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在革命理论指导下创立的政党,从一诞生起就高度重视利用刊物宣传革命理论、武装自己、指导推动工作。在九十年的历程中,党创办过多种刊物,仅中央主办的机关刊物就有十八种。这些党刊真实记录了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进程,同时也是我党与腐败思想作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见证。
创建初期,党尚未建立起自己掌控的政权,因而既没有可资谋取私利的政治权力,也没有提供腐败分子孽生的物质条件。但是,诱惑党内不坚定分子走向腐化变质的社会环境是存在的。因此,如何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如何防止党员蜕化变质,成为党刊研究的重大课题。《新青年》和《共产党》发表系列文章,引导广大党员注意吸取辛亥革命后革命党失败的教训、借鉴俄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从而为党的廉政建设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是建立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而是建立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处在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的侵蚀骚扰之下,因而铺张浪费、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时期创办的《布尔塞维克》、《斗争》、《党的生活》、《党的建设》等党刊,批判了党内的种种错误思潮,在反对和清除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不良倾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的反腐倡廉积累了宝贵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针对极少数党员干部追求名利地位、以权谋私的倾向,党中央利用党刊这一有力工具,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廉政建设成绩斐然。尤其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党刊深入进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提高公务人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对于廉政建设具有直接的意义。同时,党刊大力宣传延安各级党政机关和司法部门对腐败分子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做法,使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从而保证了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党特别注意利用党刊在全党和全体干部中进行广泛、持久、深入的以史为鉴、廉洁奉公教育,以防止胜利之师因腐败而失败。《群众》等杂志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的腐败作了充分的报道分析,唤起党员干部对腐败思想的高度警戒。各级党刊还集中深入地宣传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告诫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引导廉政思想
深入到广大党员的内心深处。新中国成立后,党刊继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50年,中央相继在党刊上发出《关于学习<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的指示》和《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等,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巩固了党群关系。针对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纯洁现象,中央决定利用党刊等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对于我们党的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地进行一次普遍的整理”。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一些重要文章,通过《红旗》等党刊印发,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党的认真进行。新时期以来,党刊紧紧围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继续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为《求是》、《党建》等刊物题写刊名。江泽民同志的一些重要文章在《求是》等杂志上首先发表。2003年1月,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带领中央书记处同志外出学习考察,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讲话《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是首先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实践证明,党刊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后,必须进一步重视党刊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为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少义)
创建初期,党尚未建立起自己掌控的政权,因而既没有可资谋取私利的政治权力,也没有提供腐败分子孽生的物质条件。但是,诱惑党内不坚定分子走向腐化变质的社会环境是存在的。因此,如何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如何防止党员蜕化变质,成为党刊研究的重大课题。《新青年》和《共产党》发表系列文章,引导广大党员注意吸取辛亥革命后革命党失败的教训、借鉴俄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从而为党的廉政建设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各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是建立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而是建立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处在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的侵蚀骚扰之下,因而铺张浪费、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时期创办的《布尔塞维克》、《斗争》、《党的生活》、《党的建设》等党刊,批判了党内的种种错误思潮,在反对和清除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不良倾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的反腐倡廉积累了宝贵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针对极少数党员干部追求名利地位、以权谋私的倾向,党中央利用党刊这一有力工具,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廉政建设成绩斐然。尤其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党刊深入进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提高公务人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对于廉政建设具有直接的意义。同时,党刊大力宣传延安各级党政机关和司法部门对腐败分子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做法,使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从而保证了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党特别注意利用党刊在全党和全体干部中进行广泛、持久、深入的以史为鉴、廉洁奉公教育,以防止胜利之师因腐败而失败。《群众》等杂志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的腐败作了充分的报道分析,唤起党员干部对腐败思想的高度警戒。各级党刊还集中深入地宣传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告诫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引导廉政思想
深入到广大党员的内心深处。新中国成立后,党刊继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50年,中央相继在党刊上发出《关于学习<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的指示》和《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等,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巩固了党群关系。针对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纯洁现象,中央决定利用党刊等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对于我们党的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地进行一次普遍的整理”。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一些重要文章,通过《红旗》等党刊印发,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党的认真进行。新时期以来,党刊紧紧围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继续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为《求是》、《党建》等刊物题写刊名。江泽民同志的一些重要文章在《求是》等杂志上首先发表。2003年1月,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带领中央书记处同志外出学习考察,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讲话《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是首先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实践证明,党刊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后,必须进一步重视党刊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为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