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阳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陽光可以普照大地,给予世间光明与温暖;阳光可以驱除黑暗,给予人们关爱,让人们为之欣喜。人间有看得见的阳光,也有看不见的阳光。
  —题记
  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太阳,太阳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人类渴望阳光,这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一种信仰。
  人是十分复杂的动物,人们脆弱且坚强。人们在有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的同时,似乎也很容易在某个瞬间被压垮。在这中间,无形地支撑着人们的那一根根细弦,就是人们所说的信念。为了心中的信念,人们会追着一束光奔跑,向着光明进发。只要心中有光,便是希望。
  相反的,如果这束光渐渐消散了,“黑暗”便会取而代之。此时,人们往往会变得焦虑,甚至充满恐惧。他们的眼前变得一片漆黑,开始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他们止步不前,好像每再走出一步,都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兴许是光的外表太过耀眼,太过迷人了,人们总是对它太过倾心,却总是忽略了广大而有序的世界中,还隐藏着一缕缕看不见的阳光。这“看不见的阳光”,恰恰是最容易让人为之动容的。
  人们从一出生来到这个叫作“社会”的大家庭中,就注定要与这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身份:子女、学生,或是一名普通的公民……那么,在这层层身份之下,每个人身边也会有与这层身份相对应的亲人、同学,和一群或是称作合作伙伴,或是暂且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而那些“看不见的阳光”,往往就来自这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人当中。
  要是你能将追光的眼神投一点点向身旁的人,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大光圈里。你拥有着父母看似啰唆却关怀备至的叮咛,也拥有着来自同学的鼓励和支持,更拥有着那些我们本以为要防备的陌生人,却在危急时刻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这一缕缕的光汇聚在一起,融合成一个大光圈,像一层保护罩,护佑着我们每一次前行。都说感动只在一瞬间,是的,有时候,哪怕是一句微不足道的“你还好吗”,也会让隐忍的柔弱决堤。
  累了的话,不妨停下来歇会儿吧!不过,请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一缕缕“看不见的阳光”,一直在照耀着你,一直在陪伴着你。
  点评:这是一篇内容积极向上的习作,字里行间不仅充满理性的观察和分析,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希望和感恩。文章从光明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到身处光明与黑暗两种环境的对比,再到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缕缕看不见的阳光,通篇反映出作者“人性本善”的观点。(指导老师:蔡泗明)
其他文献
袁老,就一瞬间,您的善良及优良的家风,将写进袁家的家族史,也将在袁家的子孙后代中永久流传。  5月13日,凌晨3点刚过,一颗慈祥、善良而又朴实的心停止了跳动。一位曾在百岁生日之际,其长寿之道上过《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重庆科技报》等媒体的长寿老人,也是笔者最敬重的袁绍清老阿公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四川天府新区逝世,离开了他深爱的子孙和众亲友……  这一消息像突如其来的一根针,在四川天府新区、在正
期刊
于我而言,对辛丑牛年的春节印象尤为深刻。这首先还得从老母亲说起。  2020年12月19日晚上,在外应酬的我,手机忽然响了,原来是老家大姐的电话,大姐声音紧张:“苏文,老母亲呼吸急促,我们正赶往区医院!你赶紧过去!”老母亲虽值90岁高寿,但身体一直不错,曾任村支部书记的大姐也算見过场面,从未如此紧张过,这是怎么了?我不敢多想!站起身,找了借口向友人们致歉后赶忙走出饭店,打车迅速回家准备钱物,可站到
期刊
