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角度思考教学目标的设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目前语文教学“流派”众多。语文课,本质上说一门以教授语言的学科,所以学习语文的最终落脚点,应是为了表达和交流上。现下的语文教师在制定阅读课教学目标时,多停留在阅读层面,觉得读就是为了读。语言的作用是表达与交流,读对一个人来说只是一个“进”的阶段,而表达才是“出”的阶段,有进又出,才是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
  關键词:表达 语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第一次给语文课下了一个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翻阅我们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没有或者很少设定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
  语文课的偏差:
  偏差之一:只有读
  现下的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总的来说,多重视读和读后感受。比如对于《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课文,某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他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目标中多次出现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读。读当然没有错误。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但是,读绝对不是唯一的目的和手段。很多教师把读“唯一化”了。这是一篇人物的小传,如果能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事迹和特点写小传,该有多好。让学生明白如何写一篇人物小传,比单纯的读会更加有收获。
  偏差之二:交流感受的偏差
  语文课,最重要的素材是文字材料。文字是有生命的。但是,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它的生命价值是对读者的启迪,是因为它所呈现的故事或让人感动、或让人心痛、或让人愤怒、或让人忍俊不禁.......,而如果一篇文章入选了教材,我们的教师却应该话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语言文字的应用。例如,某老师所执教的《我最好的老师》,出现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怀特森在这节课上我没看见他表扬学生一次,他老是 “责备”学生。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老师,请你反驳。
  生58:因为·······
  师:他怎么不鼓励我们?
  生59:科学课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来让我们接受他的挑战,为了驳倒他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收集证据。
  师:就是说从此以后改变了我们对科学课的看法。他证明要独立思考,这只是科学课的一个出发点,并不是说他的课从此结束了。这只是个开头,就像写文章一样,才写了第一页。
  ......
  师:泛滥,表扬也就变得廉价了。我发现同学们都好有思想的。
  生64:我觉得批评过多的话,同学们就没有自信。
  师:批评过多又没有自信了,那同学们认为怀特森的做法也不是绝对的好,是吧?还是要有自己独立见解。
  生65:我觉得我们要像小猴子一样,自己学会独立,不要在猴子妈妈的怀里,最后在她的怀里窒息而死。
  可贵的教育资源就在这毫无“语文课意义”的交流中被浪费了。其实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当然会对怀特森老师有自己的评价,当然,他们的认识也会有所偏差。但是课堂上如果只有这样的交流的话,我觉得这就是一堂不那么成功的思品课了。语文课,交流的东西应该把交流和教授的重点放在语文专业性的知识上。这是一篇写人的人文章,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怎么样的老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样的一位老师。
  这样的语文,出现了交流的偏差,我的观点是,我们不盲目的排除对课文内容看法的交流,但是我们的课堂上不能只有对内容的看法交流。还应该有对写法的交流。
  教学目标制定根据
  出现这样的偏差,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是教师对于这一学科的本质认识的不够深刻造成的。
  语文课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必须得教会学生运用,那人文性呢?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话,那么我想,语文的人文性包含着且主要指的是对语文文字的一种热爱,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但源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而更在于表达情感所运用的这些文字。只有把这些都考虑进去,对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这一任务才有可能实现。
  区别于以往的语文课堂的是,我们要把教授表达做为一节课的“重头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个问题就仿佛一个个把手,师生借着这些“把手”一步步进入文本,逐渐领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深刻情感,哲理意味,写作特色……站在表达的角度,即“关注内容”走向“关注语言”,才叫“依学而教”。
  以《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为例子,很多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体会孩子准守规则是多么不容易,父亲这样做对不对这样一个角度来谈。其实学生在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对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能做一个清楚的了解。最终教师讲完这篇课文,学生明白的深刻道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守规则。这个目标不能算完成的不对,但是,完成这个目标不是语文的,不是语文课“仅有”的。语文课,不是思想道德课,不是让学生做道德的坚持与选择。我们更应该从作者所选的这个材料下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会去写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作者能够依然清晰的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文章?写遵守规则的文章很多,你认为这篇文章的选材好在哪里,为什么这篇文章比较好?哪些地方好,这样的选材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为了表达”,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比如如何“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如何在揭示“特殊矛盾”、 渗透“语文知识”这两个环节上去分析乃至强化“文本奥妙”等,笔者只是对其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与实践。但不管怎样,既已认定了“表达本位”的阅读教学之路,就必须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从“关注内容”转变为“关注表达”,完成美丽而富有魅力的“转身”。
  参考文献: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技能型室内设计人才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为了让室内设计紧跟时代潮流,向社会提供更好优质室内设计技能型人才。本人从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着手,指出了当前技工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出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应用型室内设计技能人才。  关键词:技工教育;
【摘要】中职服装专业课程是服装专业学生重点学习的主课之一。学生成绩的好坏和学生操作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的就业和中职教师教学水平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很重要。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起点  在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效率极低,学
摘要:两千多年前,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乐学”应成为教师教学效果的根本追求。同样,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设法赋予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方法,作到教学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把上政治课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关键词:现状 完美结合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33.2  现在中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育人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健康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由此,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行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本内容以更好的形式和学生的生活
【摘要】学习效能感低下是导致高中英语后进生学业成就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确认识学习效能感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以及分析高中英语后进生学习效能感的现状,并研究提高学习效能感的策略,对于转化高中英语后进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习效能感 高中英语 后进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英语后进生在高中阶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英语后进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费劲,然而却收效甚微。笔者在
摘要:数学是一门关于思维和智慧的学科,中职数学作为职业高中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毕业或者被逼无奈而学,而是因为在现代酒店和旅游行业中都需要数学这门课程的引导。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教学涉及到社会旅游业和酒店业的良性发展,为行业输送着大批人才,高职高专的专门教育尤其如此。它也和其他学科知识息息相关,只要理解了里面包含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这对我们的职业高中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很积极的影响,今天
【摘要】宁夏育才中学是一所拥有7500多学生的大型寄宿制教育扶贫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由于学生自身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沟通能力等原因 ,从而导致厌学心理。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到消极的强化作用。厌学是目前我校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我校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关键词】大型寄宿制 厌学心理 厌学原因 教育扶贫  【正文】  宁夏育才中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