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初探及其金融产品创新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金融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有着巨大资金需求的市场。如果不局限于生产经营活动,从各个方面来看,农民对于各项金融服务是有极大需求的。这成为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我国村镇银行既背负着国家给予其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重任,又要兼顾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长期以来,金融服务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善农村金融状况被提上日程,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我国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我国村镇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村镇银行 金融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90-03
  
  一、建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我国的村镇银行,既背负着国家给予的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重任,又要兼顾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农户和乡镇企业为主要的资金需求主体。农村金融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有着巨大资金需求的市场。简单来看,他们想致富,无论是种植业还是种植业以外的产业,要创收、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自己向亲友筹集的少量资金无法弥补生产成本,不足的部分便衍生成农民对贷款的需求。如果不局限于生产经营活动,从各个方面来看,农民对于各项金融服务是有极大的需求的,如住房、教育、医疗等。长期以来,金融服务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善农村金融状况也被提上日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我国村镇银行现状
  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我国在孟加拉尤努斯开创的“格莱珉”模式下的经验借鉴下,结合本国国情设立的村镇银行可以说是“三农”的银行、小规模的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盘活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村镇银行的建立,解决了农村弱势群体和弱质产业贷款难的问题,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互竞争的局面,为农村金融输送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使广大农民成为此次金融机构改革的最终受益者。
  2.我国村镇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但由于村镇银行这个新兴事物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目前来说,我国村镇银行的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资金筹集问题。很多成立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村镇银行虽然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受到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开放程度等条件的限制,个人和企业闲置资金缺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加,导致吸储能力低下,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区域相对较多的西南地区,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2)双重经营目标矛盾问题。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农村企业,一定程度上承担政策导向业务的职能,但是村镇银行又是独立的一级法人機构,发起人必然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终追求目标。当村镇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弱质经济的农业、农村经济时,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矛盾会日益凸显,会出现在争取最大化盈利的过程中背离支持“三农”的初衷,将筹集的资金用于村镇项目以外的、回报更高的投资项目中,从而削弱村镇银行对本土项目的扶持力度。
  (3)技术、政策瓶颈问题。村镇银行虽然普遍实现了较好的经营状况,但发展速度较慢、发展不平衡、开办新业务能力差等问题仍然突出。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村镇银行无法开办新业务。目前村镇银行的电脑系统往往无法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致使资金结算手续繁、费用高、速度慢、查询难。村镇银行不能加入银联,不能发银行卡。客户存取款项都必须到网点办。这都成为了制约村镇银行业务扩展的瓶颈。
  村镇银行与当地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相比,客户总量、存款总量、日均业务量等还有不小差距,这与其独立法人所应具有的优势不相匹配。客户群主要分布在当地,有待进一步扩大。此外,村镇银行尚未充分享受有关政策优惠。村镇银行在营业税、所得税征收方面未能享受到与农村信用社一样的税收优惠。村镇银行难以享受到财政贴息扶持,财政部门对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没有贴息,削弱了农民从村镇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4)股本扩张问题。在设立村镇银行的过程中,对非银行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参股比例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根据规定,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性质单一,必须由现有的银行金融机构来充当,在实际经营中将会造成过分依赖主发起人,变相成为主发行的分支机构。同时拒绝了社会优质民间资本,降低其参股兴趣,从而形成“一家独大”的寡头垄断局面。
