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家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足有10多分钟,晓燕站在公司的通告栏前看着那张红色的A4纸呆若木鸡。红纸上那些黑色的字体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小妖精,跃入晓燕的眼帘:
  春节放假安排:
  除夕至初三放假4天,初四开工大吉。今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在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运作非常不容易。因公司年尾订单足,出于赶货的需要,今年春节假期较往年短。作为公司的一份子,我们每位同事都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与公司共度难关。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一定会平稳度过目前的困难,使生产步入正轨。
  特此通知
  简简单单的几行文字,却让晓燕的心凉了。其实,早在半个月以前,晓燕就听车间工友传言过,今年放假的时间不会很长,还听说为了留住员工,今年公司取消为员工订购火车票。不过,公司也给了留厂人员一些福利,就是每人可以拿到100元的伙食补贴。
  100元,对工友们倒也没有多大的诱惑力,尤其像晓燕这些在外面过了好几个春节的小女孩。出门三年了,晓燕真的很想家,很想念家里那股浓浓的亲情和甜甜的年味。前几天,母亲还打电话过来问她回不回去,说父亲老了,小弟弟也长高了,还有邻村的二婶给她找了一门亲事,是上村书记的儿子,人蛮好,长得也俊,让她考虑考虑。
  听到这些,晓燕面红耳赤。母亲还说,现在天气冷了,早点回来吧!电话里,母亲慈祥地笑着,偶尔还伴着一两声咳嗽。虽然远隔千里,晓燕还是感觉到母亲在压抑着不想让她担心。她心里不禁涌起阵阵酸楚。
  想一想,时间可过得真快,一晃就是3年了。3年来,晓燕跟其他打工妹一样东奔西跑地流浪了好多地方,受了很多委屈,也吃了很多苦,直到去年下半年才进了这家公司,待遇各方面都比以往进的厂要强,厂里有一万多人,在这附近算是比较有名的企业。
  而现在,看到公司的通告,晓燕有点傻眼了。辞工是不可能的,家中的经济还要靠自己维持。可是,如果不回去,实在太想念家中的亲人了,呆在这冰冷的南方,晓燕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过这个春节。
  晓燕所在的车间是B厂侧翼车间,近一个月以来都在加班加点,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听说货期都排到明年六七月份了。照目前的情况看来,真的很难请到假。一想到车间组长那盛气凌人的神情,她就有点胆怯。纵然一年多来她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未出过什么差错,也得到过领导的好评,可在这关键时刻去请假,她心里还真的没底。
  不过,思前想后,晓燕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敲开了车间科文的办公室大门。
  听到晓燕要请假,科文放下手中的文件,习惯性地摆出一副训人的架势来,说:公司现在正处在忙碌时期,好多订单都必须赶在年前做出来,如果你们一个个都请假回去了,那这些订单谁来做?你没有看到公司的通告吗?
  我……我3年没有回去了,今年,真的很想回去看看……晓燕有点心慌,结结巴巴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看到晓燕难过、失望的神情,毕竟都是女人,科文的心也软了下来,考虑良久,说:这一年多来,你在厂里也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事,想回家的心情可以理解。这样吧!等这批订单做完后,我准你10天假,加上放假的4天,一共两个星期,回去过个春节也足够了。过完年后早点过来。现在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每个企业的前景都不是很乐观,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工作。
  听到科文这番话,晓燕心中暗喜。14天,足够回乡探亲了!人一高兴,科文那些冷冰冰的话也变得特别动听起来,那张冷冰冰的脸也仿佛变得特别温柔。要知道,之前有好几个姐妹请假都没有批下来,看来,科文对她还是不错的。她对科文千恩万谢。
  剩下的就是车票问题了。每年都是这样,一到春运期间,车票价格倍增。每个售票点都是人满为患。一张小小的车票成了返乡打工人幸福的标志。而没有买到票的,则忙得焦头烂额,各个订票点询问了一遍又一遍。日期、车次、票价、手续费成了异乡人最关心的问题。
  晓燕更是购票心切,一连几天,下班后都在那些订票点徘徊询问。看着那一天比一天疯长的手续费,心里更是忧心忡忡,毕竟,在厂里上一天班也不过那么几十块钱,可现在,却要眼睁睁地把这些辛苦费白白送给那些票贩子们。更何况,晓燕的家乡远在贵州偏远的山区,100多块钱够她家里面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在那些窗口转了一圈又一圈后,握着手里的几张“红牛”,晓燕还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去买那张高价票。可是,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心里面那个急啊,就好像喉咙里搁着什么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月15日,晓燕转了夜班。
  16号一早,下班后,晓燕在外面胡乱吃了点早餐就直奔火车站而去。她幻想着能顺利买到票,可以顺利回家。
  车站买票的人真多,远远的像一条长龙,从售票窗口一直排到马路外面,还有好多警察在那里维持秩序。晓燕买了一瓶矿泉水,又买了几包饼干、几个桔子提在手里,自觉地排到队伍后面。望着那长长的队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
  时间慢慢流逝,太阳升起来了,天气也渐渐变得有点暖和。“长龙”像蚂蚁一般向前移动。前面的走了一批,后面的又加进来一批,从一早到现在,购票队伍仍然是那么长。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希望,偶尔也夹杂着空洞和茫然。
  12点钟,晓燕吃了饼干,喝了水。4个小时过去了,她已经排到了队伍中间,再过几个小时,她就可以排到窗口前,拿到那张宝贵的车票了。看看身后长长的队伍,她不禁有点激动。
  队伍旁边有个男人在那里来回压低声音叫着:贵州铜仁啊!100块一张,要不要?
