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的精品课的建设过程及教学成果通过网站来展示,设计一个通用的精品课开发平台系统已是高校精品课建设的迫切需求。采用构件技术,提出一种通用、可扩展的精品课网络开发平台,并对其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构件;框架;精品课;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210084-01
0、引 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建设项目,全国高等院校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全国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想的资源环境。收集和整理了不同形式的精品课资源,建立了不同学科的网站,以web页面的形式把教学成果和精品课建设过程展现出来,精品课程旨在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1、目前精品课开发平台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网站采用的web开发技术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站开发平台。据统计,约70%的精品课网站采用静态页面,约30%采用asp、jsp、php等不同的技术、后台支持的数据库也不一样。静态页面稳定性好,但其交互性差,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很大,动态网站交互性好,维护简单、但采用的不同的开发技术导致了精品课网站的可移植性和维护性差。
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低;由于大多数的精品课网站都是为了应付评比而开发建设,将不同的栏目的内容罗列在一起,以web页面的形式展示,界面不和谐,交互性差,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教师不能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造成了精品课网站的利用率低。
功能模块比较混乱;参考国家精品课信息平台的设计,网站的功能模块分为:课程概况、课程内容、互动交流三个栏目;但很多精品课网站为了突出新颖,将一个栏目分解成不同的模块,造成了栏目的混乱。
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网站的功能模块都是类似的,因此在网站平台建设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栏目模块化,然后复用这些模块即可实现所需的功能。目前软件工程开发涌现出了很多新技术: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基于构件(Component based)等技术,采用构件技术开发一种通用、易扩展的精品课网络平台,复用构件及框架,用户根据需求随意定制这些构件,减少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重用的粒度越大,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就越高。
2、构件技术
构件(Component)是一个功能单元,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部分,它具有规范的接口规约和显式的语境依赖,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它由一个动态变化的对象集合组成,可以是被封装的对象类、类树、一些功能模块、软件框架(或体系结构)、设计模式等。通过运用构件技术,开发人员可以有效的进行软件复用,减少重复开发,缩短软件的开发时间,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构件技术的出现是对传统软件开发过程的一次变革。
2.1 构件的特点
1)即插即用:构件可以方便的集成于框架中,不用修改代码;2)以接口为中心:构架通过接口实现与其他构件的交互与组装;3)标准化:构件的接口必须严格地标准化,构件通过接口相互连接。接口是可被客户访问的操作的集合,每个操作有规定的语义,接口规约成为双方共同工作的协调与中介。
2.2 构件技术在精品课开发中的优势
1)减少精品课平台的开发时间;2)降低精品课后期的维护成本;3)节省精品课平台的开发成本。
2.3 构件技术在精品课web开发平台的应用
2.3.1 平台设计。根据精品课的内容和栏目,
(以高校综合英语精品课为例)构建系统框架模型。前台分为课程概括;课程内容;互动交流三个大栏目;课程概况(课程简介、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例题习题、试卷)、互动交流等栏目;后台分为系统设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课程模块管理、内容管理等功能模块。
根据功能和栏目可以设计导航构件、系统设置构件、用户构件、内容管理构件等;把各个构件整合在系统框架中,框架中的各个构件的关系是并列的,互不冲突、实现了松耦合,构件之间通过接口连接起来,删除或移动构件不会影响整个框架。
导航构件用于增加、删除、修改栏目及子栏目,栏目与栏目、子栏目之间的通过接口进行链接;系统设置构件用于实现精品课系统的域名、网站名称、版权信息等;用户构件用于设置添加、删除用户及用户组,修改用户密码;内容管理构件用于新增、修改、删除、审核文章及附件的管理。
2.3.2 导航构件模型。本文采用栏目的树形结构来设计构件模型,每个栏目都有一个固定的ClassId,每个页面中的内容标题用唯一的ID标识,标题ID可以根据录入内容的先后顺序自动添加,通过超链接可以显示后台数据库中对应的内容,栏目、标题等内容放在一个数据容器中,附件放在另外一个对象容器中,框架提供了访问资源的接口。
2.3.3 主要的实现功能。栏目操作(新增、修改、删除):新增栏目(子栏目)时,系统自动生成栏目ClasslD(栏目的ClassID依次增加),并把栏目名称及相对应的文件夹名保存到数据库中。修改栏目时,只修改栏目的名称;删除栏目时,先看栏目下是否存在子栏目,当存在子栏目时要先把子栏目删除后,再从数据库中删除栏目ClassID、栏目名称及栏目对应的文件夹。
内容信息的操作(新增、修改、删除):新增内容时,先把信息的标题、内容、附件(图片、文件)的路径等依次写入数据库,附件中的内容通过上传控件,上传到网站目录下的Upload文件夹中,每个标题对应一个ID(ID依次自增)。修改时,可以动态的修改信息的标题、内容及相关ID不能修改。
导航构件维护web页面的显示栏目(子栏目)、标题(内容)信息,当新增一个栏目(子栏目)时,导航栏中就会同步显示一个栏目(子栏目),通过ClassId对应于栏目名称,根据classId的大小依次显示,也可以通过修改Classid来改变导航栏目的位置。当增加内容信息时,导航构件会根据Classid,分别显示在不同的栏目中。一般来说,按照标题的ID顺序来显示,也可以直接显示标题所对应的内容。
3、结束语
本文采用构件技术来设计了精品课web开发平台、系统可移植、扩展性好,用户可以定制、组装不同的构件来实现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系统,对开发构件化教育软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坚等,软件构件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千祥等译,构件化软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钱海忠、支文英等,基于构件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10