  (5)经营环境问题。由于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不高,有限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消费水平。加之基础设施不健全,从而削弱了农村的流通水平。农民无法准确解读国家的各项惠农扶农的政策措施,风险意识不高,投资中容易盲目跟风,形成典型的羊群效应。贷款农户的信用、法律意识淡薄,银行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村民欠账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地行政部门为了某一时期的特殊需要,过分干预银行运作,使其成为政府的特别提款机,导致银行资不抵债,经营困难。另外,农民受制于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金融没有概念,也不利于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
  (6)金融创新问题。当前,村镇银行仍拘泥于传统的储蓄存款和贷款业务等模式,金融产品同质化,其资金投向的开展规模较小,涉及范围狭窄,如代理保险及代收费业务、国际贸易各种结算方式、网上银行等新兴高科技业务均未开办。无论从贷款产品、中间业务产品还是银行卡业务产品来看,均过于单一独立,小额信用贷款体制不完善,对于农民的贷款需求以及日常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程度低,从而导致客源流失。同时由于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态度和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村镇银行创新意识不强,激励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发新产品。加之村镇银行实行主发起人制,容易使村镇银行对发起行的依赖性过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村镇银行创新的可能性。另外,金融创新的优惠对象出现偏离,为了达到盈利目的,村镇银行考虑的对象往往以强势企业为主,而农村新兴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贷款难问题没有缓解,阻碍了其发展步伐。这势必束缚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空间。
  三、村镇银行金融产品创新
  就目前村镇金融市场现状和国家政策以及银监会政策倾向来看,村镇银行的发展必将在未来数年中继城商银行之后迎来一个新的高峰。那么发现农民及村镇企业对金融产品的核心需求,推出相应的服务产品,提升相应的服务水平就成了目前村镇银行亟需大力发展的方向。下面,针对村镇银行金融市场以及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项目重点支持产品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推进,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开始制约生产效率的提升。近年来,国家也在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变革之路,相对宽松的农村土地政策给私人大型农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但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的普通农民一般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建设完善的大型农场,通过村镇银行来进行融资就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手段。
  针对这些地区性的农业项目,村镇银行可以退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利用本土优势,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利率相对自由的政策优势,有针对性的给农户发放适额的贷款。如在云南地区,玉米种植较为普遍,但多为单一农户零散种植,生产效率不高,如果有本身具有一定资本,同时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的农户可以申请“农场贷款”,由银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可以效法汉川农银村镇银行采取的“一看二摸三查四访五网”,一看就是实地查看客户的家庭和经营情况;二摸就是全方位摸清客户的生产经营现状;三查就是了解客户及其生意伙伴的征信情况;四访就是访问客户的周边人群;五网就是调查客户提供的关系网和经济实力是否真实。通过类似的调查方式,再由村镇政府机构出具信用函证明借款人信用良好,那么农户就可以通过较少的抵押品或者担保来获得充足的资金发展其种植业产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反哺银行,使银行形成良好的信贷资金。形成多赢的局面。
  在银行的盈利上,农业实体项目有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支持,具有较大的增长性和较低的风险,大多数项目能给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发展潜力较好。
  2.村镇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品
  村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要求。如小型道路建设、小规模水利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这些项目是由村镇各级政府建设,但是单纯靠财政拨款,有审批流程复杂、款项到账慢等各方面的问题。向村镇银行贷款融资兴建基础设施项目就成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针对政府机构的基础设施贷款,村镇银行可以采取略高的利率,由县级及以上级别财政担保,以下镇、乡、村各级政府单位作为借款人来贷款建设相应的项目。
  通过对政府项目的支持可以得到相应的政策优势和较高的风险保障。
  3.针对村镇住宅建设的金融支持
  村镇住宅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住房要求也逐步提升。但由于受到农户自身收入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住宅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制约了村镇住宅建设的发展,无法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住房需求。而目前我国农村住宅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村住宅消费信贷规模小、信贷资金不足、农民住房贷款难等致使村镇住宅建设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着资金需求远大于供给的尖锐矛盾。严重阻碍了村镇住宅建设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村镇住宅建设金融支持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的重要发展项目。