种菜是真功夫。过季的菜地上长满了高矮不一的草,所以种菜的第一道工序是除草。草盛的地方用锄头锄,草稀的地方用手扯。想把菜种好,是一定要舍得时间、精力的,把菜地整理好,再打底肥、牵沟、播种、选苗、育苗、长苗。  今年夏天几场大雨之后,是强烈的阳光暴晒。暴晒后只有生命力极强、根系没有烂掉的菜,才可一直长到秋季。  第一场秋雨下来前,天气一直灼热,土地干旱得很難锄草。种菜的菜民早晚去地里转转,有空地的,就
期刊
五月暮春醉,醒来夏日到。此时,旗袍协会的美女姐妹们活动频繁,我们在政府搭台的活动上靓丽登场,博得阵阵掌声;我们在街道创城活动中上演艳丽多彩的旗袍秀,配上通俗易懂的三句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新楼盘开市我们去助阵吆喝,也是收获满满。我常常美滋滋地穿上心仪的旗袍,和大家亮相大街小巷,张扬在花草荷塘。恋上了旗袍,恋上了这别样的生活,真好!  说起这旗袍,当初由满族旗人的长袍改良而来,历经三百多年的款式变化,
期刊
老牛湾乡办联中是他心海最初的蜃景。从村庄到联中两公里风尘泥泞,他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是唯一步行上学的走读生。晨读,晚自习,他步履匆匆,每天用布鞋叠量八次窄窄的田埂。  三年初中,他不迟到,不早退,日月朗照他汗涔涔的背影。孤单的脚步跋涉着反刍与思考的动能,他步行锻炼,头脑也变得更加灵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唯一考上中专的学生。孤单的行走磨砺了他的干劲和韧性,他没有满足跳出农门的阶荣,中专沒
期刊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自行车很少,即使有,也都是大“铁驴”(加重载货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本身自重就有七八十斤。我们村有十个生产队,我们队只有两辆半自行车。那个半辆就是我们家的。因为一年中就有一半多的时间“趴窝”。不过我可得感谢这辆自行车,我用它不仅学会了骑车,还学会了修车。  因为自行车破旧得很,所以要经常修理。常出现的故障有断链条、扎胎、破滚珠、轴紧、轴松、倒千斤丝等。当年我要学骑自行车的时候
期刊
欧阳修,何许人也?上过中学人的大概都记得《醉翁亭记》和《卖油翁》。没错,《醉翁亭记》和《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当然还有《伐树记》《养鱼记》《画舫斋记》《秋声赋》等,都是他的留世名篇,读之,明白流畅、平易朴实、说理透彻、妙趣横生,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欧阳修,人如其文,言行一致,愛憎分明,胸怀坦荡。欧阳修是北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他父亲欧阳观也中过进士,也有过一官半职,可他出生时(公元10
期刊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我家邻居金大爷锯木头。每次一听到有锯子的响声,我就会从家里跑去,等着金大爷锯完木头,收集落下来的锯末子玩儿。  我把锯末子放在妈妈的大洗衣盆里,拿一根木棒在盆上敲,锯末子就在盆里形成各种图形。图形与锯末子的多少和我敲打的劲儿的大小有关。  开始我是玩水,每敲一下,盆里的水就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水波纹,有时敲得重了,中间还有水珠跳起来。因为这样玩水弄得周围全是水,妈妈就不许我再玩水了。
期刊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咿咿呀呀燕啭莺啼,令人不免心生一动,驻足于此。  茶香袅袅,腾起的水汽倏忽间消磨于满楼人声。待锣鼓骤鸣,人声渐止,我才从茶盏间抬眼,江南多情,柔软中带着怨愁,怅然间携着远思,多少人因戏而结缘。  这只是一个草台班子,里面的人儿,个个身怀绝技。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子,是這个班里的名角,许是看出我对戏曲的热爱,她总爱与我交谈,我便称
期刊
岁岁金秋,今又金秋。临近十月金秋,我又想起作家魏来安(笔名秋枫)的散文集《十月的秋》。我是2018年4月赴西藏采风时认识魏老师的,他当时送我一本散文集《十月的秋》,还送我一本诗集《写在春天》。  说到秋天,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写的相关诗文,可谓浩如烟海,虽然绝大部分都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但传世经典依然不计其数。数量固然很多,但其主旨无非悲秋和赏秋。最著名的诗句有魏晋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