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正犯与共犯的界分——基于特殊技术形态的考察

来源 :清华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网络时代各种技术因素的深度介入,网络语境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分越发复杂。为了应对网络空间控制虚拟化、观念化的趋势,行为支配性与正犯性的认定应当实现从存在论向规范论的转型。在可能涉及网络共同正犯的场合,正犯与共犯的界分同样应当采取实质正犯论的立场,肯定技术提供行为在犯罪参与中的重要性,并承认信息技术对直接犯意联络缺失的弥补和粘合作用。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或网络平台提供者卷入不作为参与的场合,对行为正犯性的认定,不应再拘泥于存在论立场下的物理支配性标准,而应正视网络空间新型法律主体与身份的形成和发展,转而从违反社会角色的角度,以规范论立场下义务犯的思想重新审视正犯的构成。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改善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对科学的正当性、技术的可靠性以及人性欲望等提出诸多挑战。揭示基因编辑技术在应用实践上的悖论特性,从哲学层面对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深入反思,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发展的哲学命题。只有从技术、法制和伦理等多方位协同思考与共同应对,方可为化解基因编辑技术哲学疑难探寻新的思路。
与学界对《网络诽谤解释》第5条第2款进行的批判相反,实务部门对这一条款仍抱持着积极接受的态度。针对第5条第2款的观点冲突实际上源于解释者解释理念的不同,与实务部门注重实质上的法益保护相反,学界更为坚守形式上的罪刑法定。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层社会”的形成使得公共场所概念可以包含网络空间,且判断起哄闹事的行为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结果之间应以客观归责为标准,而非公共场所的同一性、当场性和当面性等标准
<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造谣、传谣现象也层出不穷。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和影响大的特点,严重危及我国网络空间秩序以及线下社会管理秩序。对于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刑法定性,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网络诽谤解释》第5条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
期刊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刑法第299条之一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不宜滥用"侮辱英烈"作为该罪入罪理由:在不法构成要件中,"英雄烈士"应当限缩解释,未经有权机关批准,不能成为刑法上的"英雄烈士"。不当言论的强烈主观可谴责性并非"情节严重"的标准。基于网络秩序特殊性,现实社会秩序与网络秩序在定罪时不应混为一谈;应当充分发挥前置法在治理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有关公众人物之不当言论不宜
目前,国内很多船厂的型材套料依然采用手工套料,工作效率较低,在整理多家船厂对型材套料的主要需求后,开发出一款型材套料软件。软件的主要特点有材料的利用率较高;优先使用上批次剩余的材料;支持将零件自动拆分为两部分套入两个材料中,并可选择是否需要拆分补偿;支持多种材质多种规格的零件混合套料;支持材料预估,生成共参考的材料订货清单;支持材料库和余料库的共享;支持Excel输出套料结果;可自定义套料的各项参
由于我国共犯立法存在多种解读的空间,故采行何种解释结论取决于解释者的基本立场,在限制正犯概念立场下,我国刑法中的帮助犯在量刑中有成立主犯的可能;学理上既有之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归责障碍的论证,在采行合理的共犯教义学理论下都难以成立;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客观上“一对多”的事实特征在规范层面所代表的意义在于潜在的侵害多种法益的可能性,此一特性在传统共犯教义学原理下将面临归责障碍;传统工业社会形态下形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体育教师抓住学生们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进行科学干预,可以让学生借助体育锻炼释放不良情绪,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体感知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终生受益。本文主要分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探讨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锻炼意识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有偿删除真实信息或者有偿发布虚假信息等网络公关行为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有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但是有关司法解释依照非法经营罪追究有偿删除虚假信息行为责任的做法,背离了非法经营罪的规范目的,也造成了不合理的司法裁判结果。其症结在于未能准确解读网络信息秩序的法益内涵,以及法益理论丧失了对罪名构成要件的约束机能。网络信息秩序的法益,源自公民的网络信息知情权和信息自决权,是双层次构造的法益类型。网络信
“深度伪造”是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的成果之一。“深度伪造”与“深度合成”技术原理相同,但“深度伪造”技术及其产物天生具有虚假性特征,网络传播中易被滥用。“深度伪造”技术及其产物在网络中大肆传播,不仅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虚假信息,破坏清朗的网络空间,而且对公民个人信息、正常司法活动、社会信任造成威胁,甚至可能被用于挑起民族矛盾、国际争端等危害活动。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超越民法的调整范畴。在此背景下,自由价
2013年两高颁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适用寻衅滋事罪治理网络空间中的虚假信息等提供了重要依据。网络空间早已具有公共场所性质,将网络秩序作为社会秩序予以保护具有合理性,也是刑法回应社会治理需要的必然举措。以刑法规制网络虚假信息,必须处理好维护秩序与保障言论自由的关系,认定网络空间中实施的“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行为,关键在于对“虚假信息”“起哄闹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