  (1)当前村镇住宅金融支持机构
  当前村镇金融机构,主要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大体系。中国农业银行上市以来商业化改革特点逐渐突出,许多营业网点开始逐步从农村基层撤离。农业银行转战城市已成为趋势。目前,农业银行在村镇住宅金融组织体系中主要通过相关的政策优惠,让县及以下的营业网点承担起一部分住宅政策支持作用。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利用强大的邮政网络筹措资金,网点数远超四大国有银行,成为国内网点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并且深入农村最基层。但其特点是只存不贷,所以目前并没有涉及村镇住宅的相应服务项目。
  以中国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组织机构。从1996年开始与农业银行脱钩,经过三次改革后农信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唯一直面农户的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开始逐渐好转,存款贷款各项指标均充分显示了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地位。且随着小额信贷模式的引进,成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主体。但是目前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还仅局限于生产领域,而农村消费领域类贷款还尚属于空白区。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筹资渠道的限制,不足以保证足够的资金满足农村住宅市场的需求和资本成本的控制。
  (2)村镇银行针对性金融服务。由以上分析可见,村镇住宅建设金融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毕竟在农民的各类投资消费中,建设住宅是最重要的项目。针对村镇住宅建设金融市场的现状,村镇银行可以利用发起人的资本经验、政策导向、深入基层等方面的优势,推出相应的贷款服务。
  第一,针对自住型住房提供类似住房公积金的金融服务,提供相对优惠的政策性贷款。
  第二,针对改善型住房将住房分为进城购房、自建自修等方式改善住房的,提供市场利率的贷款。
  4.外出务工人员金融服务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外出农民工对转账业务的需求就成为抓住用户的一大市场方向,村镇银行可以利用和发起银行之间的合作、利率较为自由的优势,可以提供“亲情卡”的服务项目,降低甚至免除两卡之间的相互转賬的手续费。当然,由于普通借记卡小额活期存款利息本身较少,可通过在利息中扣除相应手续费的方式补贴银行运营成本。
  5.农村医疗保险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一大课题,村镇银行相关农村医疗保险的服务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村镇银行通过建立医疗保险存款专户,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开设,跟家庭或个人的基本储蓄账户相关联,在缴款日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通知用户扣费情况,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村镇银行用户数量,也有助于医疗保险规模的扩大,同时解决了收保费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6.助学贷款
  针对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村镇银行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但是助学贷款一般贷款利率较低,不利于村镇银行提高营业业绩。同时相对于国家政策性助学贷款申请审批问题以及到账慢的问题,村镇银行应该供一种全新的助学贷款金融产品服务。
  简化审批程序和降低准入标准,提供一种类似于教育基金的金融产品,五年期或者十年期,按期存入一定的金额进入教育储蓄账户,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利率,当学生上大学需要更多的资金时提供较低利率的助学贷款。
  7.婚丧嫁娶、农用汽车、家电下乡等消费类贷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产业向县域地区不断转移,配合国家的政策支持,此区域将是中国今后长远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县域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5.2%,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9.8%,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49.6%。所以,村镇层次的消费将会在不久的未来迎来一个更大的释放,那么婚丧嫁娶、农用汽车、家电下乡等相对应的消费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效仿城市中已有的车贷产品,村镇银行可以推出两个档次的贷款项目,金额较大的如婚丧嫁娶、农用汽车购置等项目可以采取较高的利率,稍高的贷款条件;金额较小的家电消费等可以采取类似信用卡的方式,提供一定的免息期,鼓励农民贷款消费。刺激消费市场。
  8.金融产品代理,如农业保险、基金项目。
  随着国家支持“三农”的力度加大,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全面小康的基本实现,中国农民开始有了一定的积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民拿到的失去土地带来的补助也让农民手中有了剩余的资金。在中国目前通胀预期较强的社会环境下,投资不单单是城市人的需要,农民也需要金融产品方面的服务。
  而当前村镇金融机构如邮政储蓄、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几乎没有什么相关金融产品提供给农民。那么这就为村镇银行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通过适当的宣传手段,在村镇银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相信广大有积蓄的农民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村镇银行可以选择代理如农业保险、基金投资等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在营业范围内开办,根据大型银行的代理手续费,收取相对稍低的手续费用,来鼓励农民投资。
  四、村镇银行风险控制
