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的祈祷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牦牛与藏族人的生活、信仰有着紧密的关系。
牛粪墙前的兰则。摄影_郭思宇

  纪录片《牛粪》的第一个镜头中,一群牦牛正在冬季的草原上前行,扬起漫天尘土,空旷,寂寥。这部记录了牦牛粪与藏族人生活点滴的纪录片,讲述了藏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导演兰则生活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白玉乡,是个普通牧民。不会说汉语,也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他的文化知识是出家时在寺院里学到的。他没有系统地学过拍摄和剪辑,甚至连影视作品都接触得少。但他拍摄的《牛粪》不仅入围了第二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还获得了2013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壹基金国际映像节”最佳导演奖。
  兰则曾用一句话解释这部纪录片:“没有牛粪的日子是我们自我遗失的日子,是给我们生活带来灾难的日子,也是我们与大自然为敌的日子。到那时,我们的慈悲心与因果观,善良的品性都将离我们远去。”

从牧民变成导演


  从牧民到纪录片拍摄者的转变,起源于一部兰则说不出名字的纪录片。这部片子是兰则偶然在餐馆里看到的,由日本人拍摄。讲述青藏高原上生活在盐湖附近的牧民们,先把盐拉到牧区去卖,之后再用赚来的钱买回其他东西的事。片子给了兰则很大的触动—如果自己也能拿到一个摄像机,会拍摄,就要拍一些生活中真实东西的想法在兰则心中萌生。他想把藏区牧人的真实生活记录下来,给藏区的人看,也让藏区外面的人看到。
  2010年8月,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会长扎西桑俄,邀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吕宾到白玉乡开设一个纪录片拍摄培训课程,最终14人得以参加培训,兰则就是其中之一。吕宾和其他志愿者带去了7台摄像设备和两台电脑,用来教学和供给学员练习。仅有6天的培训结束时吕宾给学员们布置下作业——拍摄一个纪录片。
  之后的几个月,兰则在放牧之余构思纪录片、进行再学习和拍摄练习。正式开始拍摄时,已经到了2010年的12月。
  牦牛粪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牧民们度过寒冬的必需品,因为在平均海拔高达3500米的果洛州,年平均气温只有0.1℃,漫长的冬季占了全年的一半时间。牛粪的重要性在冬季才能显现,但是在12月的果洛拍摄纪录片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看起来晴空万里的白玉乡,平均气温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之间,是一年最冷的时节。最让兰则头疼的还不是低温,而是缺电。白玉乡的电能来自于太阳能发电,供电时间得不到保证,但是没有电摄像设备又无法运行。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兰则只能尽量计划好拍摄细节,节约用电。 不过对兰则来说拍摄的过程是快乐的。记得拍摄用牛粪制作冻房(功能和普通家庭中的冰箱相同)的那天,白玉乡下了一场雪,山上原本金黄的草场变成了茫茫的白色。这场雪不仅让牛粪做好的冻房很快就冻住可以使用,也为兰则的片子增加了一个自然的时间间隔点。兰则还在那一天拍摄了孩子们用牛粪做玩具玩雪的镜头,它们组成了整个纪录片里最快乐的场景。
  2011年3月,吕宾和志愿者们再次回到白玉乡时,兰则又学会了剪辑。历时四个多月,兰则最终完成了纪录片《牛粪》。

