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双创”路径初探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是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其中,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双创”,无疑是一个生动鲜活的重要内容.以河南为腹心地带的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礼乐文明不仅在此发端,而且赓续数千年经久不衰、独树一帜,为这里留下了厚重多彩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河南博物院充分发挥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收藏与研究等优势,围绕“双创”,成立华夏古乐团,整合全国有关专业研究力量,梳理与活化中原古代音乐文化资源,不断开发和举行中原古代音乐文化复原展演,面向全社会、国内外,着力传承与弘扬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进行当代表达的路径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为有效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立足于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采用实证分析法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效应,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有效的公共部门人事管理是彰显公共管理职能以及提升公共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基层相关人事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介于正式管理机制与非正式管理机制之间的“准正式机制”.对S市F派出所的田野调查表明,准正式机制是地方为了平衡行政任务的复杂性与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并进一步优化公务人员激励机制的实用举措.准正式机制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国家治理中“一统体制与地方分治”格局的复杂性,从而重新审视并评价相关人事体制改革在多元化与因地制宜方面的努力.
近年,在线诉讼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司法方式,其打破了传统诉讼领域的时空场域,拓展了诉讼形式,在保障审判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审判效率.《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的颁布第一次将刑事速裁程序纳入在线审理方式的轨道.虽然刑事速裁程序与在线诉讼在价值逻辑层面上存在一定的耦合,但在线方式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线下速裁案件审理带来一定冲击,包括线上诉讼程序中被告人相关诉讼权益保障、审理中认罪认罚自愿性与真实性核验、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反悔的程序处理以及对于量刑建议的分歧处理等方面.当前,在面对这种新的刑事审判方式时,应当从两个维度实现有
报亲戏曲指以孝子为父辈复仇为题材的戏曲作品,明清报亲戏曲取材于当时时事,具有明确而强烈的教化动机.在前大众传播时代,戏曲大众性、情感性、当代性的传播优势使其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剧作家利用戏曲的传播优势,通过议程设置实现舆论引导,依据非法即法的框选原则宣传孝道,并通过对权力话语的编码和译码在广大俗众中实现意义共享,进而在民众中形塑认知、影响态度和激发行为,起到良好的教化效果.报亲戏曲所搬演的复仇孝行虽然早已被当代法治社会禁止,但其进行社会教化的经验仍然值得借鉴:适应时代发展、找寻合适载体,将宣传寓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