  贵州铜仁正是晓燕的家乡,她想问一下,但又怕被人骗了。想着反正已经排了这么久了,还是在车站买票吧,可靠一点。
  又过了3个小时,当晓燕的几包饼干吃完,一瓶水喝光的时候,她也排到了售票窗口,一个夜班加上这几个小时下来,她又困又累,差点虚脱。
  24号,去贵州铜仁。晓燕把一张“红牛”递过去。
  没票了!售票小姐面无表情地说道。
  晓燕心里一激灵,差点晕过去,连忙又问道:那25号或是26号的呢?
  也没有了,去贵州铜仁10天之内的票全部卖完了。
  不会吧?这么快就没票了?晓燕简直不敢相信。
  没票了,下一位!售票小姐不耐烦地敲着玻璃叫道,下一位,去哪里?
  晓燕沮丧地走出队伍,看着那条“長龙”,欲哭无泪。排了七八个小时的队,腿都站软了,却连车票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晓燕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说不定有人电话订票但后来又没取票的呢,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晓燕依然抱着一线希望,连续三天,都是晚上上班,白天排队买票,碰碰运气,但都失望而返。
  小妹,去贵州铜仁吗?要不要票?第四天,那个叫喊卖票的男人向她走过来,非常热情。
  哪一天的?晓燕随口问道。看到男人那张沧桑的脸,她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也有这么老了。
  23号的。男人回答,100块,要不要?
  23号?晓燕沉吟一下,比自己请假的日期提前了两天。但是,如果买了票,应该可以再去和科文说说。只是,这张票真假难辨,信得过吗?她有点不放心。
  这是我老乡的票,本来我们4个人买了4张,可是,一位老乡请不到假,回不去了,就只好把这张给卖出去。你瞧——中年男人又掏出3张去铜仁的车票给晓燕看,上面的乘车日期、车次都是同一天的,连座位都是连着的,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晓燕不禁有点心动了。
  我也不是什么倒票的,多了一张就照原价出售算了,再说,都是贵州老乡嘛!一路同行,也算是有个伴了,是不是?小妹。那人诚恳地说。
  晓燕把票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确实看不出什么破绽来。又看了看那买票的“长龙”和中年男人温和的面孔,最后一咬牙,把那张车票买了下来。
  到晚上上班时,晓燕已经是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她明显感到有点体力不支,只是脑子里有一个回家的意念在硬撑着,上半夜还稍微好点,到了下半夜就真的很难熬了,有好几次她都差点趴在台上睡了过去。
  可想而知,这几个晚上,晓燕的产量是最少的,而且质量也最差。那天晚上上班时,科文抱了几十件不良品来到车间,把晓燕叫到了她的办公室。
  你昨天干什么去了?科文冷冷地看着她,说道,一个晚上才做了这么点活,而且还有这么多的不良品。你瞧瞧,什么逗皮的、打皱的、车坏的一大堆。你这是怎么搞的嘛?
  我……我去买票了。晓燕轻声回答,声音细细的。
  买票去了?科文坐下来,摆弄着那些不良品,瞪了晓燕一眼,说,那就是一天没睡了,对不对?怪不得出了那么多问题!
  曉燕心虚,只能沉默不语。
  看你平时做事挺认真的,也挺仔细的,怎么一到要回家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管了呢?科文有点不悦,盯着那些不良品,眉头紧锁,要回去也得把班上好啊!像你一个晚上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又怎么向上面交待?你们没做好工作,我也不好交差啊!