人类是地球的客人


  12月的科萨河像一条银白色的宽阔大道,河面因结冰而闪着白光,冬季枯黄的草场上,藏族牧人用双手将牛粪制作成各种东西。对藏区的牧人来说,牛粪不脏,因为牦牛不喝脏的水,也不吃脏的草,他们的粪便没有脏的概念。老人在用牛粪修补家中破损的炉灶时自言自语般地说:“牛粪真是太好了,什么都可以做”。
  因为拍摄《牛粪》,兰则更深地理解了藏民族与牛粪、自然的联系,牦牛粪就像是自然送给高原人的礼物,帮他们度过寒冬。在青藏高原上,牛粪是没有污染的燃料,是供神煨桑的原料;可以用来建筑家园和围墙,制作拴牦牛的冻桩、修补家中破损的炉灶、制作冻房;牛粪是草原上的天然肥料、治病的药物、除垢的洗涤物;小孩子可以用牛粪做玩具,艺术家可以用它制作佛像。
  “如果没有牛粪的话,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可能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了。但是外面的人是绝对不会知道牛粪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就连牧民自己可能也没有考虑过生活当中有那么多地方要用到牛粪。”兰则说。
  在藏族人的价值观里,人是这个世界的客人,这个地球是人类的旅馆。人类有使用地球的权力,但是没有破坏的权力。因为它不属于人类,地球是大家的,是万物的。兰则对牛粪重要性的理解基于这样的价值观,他说没有牛粪的时候,意味着草原上就没有了牦牛。如果没有牦牛但是人还生存下来,那么人肯定就去作恶。那时候人们会去欺骗别人或者做其他不好的事。而且没有了牛粪,人们会为了生存去伐木、采矿,会破坏自然。没有牛粪的那天会是藏文化消失的时候,是人们的想法和善良消失的时候,现有藏族生活价值观等都会改变。
  在拍摄中兰则发现年长的牧民和年轻的牧民在对待牛粪的态度上已然有所差别。老人对牛粪报以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而且运用牛粪非常非常熟练,年轻人却做不到。兰则很担心,他最不愿意见到的是藏民族对大自然的善良与敬畏消失的那一天。
其他文献
进了国门就自降身价,是田忌赛马还是强攻市场?  点开美国的购车网站,你会发现宝马7系和奥迪A8的起售价仅7万美元,保时捷卡宴Turbo的指导价也仅仅是11.36万美元。这些车在国内售价均超百万,国内外的巨大差价我们也都“认了”。对于进口车,我们被迫高价买卖只能安慰自己这是给国家税收做更大贡献。但对于几乎全都是中国制造的外资品牌车型,售价依然还是高于国外。这显然不科学——谁告诉我中国的人力成本更低的
2013/14赛季英超联赛戏剧性地画上句号,如果说还有什么比最后一轮才决出冠军归属更让人跌破眼镜的,一定是卫冕冠军“红魔”曼联的快速衰落和名不见经传的埃弗顿异军突起。埃弗顿不仅力压曼联,排名甚至高于转会市场一掷千金的伦敦球队热刺,也成为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埃弗顿的逆袭代表了足球界的新趋势:数据革命。  欧洲足球正在经历这样一场革命。专业球迷们可能从新闻堆里发现蛛丝马迹:各大球会都在变得更聪明也
人们喝着啤酒吹嘘着巴西,球迷对罗马里奥、罗纳尔迪尼奥有多骚如数家珍,被罗纳尔多嫖妓碰上人妖笑伤了肚子,却对巴西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并不知晓,以为那只是个电臀上的国度、河床上的天堂。  巴西是这个世界最后一个理想国,这是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观点。二战期间,茨威格和妻子逃亡到阿根廷,并最后自杀在那里。他曾在巴西游历半年,深信找到了遥远的地平线、最后的伊甸园、南美大陆的香格里拉。他为巴西写下《未来之国》的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年三十,都不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时机。但谷歌却在中国传统春节的前夜宣布,将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及部分专利,以29.1亿美元的价格售予中国的联想集团。  消息一出来,包括CNN、路透社和法新社在内的媒体,普遍将此视为谷歌公司的一种失败。这家公司于两年半之前以12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和超过2万项专利,但在付出15亿美元的营销费用和20亿美元的亏损后,卖掉它的价格只
离婚是社会问题,在从男女组成家庭到分开离散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磨难、苦衷、消耗,以及爱与恨,这比其他父子、婆媳、君臣、同事、战友、敌友等问题更容易牵动人心。以离婚为主题的电视剧自然有着天然的吸引眼球牵动人心的能力,但之所以《离婚律师》能够脱颖而出,不是其他编导想不到这样一个点子,而是它生逢其时。  “一剧两星”(一部电视剧只能在两个卫视频道播出)的限制,意味着制作方如果耗资过于巨大,指望数台连播以量
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为了庆祝启动制造新款Astra汽车,使用128辆汽车用时将近24小时拼凑出巨型英国国旗的图案。近期沃克斯豪尔即将在埃尔斯米尔港制造第七代Astra汽车,将帮助解决2000个就业岗位。在英国,每四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沃克斯豪尔Astra汽车。    德国  一对夫妇身着传统巴伐利亚服饰庆祝慕尼黑啤酒节。澳大利亚  模特在2015悉尼春夏时装周上展示设计师作品。(照片经多次曝光完
从我记事起,印象中的过年,总是跟“祭祖”挂上钩。因为现在一想起来,在祭祖那会儿,都是傍晚时分,这个时候陆陆续续地,哪儿都会响起鞭炮声,在院里、街道、胡同乃至整个北京城,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我就知道,这过年高潮的第一个环节就要来了。“祭祀”是年夜饭的重头戏  与其说大家都赶回家吃年夜饭,毋宁说是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对祖先进行祭奠与怀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家里属比较“没规矩”的,其实就是开明的
2月19日,乌克兰基辅,反政府示威者在独立广场燃放烟花进行示威。  2月23日,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索契冬奥会终于结束,俄罗斯在花了大约500亿美元之后终于迎来了俄罗斯名列金牌榜第一的胜利。但把索契当成自己最重要外宣的普京总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一天前,在他更在乎的乌克兰,议会投票罢免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前美女总理季莫申科获释,宣布参加5月25日的大选。持续三个月的“欧洲广场”抗议运动终于催生
近年来,日剧里年轻男生的“食草”倾向越来越严重,满满打足鸡血的反倒是上了年纪的男人们。所以,夏季档日剧《民王》就特别有趣,因为它让老奸巨猾的“食肉男”父亲与温和无能的“食草男”儿子,进行了一次尴尬的身体对调。可怜野心勃勃的父亲刚使尽浑身解数当上日本第100任内阁总理大臣即首相,不得不把毫无进取心的废柴儿子推上政坛。于是,各种政治笑话大杂烩,借机讽刺了一把日本政坛。  穿越也好,换灵魂也好,现在都不
如果你最近关心过美国大学的校园生活,你可能会听说过她—艾玛·苏考维兹,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也就是“扛着床垫的女孩”。  艾玛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她21岁的时候,她升上大二的第一天。她跟她的男同学保罗一直以来都互有好感,于是在派对和酒精的催化作用下,他们回到了她的宿舍并发生关系。但在过程之中,他突然把她压在床上,用力打她并对她性虐待。她一直在挣扎,而且反复地说“不要”。  她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