关键词:构件;框架;精品课;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0)1210084-01
0、引 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建设项目,全国高等院校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全国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想的资源环境。收集和整理了不同形式的精品课资源,建立了不同学科的网站,以web页面的形式把教学成果和精品课建设过程展现出来,精品课程旨在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1、目前精品课开发平台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网站采用的web开发技术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站开发平台。据统计,约70%的精品课网站采用静态页面,约30%采用asp、jsp、php等不同的技术、后台支持的数据库也不一样。静态页面稳定性好,但其交互性差,后期维护的工作量很大,动态网站交互性好,维护简单、但采用的不同的开发技术导致了精品课网站的可移植性和维护性差。
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低;由于大多数的精品课网站都是为了应付评比而开发建设,将不同的栏目的内容罗列在一起,以web页面的形式展示,界面不和谐,交互性差,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教师不能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造成了精品课网站的利用率低。
功能模块比较混乱;参考国家精品课信息平台的设计,网站的功能模块分为:课程概况、课程内容、互动交流三个栏目;但很多精品课网站为了突出新颖,将一个栏目分解成不同的模块,造成了栏目的混乱。
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网站的功能模块都是类似的,因此在网站平台建设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栏目模块化,然后复用这些模块即可实现所需的功能。目前软件工程开发涌现出了很多新技术: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基于构件(Component based)等技术,采用构件技术开发一种通用、易扩展的精品课网络平台,复用构件及框架,用户根据需求随意定制这些构件,减少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重用的粒度越大,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就越高。
2、构件技术
构件(Component)是一个功能单元,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部分,它具有规范的接口规约和显式的语境依赖,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它由一个动态变化的对象集合组成,可以是被封装的对象类、类树、一些功能模块、软件框架(或体系结构)、设计模式等。通过运用构件技术,开发人员可以有效的进行软件复用,减少重复开发,缩短软件的开发时间,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构件技术的出现是对传统软件开发过程的一次变革。
2.1 构件的特点
1)即插即用:构件可以方便的集成于框架中,不用修改代码;2)以接口为中心:构架通过接口实现与其他构件的交互与组装;3)标准化:构件的接口必须严格地标准化,构件通过接口相互连接。接口是可被客户访问的操作的集合,每个操作有规定的语义,接口规约成为双方共同工作的协调与中介。
2.2 构件技术在精品课开发中的优势
1)减少精品课平台的开发时间;2)降低精品课后期的维护成本;3)节省精品课平台的开发成本。
2.3 构件技术在精品课web开发平台的应用
2.3.1 平台设计。根据精品课的内容和栏目,
(以高校综合英语精品课为例)构建系统框架模型。前台分为课程概括;课程内容;互动交流三个大栏目;课程概况(课程简介、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例题习题、试卷)、互动交流等栏目;后台分为系统设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课程模块管理、内容管理等功能模块。
根据功能和栏目可以设计导航构件、系统设置构件、用户构件、内容管理构件等;把各个构件整合在系统框架中,框架中的各个构件的关系是并列的,互不冲突、实现了松耦合,构件之间通过接口连接起来,删除或移动构件不会影响整个框架。
导航构件用于增加、删除、修改栏目及子栏目,栏目与栏目、子栏目之间的通过接口进行链接;系统设置构件用于实现精品课系统的域名、网站名称、版权信息等;用户构件用于设置添加、删除用户及用户组,修改用户密码;内容管理构件用于新增、修改、删除、审核文章及附件的管理。
2.3.2 导航构件模型。本文采用栏目的树形结构来设计构件模型,每个栏目都有一个固定的ClassId,每个页面中的内容标题用唯一的ID标识,标题ID可以根据录入内容的先后顺序自动添加,通过超链接可以显示后台数据库中对应的内容,栏目、标题等内容放在一个数据容器中,附件放在另外一个对象容器中,框架提供了访问资源的接口。
2.3.3 主要的实现功能。栏目操作(新增、修改、删除):新增栏目(子栏目)时,系统自动生成栏目ClasslD(栏目的ClassID依次增加),并把栏目名称及相对应的文件夹名保存到数据库中。修改栏目时,只修改栏目的名称;删除栏目时,先看栏目下是否存在子栏目,当存在子栏目时要先把子栏目删除后,再从数据库中删除栏目ClassID、栏目名称及栏目对应的文件夹。
内容信息的操作(新增、修改、删除):新增内容时,先把信息的标题、内容、附件(图片、文件)的路径等依次写入数据库,附件中的内容通过上传控件,上传到网站目录下的Upload文件夹中,每个标题对应一个ID(ID依次自增)。修改时,可以动态的修改信息的标题、内容及相关ID不能修改。
导航构件维护web页面的显示栏目(子栏目)、标题(内容)信息,当新增一个栏目(子栏目)时,导航栏中就会同步显示一个栏目(子栏目),通过ClassId对应于栏目名称,根据classId的大小依次显示,也可以通过修改Classid来改变导航栏目的位置。当增加内容信息时,导航构件会根据Classid,分别显示在不同的栏目中。一般来说,按照标题的ID顺序来显示,也可以直接显示标题所对应的内容。
3、结束语
本文采用构件技术来设计了精品课web开发平台、系统可移植、扩展性好,用户可以定制、组装不同的构件来实现不同学科的精品课系统,对开发构件化教育软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坚等,软件构件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千祥等译,构件化软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钱海忠、支文英等,基于构件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