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中国作为在汽车产业方面的后起之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长快速。本文以锦州市万得集团为例,调查了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才需求现状;统计分析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人才结构与紧缺的原因,进而寻求最佳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引进与培训模式。为打造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 人才需求 相应对策
一、引言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变为汽车人才的竞争,现代企业的最大财富是凝聚了高知识资本含量的人才资源,作为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才的需求与培训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2013年7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全国5家产业基地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锦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位列其中,这也标志着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始驶入换挡升级的快车道。本文旨在对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才需求情况作出调查报告,并针对以锦州市万得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作出相应的人才引进、培训规划。
二、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结论
1.产业人才普遍学历比较低。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锦州万得集团员工四十岁以上的员工比较多,占据所有员工的53%,并且员工的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员工占很大一部分,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只占员工总数的24%,而76%的员工的学历都是在本科以下,其中专科学历的员工占40%,是员工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一部分人,高中学历的员工占27%,初中及以下的员工占9%。通过交叉列联的分析也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基本的结论,即学历越高的员工每月所得的共资也就越高,并且年龄大的员工的工资也要高于年龄较小的员工。但是相对来说,锦州万得集团还是缺少那些高学历具有专业技能人才。
2.产业需要更多的零部件人才。目前锦州万得集团有35%的员工在生产部,有31%的员工在销售部,三类研发部的员工总数仅仅占34%,其中发动机配气系统研发部的员工占总数的9%,汽车主被動安全系统研发部占13%,汽车电器系统研发部占12%。。说明企业严重的缺少研发类的人才。在对被调查者进行人为企业需要哪些人才的时候,还是有36%的员工认为公司需要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员,也可以看出企业的员工也认为企业缺少零部件的研发人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未来两年的员工的数量有可能会上升。可以得出目前企业非常缺少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人员,随着企业在需要的员工数增多,汽车零部件研发人才也将会随之增多。
三、产业专业人才结构与紧缺的原因的分析结论
1.企业缺少对研发技术的重视。在对认为企业哪些岗位竞争比较激烈的问题中,有85.1%的员工认为管理岗位的竞争比较激烈,只有17.4%的员工认为研发技术的岗位的竞争比较激烈。虽然员工认为企业缺少研发方面的人才,但是他们心中还是认为管理层的岗位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有39.7%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公司目前存在的人才问题是人才匮乏或缺少招聘选拔的有效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继任体系,有27.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存在的人才问题是薪酬福利与外部市场水平难以对接,缺少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手段,有26.90%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存在人才问题是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尚未建立,缺乏对团队绩效的评估,而有将近一半的42.5%员工认为企业存在的人才问题是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因此,可以看出企业深知自身缺少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人员,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没有对研发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有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选拔的手段,造成了可能有一些在汽车零部件研发有能力的人员没有被发现,没有被重视。
2.汽车零部件人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从分析中得出企业对人才的主要要求有动手能力、员工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具有团队精神,其中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动手能力,38%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应该要求员工吃苦耐劳的品质,有36.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应该要求员工具有团队精神,只有少数一些人认为企业应该要求员工的学历和具有技能资格证书。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并没有太高的学历的要求。在调查中也发现有36%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基本原理及结构方面的学习,27%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零部件研发知识的学习,26.9%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保险基本素质方面的学习,17.8%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方面的学习。企业在没有对员工学历有要求的前提下却要求人员要多注重汽车零部件知识的学习。其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岗位从总量上严重不足。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大学生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不能够直接上岗工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
四、引进人才方式与培训方式的分析结论
1.公司引进人才的方式主要通过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公司引进人才的方式主要通过到高校招聘毕业生,还有通过人才市场中介的方式来引进人才,还通过网络的招聘的方式,还有一少部分是通过引进外地人才还有通过其他方式来引进人才的。
2.公司缺少对员工的培训。根据分析可以得出对于不同的员工,公司对其培训的次数也是不同的,但是有43%的被调查者一年培训的次数是1-2次,这类员工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还有39%的员工是没有进行过培训的,有13%的员工每年的培训次数是3-4次,只有5%的员工每年的培训次数是4次以上。总体上来说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还是较少的。该公司主要的培训方式是在职在公司内部进行培训或者是在职在外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是脱产一段时间专门培训。同时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的能力,35.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领导力管理能力,24.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时间与项目管理能力,只有13%的被调查这儿认为企业通过培训提高研发能力。因此可以看出企业不仅对员工的培训比较少,而且也没有做到全心全意的专门培训,只是在公司进行形式上培训,这样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并且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管理层的人员和销售的人员,并没有对研发人员进行培训,所以企业通过培训也并不是想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只是想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五、对锦州万得集团的建议