  晓燕低着头,毕竟是自己的错,也不敢争辩什么,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唉!最后,科文叹口气说,现在我也不多说了,按照规定,必须罚款50元,待会儿把罚款单给签了。
  晓燕有点心疼,50元,要了她一天的工资呢!早知道这样,昨晚还不如请一个晚上的假,可是,她知道,科文是不会批的,再说,还要提前两天回去,还不知怎么开口呢。
  看到晓燕伤心难受的样子,科文问道:你买的是哪一天的票?
  23号。晓燕回答。
  23号?离春节还有三四天呢。科文想了想,说,好吧!既然你的票都买好了,我也不能强制不让你走,明天你去写一张请假单交上来!
  好的,谢谢!晓燕红着脸退出办公室。
  23号一大早,晓燕就把行李给准备好了:一个很大的行李包装了给父亲买的棉袄,给母亲买的围巾和手套,还有保暖鞋,给弟弟买了一套西服。想象着弟弟穿上那身西服的英俊劲儿,晓燕不由得笑了。她也给自己买了一顶帽子,本来是没打算买的,但想到家里面做饭是烧柴,烟尘大,冬天又不能每天洗头发,戴上帽子可以干净点,最后,她一咬牙,还是买下了。
  下午一点的火车,可是还不到10点,晓燕就坐车早早地来到火车站,坐在候车室慢慢等候。
  车站里一片人声鼎沸,返乡的人实在太多了,一个个拖儿带女,提包携袋。远远望去,小小的候车室只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看着窗外的阳光、白云、人影、车流,晓燕心里既激动又幸福。多年来独自漂泊,今天终于可以回家团聚了。望着眼前的高楼大厦,她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皑皑白雪,还有村口那棵白杨树。她记得,当初母亲就是在那棵树下为她送行的。如今,三年过去了,那棵白杨树长高了没有?慈祥的母亲是不是又在白杨树下盼着她回来?想着想着,她不禁热泪盈眶,低下头,悄悄地擦去泪水。
  她又想起了村里那几个玩得要好的姐妹,听说她们因为厂里不景气,早在一个月以前就回家了。相比之下,她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虽然这次被罚了50元,却也算不了什么。
  就在晓燕独自一人沉浸在甜甜的幻想中时,铃声响起,已到了验票时间。一下子,人群骚动起来,一个个拿起自己的行李,带好自己的小孩,挤成一长排。叫嚷声,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呼唤声,响成一片。晓燕连忙把行李扛在肩膀上,排好队,准备进站。
  晓燕背着沉重的行李慢慢地随着人流来到检票口,拿出自己的车票给验票人员检验。
  在接过晓燕的车票时,验票人员准备剪票的剪子停在了半空,她拿着票看了看,对晓燕说:对不起,小姐,你的票是假的。
  什么?假票?晓燕的头“轰”的一下大了。
  是啊!假票!请站到一边去,不要挡住别人进站!验票人员把票还给晓燕,把她拉到一边。
  一下子,晓燕的头晕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呆呆的,一时不知所措。
  怎么会是假的?你告诉我,怎么会是假的?我花了100块呢!晓燕说。
  你在哪里买的票?另一个工作人员问她。
  是……是……是在别人手里买的!晓燕有气无力地回答。
  那就对了!不去窗口买,却要从那些黄牛党手里买,不吃亏上当才怪!工作人员不屑地说完,不再看她,向队伍喊道:下一个,快点!快点!不要挤,排好队……
  我去窗口买了,可是没有买到!这句话在晓燕心里委屈地喊叫着。呆呆地望着拥挤的人群和检票员忙碌的身影,晓燕欲哭无泪。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每天排队时又冷又饿,科文那无奈的指责,公司无情的罚款,父母的企盼,亲人的思念,还有那个等着她回去相亲的男孩……一个又一个画面在晓燕脑海中闪现。
  砰!当那扇进站的铁栅栏无情地合上的一刹那,晓燕绝望地喊道:我要回家!肩上的行李包也轰然落地。
  
  责 编:雪月
其他文献
1  有一桩心事,沉甸甸的,他总是放不下。  这桩心事与火钳子有关。他想将一把火钳子赠送给一位女人。  为了送这把火钳子,他在心里已经演习了一遍又一遍。他想送给她一把火钳子,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和企图,就是送她一把火钳子。  事情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他姓张,名叫张万笛。她姓李,名叫李阿娣。  他和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他们俩都是清洁工,算得上是同行。不同之处是,张万笛是个外乡人,讲
期刊
下班回家路过桥头时,有一大群人围在那儿议论纷纷,堵住了人行道。走近一看才知道有个小伙子刚刚跳河自杀,被旁边浑身湿漉漉的老人救了上来。仔细一看,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住在我隔壁的小李,可平日里小李是个热情的人,和四邻也相处得不错,怎么会干出这等傻事呢?  小李来自农村,他所在的电子厂,女孩子比较多,凭着他的勤劳和善良,女朋友小杨和他幸福地相处了四年,可不久前,小杨跟一个有钱的中年男人跑了。他为此难过了