  在根据银行基本风险控制原则的基础上,村镇银行针对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
  1.抵押联保机制
  (1)扩宽抵押品的范围,优化抵押品的估价。新兴的一些村镇银行已经开始创新抵押法,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农户,抵押品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房产而是在经过评估后林业产权、农机具等也可以纳入抵押品的范围。
  (2)创立信用积分联保体系。在村镇行政级别上,农户贷款抵押不足或没有抵押的,要求相应村镇政府出具信用承诺函,来证明该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给村镇政府设立信用积分,当借款人能按期还款时,增加“贷款金额/村镇银行贷款基数”积分,当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减少“贷款金额/村镇银行贷款基数”积分,通过该政府机构积分情况,来评估其信用证明效力,评级为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信用额度。通过信用额度的大小,来相应增加或者减少贷款农户需要抵押的抵押品。
  2.创建完善的审核制度
  村镇银行的一大优势就是深入基层,较容易接触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借此来评估贷款风险,较为准确。
  3.道德宣传
  利用村镇政府的支持,宣传诚信道德,树立一种正确的借贷资金观念,鼓励农民及时还款。
  五、村镇银行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
  政策扶持对村镇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作为银行金融业的新生力量,在发展初期必然存在着困难和劣势,迫切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相关方面加以扶持。
  1.较为自由的利率政策
  对于村镇银行的存贷利率毋须作出硬性规定,允许各地村镇银行依据所在地区自身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自主订立,采取灵活机动的浮动利率调整机制。尤其在西南地区,更要相对提高利率优惠程度来鼓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村镇银行发展。
  2.税收方面优惠
  目前来看,国家对于村镇银行在政策方面的优惠并没有给农村合作信用社的力度大,为了鼓励村镇银行的发展,可以在前期对村镇银行的所得税、营业税等各项税负采取优惠政策。如降低税率,先征后退,免税等方式。降低村镇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3.政策性鼓励
  国家还可以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对于村镇银行的扶农业务进行奖励,把扶农的政策性与效益性这两个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各村镇银行的经营积极性,推动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
  六、其 他
  其他还需要具体考虑的有村镇银行网点设置与组织形式;村镇银行成本控制及收益预测;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如就业转移、马太效应的分散、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平衡贫富差距等。这些项目还有待详细调查后给出相应的结论。
  总之,村镇银行的正确发展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芳香、胡黠.国内外村镇银行贷款机制模式研究[J].商界,2009(11)
  2 张艺良.布局县域经济 银行巨头纷纷设立村镇银行[N].证券日报,2010.6.29
  3 郑兰祥.村镇银行发展初探[J].商业时代,2010
  4 张志峰、申琳.村镇银行能否搞活农村金融[N].人民日报,2010.4.26
  5 王莺莺.我国村镇住宅建设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6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资产证券化作为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融资手段之一,针对盘活PPP项目的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以及加速社会投资主体资金收回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PPP项目有着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电力行业的发展与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工作息息相关,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以大
近几年,我国国际工程承包数量迅速增加,税务风险作为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对工程整体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缺乏税务风险管理经验,致使国际工程成本直线上升,
本文原载于德国《海军舰队》2004年第一季度特刊。意大利海军始建于1861年3月17日,当时撒丁王国、两西西里王国、皮埃蒙特王国的海上舰队合并而成意大利皇家海军,当时仅有97
一对离异夫妻,男方无力给付孩子的抚养费,以房产抵抚养费,引发一场房屋所有权诉讼。“作为父亲,不支付抚养费在先,出尔反尔在后,将来孩子长大了,你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他?”2014
一名老者搭朋友的顺风车摔伤后,朋友将其送回家中,在精神病儿子的照料下离奇地死亡。死者的儿子将父亲的朋友告上法庭,要求其为父亲的死负责。法院的判决出乎人的意料。车祸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工艺和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中。近年来,建筑施工场地频发安全事故,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数量远远多于我国其他行业的
据《钱江晚报》7月7日报道,浙江安吉天子湖镇从5月份以来,开设了一个“百姓讲堂”,每月请一位村民到镇政府讲堂上来“骂”干部,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出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现在,这个讲堂已经开设两期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的新招。  点评:此前经常会听说,一些企业老板为了让员工发泄不满,会设立情绪宣泄室等,请员工去发牢骚,或者将老板照片等图像做成沙袋,供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