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7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珍终究还是住进了医院,因为两小时前的一场“小碰撞”。
  两小时前,阿珍在十字路口被右转的轿车撞伤了腿,司机执意送她去医院。她只摆摆手:“这点小伤,不碍事呀,我们以前这种小磕小绊自己涂点药水就好了。”
  阿珍是我的外婆,但她执意让我喊她阿珍,“我哪有那么老!”是的,阿珍一点都不老,幼时的我随她住在老城区的屋子里,她爱美,用豆蔻将指尖染成橘红,又将头发扎成麻花辫,在末梢缀个蝴蝶结。“羞羞羞,阿珍比小姑娘还爱美呀!”她笑笑不说话,将蓝印花布的褶皱捋平。
  老城区屋子的木门是朱红色的,在一片瓦黛中格外突出,像在水墨画中硬生生点了笔鲜亮。阿珍在门旁的空地里种了许多花草,铲子与泥土花草的碰撞摩擦声总会在一天里响上好多次,碰撞的“沙沙”声总伴着阿珍的几声赞叹。幼时的我就搬个木椅在这沙沙声旁听她讲好多故事,什么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当我的身高比阿珍的花草还高出不少的时候,母亲就说我们要搬到那边的高房子里头去了,我闹着不肯去,踢翻了旁边的铲子,笨重的响声让人厌烦。“阿珍,你让孙悟空把我变小吧,我想留在这!”“乖孙,你长大了,这里对你来说太小啦!”
  我曾以為的暂时的离开,却是把我与这片低矮的城区永远地隔开了。那份夏日含着水汽的清闲怡适,在现代文明与传统的碰撞中早已消失。
  后来再回来,这片房子门口都画上了大大的“拆”。母亲对阿珍说:“妈,你看这里都要拆了,跟我们去公寓里住吧。”阿珍不情愿地和我们去了市里,她不再精心打扮了,也早已剪了短发。
  当推土机毫不留情地碾过这片土地的时候,那轰鸣的碰撞声扰得人心烦。阿珍的花花草草被沙尘覆过,再难辨踪影。
  阿珍和我们住进了公寓。她时常出神地坐在窗边望向那头,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妈,您该出门走走,闷在家里多不好。”
  阿珍便在今早出了门。本以为被车撞伤了腿不碍事,可这场小碰撞带来的疼痛愈发严重,终究进了医院打了石膏。
  阿珍终是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入侵,在这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感受到的疼痛也愈发严重。
  我望着两幢高楼间逼仄的空间出了神:再也听不到花草与铲子沙沙的碰撞声了吗?
  评点:就整体而言,若以一篇高品质的标准要求,文章还略显粗糙。不管是在情节的逻辑、主题的表达,抑或是细节的雕琢方面,文章都需深度打磨,方能更出彩。比如文章开篇阿珍遭遇的小“碰撞”,除了引出阿珍这个人物以外,是主体部分阿珍身上集中体现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否有内在联系,与情节发展有无联系,这些都是情节架构上面需要重新考虑的地方。对于阿珍生活的描写,有“前”重“后”轻之嫌,文章结构失衡。又如文章临近结尾处“阿珍终是难以适应现代文明的入侵,在这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感受到的疼痛也愈发严重”太过直接,破坏了记叙文的含蓄美。
  评分:内容23分 表达19分 发展等级17分=59分。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晨与范冰冰公布恋情的那句“我们”,火爆了整个网络,网上到处可见带有“我们”二字的新闻、图片等。有人上传了这样一张“我们”,瞬间击中了人们的泪点:两个身穿白大褂、满头华发的老人搭着肩膀眺望前方,远处是一架黄色涂装的歼—10原型机。这两位老人分别是原型机的总设计师宋文骢与总工程师薛炽寿,拍摄的场合是1998年3月23日歼—10战斗机首飞的现场。
一位与众不同的“黄金单身汉”登上了美国交友神器Tinder。它44岁,头像透着一种厚重的“萌”:它有褐色的肌肤,短短的小耳朵,还有正在专注啃草的硕大脑袋。它名叫苏丹,是一头生活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的白犀牛。一时间它成为社交软件上的“红人”,点进苏丹的个人主页,它交友的目的却是为它及同类的研究基金进行募捐。  形式活泼的募捐背后,是苏丹所属的白犀牛的亚种——北白犀即将灭绝的沉重现实。曾经,6
以下是10个能助你变得更为聪明的爱好,这些都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验证实了的。  1.弹奏乐器  孔子说过:“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意思是说,音乐产生快乐,人不可以没有音乐。音乐刺激大脑,这早已被研究证实。  音乐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和精神的魔力,听音乐和弹奏乐器均能增强记忆力。弹奏乐器还能使人具有耐心并持之以恒,同时还能培养你的注意力。  2.广泛阅读  阅读之路漫长,但终究能增长你的才智,
思辨主题说  历史代表昨天,而未来指向明天,看起来历史与未来是矛盾的。其实历史可能决定了未来的走向,未来的发展是以历史为基础的,又无法彻底摆脱历史的影子。忘记历史是可耻的,无视历史是愚昧的,但是如果耽于历史,不能走向未来则又是可悲的。时间是不断流逝的,从这个角度说,创造未来其实就是在书写历史。  高考链接  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題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
An elderly carpenter was ready to retire. He told his employer(contractor)of his plans to leave the house-building business and live a more leisurely life with his wife enjoying his extended family. H
古人称好文章的结尾为“豹尾”,即是说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张扬有力。如果能使阅卷老师看到结尾有力度、深度,让人精神振奋,这将使老师在评分前再一次激发好感,为作文提分。那么,如何打造作文的“豹尾”?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几种方法。  技法一:卒章显志,表达观点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写个人对社会生活、世态万象的感悟。这就要求考生要有着独特的理解,有着自我的认识。如果在结尾,能在很好概括素材的基础上,由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哲学家康德说:“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诗人顾城说:“我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哲理名言式的作文,出现哲学家康德的“理性”与诗人顾城的“任性”两个角度。写作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综合二者立意。  康德强调理性。理性是人们面对生活表象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可以联想到人生的判断、行动和抉择
李元妮有一对儿女,姐姐万小登和弟弟万小达,唐山大地震那一天,姐弟俩分别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左右两端,李元妮在犹豫过后艰难地说出了“救小达”三个字。地震过后,小达的右手臂被截肢了,而家里人都以为死了的姐姐小登却在地震中奇迹般地活下来,被王家收养。  书中的母亲李元妮有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她当年选择救儿子小达为的就是“留后”,但她为了丈夫和女儿却一辈子都不肯搬家,生怕他们回来的时候找不到家。  而另一
有人说,谎言重复一千次,便成为真实。这里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说谎者成功地让别人把虚假错误地当成了真实;第二种可能是,说谎者开始知道自己说的不是真话,甚至还会内疚,但久而久之,便认为自己并没有说谎——他成功地欺骗了自己。  如果说谎者自己不认为是在说谎,那么他是否就在说真话呢?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在说真话,那么,他是否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是诚实,什么是
2018备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显得热闹而繁华,但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的好处。  你对此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是关系型的话题,讲述的是“群居”和“独居”的关系。侧重在转折后的一句“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的好处”。所以材料的立意可以有三:第一个立意是独居带来的好处,带来的精神成长。在繁华盛世,唯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