期刊
都说重庆火车站很“乱”,我还不大相信。因为从我初次南下打工到现在,也有近十年时间,在重庆坐火车汽车也有好多次,算起来也算比较熟悉了,还懂得一些防范意识,再加上现在治安也是越来越好了,倒一直相安无事。可如今的骗子是令人防不胜防的,只要你稍一放松警惕,便会中了他们的道。  前段时间陪妻子回娘家,要在重庆转车。那天我们买了车票上车后,妻子有些晕车,上车便感到不适,我便去给她买几片薄荷味的口香糖。因为进了
期刊
今天厂里又没货做了,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  远远地看见两位乞讨的人,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在朝路人不停地跪拜,她的旁边,则躺着一个老太模样的人,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乍一看去,就像个已经去世的人。此情此景,令人动容。太多上当受骗的经历让我的第一直觉感觉又是一个新骗局,于是驻足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有许多过往路人给他们的钱桶里扔钱。而那跪者,一声不吭,只是一个劲地叩头。这让人心酸的逼真表演,几乎打动了
期刊
南方舟是我的师兄。之所以称他为师兄,是因为他在我所读的成教学院名声很大。听班主任说,他在成教学院只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学期,给人的印象是那种有才气的吊儿郎当型,属于问题学生。但是他有才华,两个学期未读完的他,便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而且很快跟广州一家出版社签了约。他逃离学校的时候,正是他的小说上市期间,他带了几万元稿费和自己的作品无声无息地去了广东。离开学校3年后,他回到母校,以自己的名字设立了一项文学
期刊
父亲性情耿直,不苟言笑,一生不爱给别人说好话,不爱求别人。父亲当了一辈子的村干部,从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管你是谁。记得有一次,村里分地,有一个在市里工作过的堂叔看上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他几次到我家向父亲说想要那块地种点花卉。按规定,堂叔的户口不在村里,前两年农转非到市里,不应该分村里的地。于是,父亲对堂叔说:“明子,你现在是市里的人,不要再回来给咱庄稼人争这块地了。”  堂叔说:“哥,我的户口转
期刊
蓝的深邃,海的忧郁;  荷的纯真,夜的寂静;  雪的飘逸,冬的冷峻;  这些都是黎曼喜欢的,可是在这凤凰花开的日子里,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惨淡,她忽然疯狂地爱上白色,喜欢那种空白,她真的好希望自己如同白色一样,抹去一串串记忆。独自一人漫游在曾经欢笑弥漫的路上,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不再流泪,静静地用微笑来纪念一切。  “柯西,你离开这座城市之后,我的心沉了,犹如落叶永远找不到它的根一样,柯西……”黎曼再
期刊
我们厂工资、福利等都不错,就是员工的饭菜难以下咽。干部餐虽然有鱼有肉,但那是老板为管理人员开的小灶,我们这些坐流水线上的员工可没那个口福。  这天中午,我在所谓的猪肉炖粉条里没吃到一片猪肉,却吃出了好几粒老鼠屎。“真可恶!还真把我们当猪养了啊!”我一边吼叫一边将饭菜倒在餐桌上。顿时,“呼啦啦”围过来一堆工友,跟着我一起起哄,抱怨厂里伙食太差。  伙房主管闻讯赶过来,骂道:“你小子胆敢浪费粮食,聚众
期刊
黑娃的大名叫王向阳,可自从毕业离开学校,回到柳树湾村后,王向阳这个名字就再也没人叫过。刚开始,听到人家叫黑娃,黑娃自己还很郑重地纠正过,可时间一长,自己也习惯了,感觉黑娃这个名字比王向阳听着顺耳也亲切,也就欣然答应了。但每年腊月,去镇上赶集时,王向阳的名字总会被叫起来的,那是遇着了过去的同学了。平时大家都忙,有的在外地工作,有的在城里打工,一年难得相遇几次,只有年前的集上大家才有机会见着,相互叫着
期刊
大辫上的蝴蝶结欲飞不飞,文洁若打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助理编辑。1953年萧乾来到编辑室,不久和第二任妻子梅韬分手——梅韬对政治上日益萧条的萧乾感到幻灭,本来她以为他会登上高位的。梅韜摊了牌:“告诉你吧,我从来也没爱过你。过去不爱,现在不爱,将来也不爱。”一言既出,离婚铁定。这一次两人皆三结三离。萧乾业务棒,情感世界却从此狼藉,自然“臭名昭著”。因为一部译稿,文洁若多次登门求教,萧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