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跨界融合的“新闻+卫星”模式

来源 :新闻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认为,为探索主流媒体创新转型,新华网思客跨界融合推出“卫星+新闻”创新栏目《卫星知识局》,率先在业界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报道跨界融合。文章提出了以卫星技术赋能新闻媒体报道、开创卫星新闻“新场景”的策略。
  【关键词】卫星新闻;跨界融合;媒体转型;遥感技术
  互联网变革催生了新的媒体生态环境和舆论环境,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闻媒体的必由之路。在探索主流媒体创新转型过程中,新华网思客跨界融合推出“卫星+新闻”创新栏目《卫星知识局》。自2019年诞生以来,《卫星知识局》便不断摸索“新闻+卫星”新场景,运用卫星影像、遥感分析、地理地图处理等方式,在自然灾害、生态治理、科学考察、重大工程、城市建设等方面探索出多种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方式。
  新华网率先在业界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报道跨界融合,以卫星技术赋能新闻媒体报道,开创了卫星新闻“新场景”。卫星与新闻如何结合打造“新场景”?本文通过几个具体产品进行分析阐释,解构“新闻+卫星”产生的“化学反应”的奥妙及策略。
  一、新高度:运用卫星视角追踪国内重大时政热点
  新华网作为中央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在国内外时政热点报道时必不缺席。如何在传统图文、视频报道基础上开创新角度,是媒体融合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考验。《卫星知识局》开创媒体报道“新角度”“新视野”,将媒体报道角度上升到太空视角,用新角度、新视角追踪时政热点。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贵州,先后来到毕节、贵阳等地,深入农村、社区、超市等考察调研,在春节前夕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卫星知识局》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脚步,策划融合“看”与“听”双重视角体验的《卫星带你看贵州,听总书记新春祝福语》《卫星告诉你,“天眼”眼中的“天眼”什么样》两期卫星融媒产品。
  《卫星带你看贵州,听总书记新春祝福语》通过卫星视角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分别带领网民走进乌江边的化屋村、贵阳市观山湖区以及“中国天眼”,同时通过留声机样式,引导网民点击收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祝福,在“看”与“听”的双重视角体验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真切关怀与祝福。《卫星告诉你,“天眼”眼中的“天眼”什么样》则聚焦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之眼”FAST,创新运用高景一号、高分二号、吉林一号等多颗“天空摄影师”,从卫星“天眼”视角拍摄这一具有地标性的重大工程,时间跨度为2015年到2021年,从太空视角见证这一重大工程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在美图中感受中国科技成就。
  202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如何创新形式通过卫星视角聚焦跨越中国东西的腾飞巨龙,成为当时策划的出发点和思考点。经过不断策划与构思,《卫星知识局》先后推出《卫星告诉你,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卫星见证,长江经济带“旧貌换新颜”》系列稿件,通过卫星影像及数据分析从“中国大地上的‘金腰带’”“巨大引擎‘经济带’”“一江清水‘生态带’”三个章节出发,通过卫星新闻、Magic视频、无人机航拍等新形式、新手段,增强报道现场感和画面感。在新媒体报道中可谓颇具创新意识,多角度、新视角展现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过程及生态修复过程,将长江经济带展现得淋漓尽致。
  卫星影像对比展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相关稿件以长江干流、流经区域等基本知识点出发,综合运用卫星影像、地理知识和数据分析,以新角度全方位讲明了这条腹地辽阔的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遥感对比展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通过长江“双肾”之一鄱阳湖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分析、重庆渝北区铜锣山矿山公园修复案例,展现近五年来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取得的新进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明显。通过影像见证严重透支的“母亲河”得到喘息和恢复的一幕幕,令人印象深刻。夜光数据展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稿件由地理知识上升到城市带,聚焦长江流域的一串城市明珠。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到“长江中游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依托这条“黄金水道”,三个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乘数级提升。通过夜光遥感,直观感受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和实力。策划融合卫星遥感分析、Magic数据视频、卫星影像资料等多种融媒形态,充分展现长江经济带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再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深层次变化。
  二、新体验:高空视角见证震撼变迁与变化