1.增强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研发的重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强对研发技术的重视,锦州万得集团是一家做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企业。因此,在实际的公司运行过程中要增加对汽车零部件研发技术的重视,不要一味的重视管理层的工作人员,虽然企业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才是企业的核心。企业不仅要增强对汽车零部件研发的重视,还要引进更多的研发人员。目前对于锦州万得集团来说,在汽车零部件研发方面还是缺少有能力的人才的。
2.适当改变企业引进人才的方式。首先公司在引進人才时,不能只靠原有的引进人才的模式,应该不断拓宽渠道,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与此同时还可以与高校形成合作的关系,采取推荐或委托培养等方式接受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加好,能力较强的应届毕业生。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举办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技能人才招聘恳谈会,为集团公司和各类人才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使各种人才真正成为集团公司选才、人才择业的主渠道。其次就是在公司内部,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在内部形成推荐、竞聘的方式,使内部优秀员工得到晋升。再次,还可以采用内部员工引荐的方式。因为公司员工对公司和被引荐人都非常了解,所以,内部员工更能为集团公司引荐合适的人才,但既要保证“举贤不避亲”,又要避免“沾亲带故”,严格把握好引进关。
3.增加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员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的观念要具有前瞻性,要通过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员工素质必须在市场的快速变化中持续提高。缺乏员工培训,经营状况原本可以更好的企业有可能很难达到目标甚至导致失败,成功企业的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从总体上来看,锦州万得集团目前每年对员工的培训次数太少,在公司能承受的范围内应该增加对员工的培训次数,但是企业需要改变培训的原有的模式,有增加对研发人员的培训,不要只对管理层的人员和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也要增强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培训专业技能,以及目前国内外的新的技术,不能让研发人员只局限在自己的思维中,而没有创新的想法。通过建立专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较强、能独立解决工作难题、具有较高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还有一点就是,既然企业选择了要对员工培训,那么就要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要让员工去到公司外部学习,接受专业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才有效果,才能让员工学到更多的知识。科学完善的培训对吸引人才,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将产生良好、持久的影响,为企业带来更过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曹梓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
[2]钟兆斌.中国汽车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公路与公运,2004.
[3]陈树良,史宪睿,李晓梅.《统计软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8.
[4]孔德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6.
[5]张学惟.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及培养的启示[J].企业家天地,2009.
[6]刘喜云.吉林省汽车产业高职人才培养需求预测及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
[7]温茜茜.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分析[J].中国外资,2013.
[8]贾青,杨志刚.汽车产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时间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
[9]黄红生,李健.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
[10]郑乃金,王玮楠.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措施研究[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2.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02033.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 人才需求 相应对策
一、引言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变为汽车人才的竞争,现代企业的最大财富是凝聚了高知识资本含量的人才资源,作为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才的需求与培训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2013年7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全国5家产业基地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锦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位列其中,这也标志着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始驶入换挡升级的快车道。本文旨在对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人才需求情况作出调查报告,并针对以锦州市万得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作出相应的人才引进、培训规划。
二、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结论
1.产业人才普遍学历比较低。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锦州万得集团员工四十岁以上的员工比较多,占据所有员工的53%,并且员工的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员工占很大一部分,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只占员工总数的24%,而76%的员工的学历都是在本科以下,其中专科学历的员工占40%,是员工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一部分人,高中学历的员工占27%,初中及以下的员工占9%。通过交叉列联的分析也可以得出一个非常基本的结论,即学历越高的员工每月所得的共资也就越高,并且年龄大的员工的工资也要高于年龄较小的员工。但是相对来说,锦州万得集团还是缺少那些高学历具有专业技能人才。
2.产业需要更多的零部件人才。目前锦州万得集团有35%的员工在生产部,有31%的员工在销售部,三类研发部的员工总数仅仅占34%,其中发动机配气系统研发部的员工占总数的9%,汽车主被動安全系统研发部占13%,汽车电器系统研发部占12%。。说明企业严重的缺少研发类的人才。在对被调查者进行人为企业需要哪些人才的时候,还是有36%的员工认为公司需要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员,也可以看出企业的员工也认为企业缺少零部件的研发人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未来两年的员工的数量有可能会上升。可以得出目前企业非常缺少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人员,随着企业在需要的员工数增多,汽车零部件研发人才也将会随之增多。
三、产业专业人才结构与紧缺的原因的分析结论
1.企业缺少对研发技术的重视。在对认为企业哪些岗位竞争比较激烈的问题中,有85.1%的员工认为管理岗位的竞争比较激烈,只有17.4%的员工认为研发技术的岗位的竞争比较激烈。虽然员工认为企业缺少研发方面的人才,但是他们心中还是认为管理层的岗位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有39.7%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公司目前存在的人才问题是人才匮乏或缺少招聘选拔的有效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继任体系,有27.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存在的人才问题是薪酬福利与外部市场水平难以对接,缺少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手段,有26.90%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存在人才问题是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尚未建立,缺乏对团队绩效的评估,而有将近一半的42.5%员工认为企业存在的人才问题是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因此,可以看出企业深知自身缺少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人员,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没有对研发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有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选拔的手段,造成了可能有一些在汽车零部件研发有能力的人员没有被发现,没有被重视。
