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品德与生活”更强调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以及活动过程的生成性,更要回归生活崇尚自然,要抵达心灵指向生活;要追求雪落无痕的境界,让教学不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人文的牵引,不再是认识的简单统一,而是自觉的感受、体验和迁移。因此,真实有效应成为品德教学的价值回归。
  一、凸现“生活”意味,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时期的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阶段,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发展价值。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这些生活体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将生活经验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迁移和升华,使孩子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价值。
  例如,一位老师把整节课设计成师生一同外出旅游的生活场景。途中,老师巧妙地安排了“用三餐”,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讨论,初步懂得“早餐要吃好”“中饭要吃饱”“晚餐少而精”“营养合理”“数量适中”等科学的用餐方法和良好的用餐习惯。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课堂中没有一点拘束感和压抑感,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悦地参与学习。
  另一位教师所设计的课堂就是一个真实生活中的场景——自助餐厅。在这样一个完全生活化的课堂中,老师像一位和蔼的母亲在教育孩子那样,针对学生用餐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耐心地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做对不对?”,研究“我们应该怎么做?”循循善诱,没有一点强迫的说教或命令,使学生不知不觉自觉自愿地接受了教育。其间,老师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一些文明的用餐习惯的培养,真正达到了“教育无痕”的境界。
  如此,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从在校的课堂40分钟延伸到其他现实生活中。教师努力营造生活化课堂,凸现生活的气息,重视生活的价值,让品德培养回归了现实生活。的确,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二、营造“共享”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文理念指导下的“共享”过程,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碰撞,灵性迸发,共同建构,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放弃了权威角色,蹲下身子,平等地站在学生中间,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用学生的耳朵听,用学生的头脑想。教学中教师是助手、参谋、伙伴,善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生学生学习动力,启迪学生智慧,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经验。
  例如,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老师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引领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上,老师充分创设适宜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讨论情境:学生自己列举存在的各种各样胆小现象。老师先不作任何的说教,而是积极引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充分组织学生自己想办法动脑筋“你会怎么做”,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是自己想要解决的,办法也是学生自己的,更是切实可行的。学生积极地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引导,彼此分享,从而充分激发了个体的潜能,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特别是课程的最后一个“操作互动”环节,所有的学生都大胆地来到下面的听课教师面前,与老师交流,学生由上课伊始的怕羞拘谨到最后的完全进入主动、活泼的学习状态,达成最真实有效的教学效果——我不胆小。
  诚然,民主共享中教师并没有忽略自己的教育职责和辅导地位,而是以建议式的口吻给予孩子含蓄而悠长的启示。正是有了这样人文的包容和点化,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自由释放童真。
  三、强调“体验”内涵,拓展真实的学习时空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只有通过角色扮演,心理置换,想象等体验活动,才能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他们触景生情,感同身受,自觉行动。
  例如,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切的感受,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在“乒乒乓乓”的洒落声中,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在跌跌撞撞中体验盲人行路的艰难。通过这两项体验活动,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觉得做残疾人的滋味非常难受,简直无法忍受,觉得十分钟那么漫长。通过体验活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残疾人的不幸不只在于他们身体的残缺,更在于他们心灵上的创伤,所以需要同情和帮助,从而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行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不嘲笑、不讽刺残疾人,主动帮助残疾人。“让我们为残疾人献上爱心吧!”成为学生的共同心声。
  有句俗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角色体验中,学生因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变得活跃,主动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主动思维活动也会大大增多。角色体验使得学生经历了对方的生活世界,感受了对方的精神世界,触动其内心隐藏的情感,因而变得愈加真实有效。
  四、着眼“成长”取向,倡导发展的教学评价