  高度决定视野和角度,卫星因为天然优势更能宏观感受大地上的变化与变迁,为网民带来最新体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武汉这座拥有千万级别人口的城市仿佛戛然“静止”。疫情之下,这座城市发生了什么?新华网思客独家联合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长光卫星进行“定制化”衛星遥感拍摄,推出《“动”“静”之间,感受武汉的英雄气质》,对比离汉通道关闭前后的城市变化,聚焦武昌火车站、武汉长江大桥、汉阳老城区等地,通过这些街道的“静”与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动”作对比,在动静之间体会武汉为什么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该作品利用卫星影像,生动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武汉城市的变化,在一动一静对比之间,体会这座城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定信心和斗志,让广大受众感受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因为画面对比直观,网民看到卫星对比后特别有感触,留言600多条,有网民称:“期待春暖花开,热干面加油!”“每个人,都是城市的英雄!”该作品被网民一致认为是用卫星看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汉的佳作,在卫星图中看到了武汉城市的动静之变,感受到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定决心。   2020年,南方遭遇汛情,《卫星知识局》创造性地将卫星遥感、地图等与新闻报道相融合,针对汛情情况,推出《卫星地图看汛情》系列报道,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直观呈现长江、淮河、黄河等流域的汛情动态、防汛抗洪的进展、防洪设施建设及成效,既用最高机位、最广视角全面展现汛情,也用卫星回望防洪工程建设,揭示大汛背后的防洪建设成效。
  通过雷达卫星检测分析、水系地势地图结合相关水文数据等,该系列策划解析了鄱阳湖对长江防汛的重要意义;运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地图可视化等展现驻守长江流域干支流上的水库群、堤防等防汛工程,通过卫星跟踪拍摄鄱阳县昌江河段决口,直观展现此次汛情的严峻形势;通过数字地球形态,讲解黄河地上河的形成以及汛期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卫星影像俯瞰黄河上中下游“上拦下排 两岸分滞”的系统工程。在直观呈现汛情严重程度、跟进防汛工作进展、展现防汛工程发挥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具有防汛应急知识讲解、宣传引导的作用,为防汛抗洪工作和应急管理提供重要有效信息支撑。
  三、新探索:“卫星+”的更多可能
  除了单纯的卫星影像,《卫星知识局》还在不断探索数字地球、卫星遥感、3D卫星建模等“新闻+卫星”的多场景应用。
  遥感+AI监测农业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日渐深入,卫星技术为传统农业报道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空间。在卫星遥感分析中,同一种作物由于光、温、水、土等条件不同,其生长状况也不一样,卫星照片上表现为光谱数据的差异。根据绿色植物对光谱的反射特性,可以反映出作物生长信息,判断作物的健康状况。在2020年10月16日第40个世界粮食日之际,《卫星知识局》推出《今年收成如何?遥感卫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大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下这个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秋收的场景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开,利用遥感+AI 的方式,可以及时地掌握农业资源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信息,在农业生产状况调查报道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卫星图结合高程数据,还原3D场景。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之际,《卫星知识局》推出《卫星3D看珠峰》产品,通过卫星3D建模与实景素材,从第一视角展现队员们从珠峰大本营出发,沿着珠峰北坡线路一路登顶的全过程,带观众体验珠峰的雄浑壮阔,感受珠峰测高的“中国高度”。
  借助数字地球,解锁认识地球新姿势。“数字地球”是指利用遥感和数字技术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以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形成庞大的地球数据库,帮助科学家研究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既是认识地球新姿势,也是新闻报道新手段。2020年以来,《卫星知识局》开启数字地球新探索,推出《卫星带你看,黄河那些治水防洪工程》《深圳,生长的力量》等系列产品,通过数字地球形态,讲解上中下游“上拦下排 两岸分滞”的系统工程以及深圳40年的发展历程,换个角度看地球,换个角度体会城市。
  四、结语
  在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媒体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新闻报道与新兴技术尤其是卫星技术融合,是新华网《卫星知识局》业务不断探索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栏目聚焦“英雄之城”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江淮流域汛情及防洪水利工程、長江经济带、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生态治理、特殊之年的丰收场景、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故宫600年、贝鲁特大爆炸等热点,收获网民一片点赞好评,被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法新社、学习强国、新华网客户端等多家媒体转载,总阅读量超过8个亿,多篇稿件获得“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在不断创新中探讨新闻传播史和卫星应用史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黄康温)
其他文献
