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木棍上的东方芭蕾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倒回至2014年的塞舌尔维多利亚国际嘉年华,在这异国他乡、全民狂欢、花样繁多的年度盛会上,第一次参加狂欢的海城高跷,代表中国与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的61支花车巡游队伍同台竞技,最终在“你好”“中国最棒”“China”的万众高呼中,一举拿下了本届嘉年华的桂冠,以超强的实力超过英国、巴西,征服了8万塞舌尔民众,打破了英国诺丁山连续三年的冠军垄断,捧回了汤姆鲍尔斯黄金奖杯。海城高跷作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代表团,获得文化部表彰,这不仅为祖国、为辽宁赢得了荣誉,也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生命力。
  这是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高跷队,跷下,他们是农民、售货员、烧烤店老板、微商,队长的哨声一响,他们换了行装、装扮上跷。他们提及一百二十分的精气神,以高难度动作、娴熟的表演,向外界传达着东北人的热情火辣,也正是在这一上一下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踩在木棍上的东方芭蕾”的别样风采。
  海城高跷秧歌的历史甚为悠久,它是辽南高跷秧歌的重要分支,广泛流传于海城市及周边地区,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是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岁事》:“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庄古镇三义庙亦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由此可考,海城高跷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早期海城高跷的人物脸谱、装束多是渔、樵、耕、读及“拉花”等,动作也比较简单,多是在跷上舞耍刀、枪、棍、棒。表演时,高跷艺人身着红绿彩衣,头戴花环,手执纱帕、彩扇,抹脂描眉,扭起来喜气热闹,深受民间百姓欢迎。发展到明清两代,海城高跷逐渐与传统戏曲相融合,形成了集音乐、舞蹈、杂技、演唱、戏曲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海城高跷属大鼓高跷,按传统习惯,通常是由七付架(14人)组成,多则可达到十二付架(24人)。人物有生、旦、丑等行当,扮相各具特色,动作扎实有力,手上脚下翻飞灵活。海城高跷的表演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以舞为主。浪得好,稳中有动,浪中见美,动律带“艮”劲。节奏分快、中、慢板,能看出技巧和秧歌味。第二种是以唱见长。秧歌艺人唱功好,大场下来“清场”之后演唱《蓝桥》《大西厢》等曲目,有时也唱《王婆骂鸡》《赵匡胤打枣》等喇叭戏。第三种是高跷艺人的唱、扭、浪条件稍差,唯跷功较好。一遇“赛会”(艺人叫“对会”)即两队以上的高跷队碰头,为了争取观众压倒双方,就表演“下武场”,整个高跷队表演“下叉”“地工剪”“跌蛤蟆”等跷功技巧。
  海城高跷的表演中,“扭”“浪”“逗”“相”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扭”为舞蹈基本形态,包括“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浪”作审美标准,“稳中浪”是“上装”动律美的概括,在动作上呈现优美、端庄、潇洒的格调。“逗”指逗情逗趣,即情意的表达方式,上、下装在表演中以逗来抒情达意,推动舞蹈情节的发展。“相”即“叫鼓亮相”,一般指高跷艺人在一定锣鼓套的配合下做出的瞬间静止的造型。频繁的“叫鼓亮相”是海城高跷的一大特点,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转化情绪、变换节奏,突出海城高跷欢腾、奔放、热烈、火爆的艺术风格。
  海城高跷的两名代表性传承人邢传佩和杨敏——被誉为高跷界的“金童玉女”。作为第五代传人,邢传佩和杨敏均得到了胡藻文、郭丽华、姜淑芬等老秧歌艺人的亲自指教,全面掌握了跷上各项绝活技艺和曲牌、鼓点的运用。多年来,邢传佩和杨敏一直积极致力于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其中,邢传佩侧重于对海城高跷的宣传和传承队伍的建设方面。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组建了海城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并担任团长,现在艺术团已经发展高跷艺人40余人。与此同时,邢传佩还积极在当地选拔12岁左右的小女孩进行培养,着力打造一支少年高跷秧歌表演队伍。而杨敏则将重点放在了海城高跷秧歌的技艺传承、动作编排和创新方面。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杂技中吸取养分,将高难动作融入高跷,创造了“莲花大顶”“孔雀开屏”“叼绸子”等绝活,增加了高跷表演的技巧性和观赏性。
  如今的海城高跷,成为众多非遗项目群体羡慕和仰望的“成功团队”,他们踩着跷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踩着跷跨出了国门,先后在欧洲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南京十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中亮相,收獲好评无数。海城高跷一步一个脚印夯实着“东方芭蕾”的美誉,他们将以自身的精彩和惊艳,在传统文化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他文献
也只有晚唐这样的时代能够孕育出李商隐了。  李商隱一生,于进退沉浮之间耗尽心血,却始终只能寄身幕府,沉沦下僚。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笔,他所有的得意与失意,恐怕会与高居庙堂之上决定他命运的大人物们一样,在时代的大幕落下之后,很快湮没无闻。因为他的这支笔,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晚唐的无限夕阳中,人们曾经演绎过怎样的滑稽荒诞和凄凉悲壮。  一种文体的命运和一个王朝的命运极其相似。文体初创时,往往自然不羁,雅致天
