发挥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