【摘 要】广西云客户端作为广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的一个项目以及打造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自2018年4月27日升级上线以来,已完成全区11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进驻,经过近4年的实践探索,渐渐呈现出党媒与县级融媒体星月交辉的发展特点。文章以广西云客户端2021年第一季度“建党百年”主题报道为例,深入探讨“广西融合样本”的现象、路径、模式及未来方向,以期为主流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摘 要】文章认为,新闻报道以高质量、高效率的采访报道为重要前提,新闻报道的效率是提升新闻价值的法宝,同时也是新闻鲜活的生命力所在。所谓的效率直接体现在新闻要素的三字诀“快、准、实”里,快就意味着新鲜,准就意味着深度,实就意味着价值。文章结合采访黄文秀先进事迹的经历,探讨电视媒体对于突发性事件发生如何快速出击,抓准报道细节,讲好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广西故事、中国故事的策略。  【关键词】重大突发性
期刊
【摘 要】媒体融合给传统纸媒特别是地市党报的编辑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文章从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受众角度三个方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紙媒编辑工作的变化,提出地市党报编辑工作的创新之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加强纸媒与受众的互动;编辑提前介入策划采访;提升编排能力,培养跨媒体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媒体融合;地市党报;编辑工作;编辑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媒
期刊
【内容提要】在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和内蒙古积极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推广锡林郭勒盟独特的人文资源,为锡盟文化旅游产业助力,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开通了“锡林郭勒文化旅游”官方抖音账号,通过短视频展示锡林郭勒美食、美景、人文、自然资源。本文以“锡林郭勒文化旅游”抖音号从创建起发布的抖音短视频为样本,探索文旅类官方抖音号的运营方向。  【关键词】 短视频 官方抖
期刊
【内容提要】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并从舆论的主体、客体、实体三方面得出公众舆论非理性的特点,即“传统公众舆论最终沦为虚空”。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开放性逐渐加深,舆论的形成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的信息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公众舆论。本文以近期发生的“倒奶事件”为例,探析公众舆论在网络时代的理性的可能,认为群体迷思有可能转向群体智慧。  【关键词】公众 舆论 理性 倒奶事件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时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信息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样。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如何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发挥党媒的优势,突显党媒的作用,有效提升党媒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地方党媒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结合《河池日报》的做法,对利用战役性报道提升地方党媒影响力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战役性报道;地方党媒;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瑞典服装品牌H&M抵制新疆棉花惹众怒舆情事件中多元主体的传播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短视频通过赋权作用将更多主体纳入到信息生产场,提供具有当地视角的在场信息,构建有利于国家认同的信息环境;综合利用多种象征符号连接人的情感体验;在粉丝文化的作用下开展传播行动与社会行动,实现国家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动认同。  【关键词】短视频 国家认同 赋权 象征符号 粉丝文化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这四个目标中,明理是基础。明理的内涵是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弄明白这些道理,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  党兴则国兴,党强则国强。
期刊
【内容提要】 电影《明月几时有》,以香港抗日为题材,基于香港抗日时期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原型,讲述了日本占领香港时期,香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军顽强抗争的故事。该片获得了第3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等诸多奖项。本文从影片传播特点及成因、传播内容策略和传播策略分析三个方面,分析这部主旋律作品的特点。  【关键词】主旋律 电影 传播特点  一、主旋律影视作品发展阶段及传播特点  电影《明月几
期刊
【摘 要】文章认为,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道路上、理论上、制度上、文化上的优越性。文章分析了《广西日报》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对外宣传工作的做法,梳理纸媒通过报道重大主题扩大影响力的策略。  【关键词】脱贫攻坚;对外宣传;主题报道;一带一路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伟大光荣,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