  品德教学是一个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变化气质,滋养道德,健康人生的过程。品德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善于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感化,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情景:小朋友把书包挂在小树枝上,还折下枝条来玩。“假如你是小树会怎样呢?”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还向老师挥动着。一个小男孩离开了座位,小手几乎举到了老师鼻尖。老师笑着请他来答。男孩激动地站起来,可张口结舌一时说不上来。老师耐心地俯下身子说:“别急,慢慢说。”可是,小男孩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字。此刻,老师没有皱起眉头,依然笑盈盈地说:“噢!我明白了,你太难受了,心疼得都说不出话来了。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小男孩高兴地坐了下去,身子挺得更直了,眼睛也更亮了。老师用她宽容的胸襟接纳了学生的失误,用她民主的态度尊重了学生的差异,用她教学的智慧化解了学生的尴尬。教师机智地为学生设了个台阶,让学生沿着这自信铺就的台阶努力攀登。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尊心看成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马卡连柯认为尊重学生是教育经验的全部本质。的确,我们应该记着陶行知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因此,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教育者在引导儿童方面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绝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因为儿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真实有效的品德教学应有“生活”的意味,有“共享”的情味,有“体验”的真味,有“成长”的甜味,这才是品德教学的价值回归。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其他文献
孙长青,江苏省海安曲塘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苏州大学管理学硕士,现苏州大学在读博士,师从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海安县第七批专业拔尖人才,海安县优秀德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校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先后主持开发了校本课程教材达42本,主持国家级课题“典范英语”的研究报告获得阶段性实验报告一等奖,2013年3月12日《中国青年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备仿真性、交互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等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施行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能够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适时引入案例教学,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子与这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标,还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程度。  一、精做准备,让案例教学走上成功轨道  要想成功地
在新课标要求下,只有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教学效率  目前,数学教材比较陈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添加相应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与时俱进,从而无法满足数学教学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人文方面的知识涉及比较少,与其它科目的联系较少,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有效联系生活,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体验、探索和实践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一、激趣设疑,以趣味激活学生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非常感兴趣时,
笔者观摩了2015年11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会”中的示范课,其中有不少阅读示范课设计了文本深层次阅读理解的有效教学活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一、基于文本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断  【案例1】八年级阅读课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ection B 2a-2e是一篇关于Mickey的文章。在学生阅读完第2段后,教师让
山路弯弯,山歌清泉,  大山深处的教鞭划过二十六个春天。  山路弯弯,峰回路转,  当清贫遭遇财富,她摒弃锦衣华食,  当宁静面对喧哗,她仍然清风讲坛。  因为她爱如墨的远山,如墨的讲板,  她依然最爱山上的白雪,黑板上如雪的字迹。  而这分明的底色正淡定了生命原色的斑斓。  ——题记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
人对于游戏的热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即使其上学,甚至成年之后对其热情依然不减。但是,如果仅将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显然浪费了其丰富的内容。如将游戏与学习相挂钩,则可以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知识,在学习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让游戏丰富课堂内容,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趣味化、轻松化。  一、运用游戏,加深课文理解  将游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尽情玩耍的同时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优美的教室传递给学生的是生活情趣和学习的乐趣,其中孕育着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审美功能,带给学生的是心灵的涤荡和精神慰藉。  令人向往的教室究竟是啥样?  是精神生活的自由疆场  教室,应该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心灵栖息地。它不排斥知识教学的基本功能,而是在人的认知发展的同时更为彰显精神的灵魂,让学生自由地生活在理想和乐观的境地中。它应规避应试教育多带来的伤痛,重塑抚育热性的核心价值,
作为工作在高中教育战线上的一员,多年的高中教学,多年的班级管理给我的教育人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和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现在我越来越离不开我的学生,离不开我热爱的讲台。我感觉学生高中学习的三年,每年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会根据不同的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  高一是学生放飞梦想,形成价值观取向的关键期。作为高一的新生,他们怀揣朦胧的梦想、新奇的渴望踏入高中的大门。他们的到来给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2016年5月17日至30日,笔者有幸与江苏省部分名师名校长赴美高端研修班学员一起到美国研修。其间,我们主要是在加州理工大学波莫纳的延展学院参加培训,同时参观了小学到高中四所公立学校。时间不长,但心得和体会却很多。  一、教育大环境的整体优化十分重要  上课时,导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个女孩想买一顶旅游帐篷,假期出去旅游用。妈妈却不肯马上出钱给她买,而是与女儿约定:母女俩一起每天按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