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肉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是影响其风味的主要因素。研究肉制品中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对评价肉制品质量、提高肉制品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风味成分按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进行分类,区别于一般狭义的“风味即气味”的概念。介绍了2种风味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肉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气相色谱嗅闻等技术。关于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电化学检测、电子舌等技术,从广义角度对风味检测进行更全面介绍,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机 构】
: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是影响其风味的主要因素。研究肉制品中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对评价肉制品质量、提高肉制品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风味成分按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进行分类,区别于一般狭义的“风味即气味”的概念。介绍了2种风味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肉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气相色谱嗅闻等技术。关于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电化学检测、电子舌等技术,从广义角度对风味检测进行更全面介绍,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其他文献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大数据产业规模持续稳步提升,产业价值不断释放;大数据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数据中心、5G等大数据相关基础设施部署进程加快;大数据企业快速成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大数据要素潜能逐渐释放,政府、企业、消费者数字化意识明显增强;大数据与各产业广泛融合,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等日渐成熟,支撑各产业优化升级;政府数据大量开放共享,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对传统牛肉条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工艺流程,选择霖肉、针扒、尾龙扒这3个部位的牛肉为牛肉条的生产原料,去除毛发、污物、血污等,在流水中浸泡不低于4h;采用干腌法,按100kg牛肉放盐6kg、八角100g、小茴100g、花椒150g、白芷80g、香叶50g,利用滚揉机进行腌制;然后进行卤制(第一次调味与熟制)、切片、切条、油炸(温度145℃),煸炒,再进行二次调味后包装。利用此工艺生产的牛肉条,风味、口感俱佳,干硬适中,适口性好,滋味醇厚,鲜香美味。此工艺对生产设备、设施的要求相对简单,适合小型酱卤
测定了广东、湖南、江西、广西、云南5个省份的猪后腿、肝脏、肾脏样本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铅(Pb)、砷(As)、汞(Hg)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省生猪组织中Cu的总含量最高,其中云南省生猪Cu污染程度最重,最高检测值达28.057mg/kg,已严重超标。此外,广东省生猪组织中Hg污染最为突出,有潜在的超标风险。从生猪可食部位来看,Cu在猪肝中的残留量最多,且各省份的猪肝样本中普遍存在Cu超标现象;Cd、As、Hg在猪肾中的蓄积水平最高,Cr在肥肉组织中的含量最高,而Pb在各可食组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