2.汽车零部件人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从分析中得出企业对人才的主要要求有动手能力、员工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具有团队精神,其中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动手能力,38%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司应该要求员工吃苦耐劳的品质,有36.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应该要求员工具有团队精神,只有少数一些人认为企业应该要求员工的学历和具有技能资格证书。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并没有太高的学历的要求。在调查中也发现有36%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基本原理及结构方面的学习,27%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零部件研发知识的学习,26.9%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保险基本素质方面的学习,17.8%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该侧重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方面的学习。企业在没有对员工学历有要求的前提下却要求人员要多注重汽车零部件知识的学习。其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岗位从总量上严重不足。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大学生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不能够直接上岗工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
四、引进人才方式与培训方式的分析结论
1.公司引进人才的方式主要通过到高校招聘毕业生。公司引进人才的方式主要通过到高校招聘毕业生,还有通过人才市场中介的方式来引进人才,还通过网络的招聘的方式,还有一少部分是通过引进外地人才还有通过其他方式来引进人才的。
2.公司缺少对员工的培训。根据分析可以得出对于不同的员工,公司对其培训的次数也是不同的,但是有43%的被调查者一年培训的次数是1-2次,这类员工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还有39%的员工是没有进行过培训的,有13%的员工每年的培训次数是3-4次,只有5%的员工每年的培训次数是4次以上。总体上来说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还是较少的。该公司主要的培训方式是在职在公司内部进行培训或者是在职在外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是脱产一段时间专门培训。同时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的能力,35.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领导力管理能力,24.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时间与项目管理能力,只有13%的被调查这儿认为企业通过培训提高研发能力。因此可以看出企业不仅对员工的培训比较少,而且也没有做到全心全意的专门培训,只是在公司进行形式上培训,这样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并且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管理层的人员和销售的人员,并没有对研发人员进行培训,所以企业通过培训也并不是想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只是想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五、对锦州万得集团的建议
1.增强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研发的重视。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强对研发技术的重视,锦州万得集团是一家做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企业。因此,在实际的公司运行过程中要增加对汽车零部件研发技术的重视,不要一味的重视管理层的工作人员,虽然企业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才是企业的核心。企业不仅要增强对汽车零部件研发的重视,还要引进更多的研发人员。目前对于锦州万得集团来说,在汽车零部件研发方面还是缺少有能力的人才的。
2.适当改变企业引进人才的方式。首先公司在引進人才时,不能只靠原有的引进人才的模式,应该不断拓宽渠道,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猎头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与此同时还可以与高校形成合作的关系,采取推荐或委托培养等方式接受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加好,能力较强的应届毕业生。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举办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技能人才招聘恳谈会,为集团公司和各类人才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使各种人才真正成为集团公司选才、人才择业的主渠道。其次就是在公司内部,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在内部形成推荐、竞聘的方式,使内部优秀员工得到晋升。再次,还可以采用内部员工引荐的方式。因为公司员工对公司和被引荐人都非常了解,所以,内部员工更能为集团公司引荐合适的人才,但既要保证“举贤不避亲”,又要避免“沾亲带故”,严格把握好引进关。
3.增加企业对汽车零部件研发人员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的观念要具有前瞻性,要通过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员工素质必须在市场的快速变化中持续提高。缺乏员工培训,经营状况原本可以更好的企业有可能很难达到目标甚至导致失败,成功企业的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从总体上来看,锦州万得集团目前每年对员工的培训次数太少,在公司能承受的范围内应该增加对员工的培训次数,但是企业需要改变培训的原有的模式,有增加对研发人员的培训,不要只对管理层的人员和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也要增强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培训专业技能,以及目前国内外的新的技术,不能让研发人员只局限在自己的思维中,而没有创新的想法。通过建立专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较强、能独立解决工作难题、具有较高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还有一点就是,既然企业选择了要对员工培训,那么就要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要让员工去到公司外部学习,接受专业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才有效果,才能让员工学到更多的知识。科学完善的培训对吸引人才,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将产生良好、持久的影响,为企业带来更过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曹梓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
[2]钟兆斌.中国汽车零部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公路与公运,2004.
[3]陈树良,史宪睿,李晓梅.《统计软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8.
[4]孔德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6.
[5]张学惟.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及培养的启示[J].企业家天地,2009.
[6]刘喜云.吉林省汽车产业高职人才培养需求预测及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
[7]温茜茜.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分析[J].中国外资,2013.
[8]贾青,杨志刚.汽车产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时间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
[9]黄红生,李健.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
[10]郑乃金,王玮楠.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措施研究[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2.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