期刊
他在念高中时是班级里的“万人烦”,老师上课他顶嘴,同学们上自习他捣蛋,他曾无数次被“找家长”,无数次被叫去教导处……他就是被惯坏了的“纨绔子弟”,这是当时大多数同学对康于科霏的印象。可如今,他却判若两人,不再是当初那个调皮不懂事的“死康于”了,独自一个人在韩国留学的他,不禁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  2011年10月4日,康于科霏独自一人经中介去了他向往已久的韩国。他在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是很通的隋
期刊
骄阳如火的炎夏,来到台胞祖居地福建东山岛旅游,看到风光旖旎的海岛景区的刺桐树盛放着绚丽多姿、引人注目的红花,游客们精神为之一振,由衷赞扬东山岛的刺桐真多真美。  的确,东山岛刺桐之多之美远近有名,著名的闽南诗人蔡其矫(1918~2007)1961年发表的散文《刺桐与东山岛》,多处对东山岛火红的刺桐大加赞赏。其中写道:“可是今天。这曾使泉州增色的树(刺桐)却很难找到了……久久向往看一看刺桐是什么样子
期刊
六朝圣地,十代都会,南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十里秦淮,悠悠长江,巍巍钟山,这些意象无不触动着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余秋雨曾说过,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是的。在这金陵城中,多少文人留下了宝贵的诗词,意境深远的文章。诗中金陵,也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在金陵城中,站在前朝修建的城墙上,
期刊
父亲和舅舅一个生活在大陆,一个生活在台湾。他们分别在一个炎热的夏季和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走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伤痛以及无尽的哀思……  年幼时,我常坐在冬夜的火塘旁,听家人述说着关于父亲和舅舅的故事,品味着他们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辛。  从小时候记事起,我就感到低人一等,其原因在于我家有海外关系。  父亲兄弟三人,父亲是老小,大伯和二伯在1948年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在大陆时他们两个分别在国民党交通部和
期刊
中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区有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人人都喜欢美食,而中国美食早已作为一种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是如果没有一口健康坚固的牙齿,再美味的食物也变得味同嚼蜡。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成人近八成存在着口腔问题,口腔疾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大事。  2016年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口腔医疗相关政策。2016年10月,卫计委发布《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方法》,要求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同月,《“健
期刊
在非遗的十大类中,传统舞蹈类是群体性活动最强的一个类别,平日里喜闻乐见的高跷、地秧歌、舞龙、舞狮,以及极富少數民族特色的面具舞、乞粒舞等均包含在此类别中。应该说,传统舞蹈类项目是非遗类别中最能展现民间情感的一类项目,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诚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所说,非遗产生于广大的田间地头、基层土壤,实际上涉及到社群、部族乃至村庄独特的信仰,其核心内涵旨在文化,包含了哲学、宗教观念,乃
期刊
日本大学申请流程解析  怎样申请日本大学?这是很多准备到日本留学学子的疑问。  首先,申请日本大学要参加日本统一的留学生考试,目前这个考试在中国没有考场。所以即使你自己在国内有一级的日语能力等级,也不容易在国内直接申请,而两个国家语言的迥异也导致学生不会在短时间融入日本学生生活。基于以上两点,在选择日本语言学校的时候,如何择校成了最关键的问题所在。留学专家建议学生在日本一定要选择好学校,在语言时期
期刊
每逢农历正月,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镇的大集上会演出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满族大秧歌。“满族大秧歌扭起来!扭出咱东北人的精气神!”秧歌队领队郭长余,经常用这句话激励秧歌队的队员们更出色地展示才艺。  郭长余是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城满族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1955年出生的老郭已是花甲之年,由于长期注重锻炼身体加上喜欢文艺,老郭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郭长余所在的红崖子镇原先叫红崖子满族乡,是辽西的满
期刊
2011年是道光廿五集团创建211年,其前身是清代宫廷烧锅第一世家——同盛金。道光廿五白酒是目前国内唯一沿袭着古老的满族酿酒技艺酿造的白酒。1996年6月在北厂南迁的过程中无意间在地下发现道光乙巳年(1845年)距今已160多年的清廷貢酒。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出土后的道光贡酒还能喝,这前所未有的发现,可以看出当时酒的原料、工艺一定有其独特的之处。道光廿五贡酒的出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张学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