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题是数学技能的形成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把解题真正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训练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注重反思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会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反思总结培养能力
解题是数学技能的形成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训练手段,解题后的小节或反思会有益于我们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形成解题技巧,从而把解题真正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训练手段。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在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平时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才会减少甚至避免因学生的马虎心态而出现的非智力因素的失误。
例1、一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今天夏天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有个学生看题不清楚。他这样解题:设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有x名送货人员,则销售人员有8x名,由题意得:(x 22)÷(8x-22)=5÷2,解得x=4.1,经检验,x=4.1是原方程的解,则8x=32.8,答:原有4.1名送货人员,32.8名销售人员。实际上本题就要有稍微思考一下就可发现其中的失误啦,人数怎会有几分之几个呢?利用常识就可以知道啦,平时就该注意反思,而不单单是解题。教会学生“读”题,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审题,带着问题思考,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反思,自我检验。
1.注重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做好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2.注重反思和系统小结,使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应用规律条理化。不少同学做题,易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脑海一片空白。有的明显可见,有的稍为隐蔽,但只要学生自己解题后能认真进行反思,是不难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的。可惜不少同学只满足于一知半解,解完了事,不加探索回顾,任其漏洞百出。
例2、己知点P(x,y)是圆(x-3)2+(y-4)2=1上的点,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如用参数方程或直接利用点在圆上的性质,则解决较繁琐,若能打破常规,作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设k=y/x,即求直线y=kx的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求(y+1)/(x+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可把定点分圆上、圆内、圆外几种情况进行讨论,则对求y/x之类的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的几何意义有更深的了解。像这样,只有平常注意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做好适当的笔记,学会归纳,注意一些平常比较容易错的知识点,了解相同类型题目的解法、步骤,加以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注重错题后的思考。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喜欢采用“告诉”的方法,一是针对学生解题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评,告知学生错因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称为“亡羊补牢”,二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前暗示事先指出,叫做“防患于未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如何把错误化为教学资料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在改错时进行掌握学习反思,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通过这次出错改错,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或是因粗心,或是解题反思不良,或是对知识理解不够,掌握不牢等。学生找准了缘由,就能对症下药,这样不但知识得到了落实,好的学习反思也会逐渐养成。
例3.设函数f(x)=log
(1)若 的定义域为R,求k的取值范围。
(2)若 的值域为R,求k的取值范围。
解(1)时,设 , ,解得
解(2)时,仍想用 来解,但两道题难道一样吗?现实得矛盾冲突引发凝神深思,再检索有关知识,发现 ,解得 。
4.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注意对结论的思考。有些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思考,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分析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是否有更简单的其它解法等等。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不断进取。这样一来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更想学习数学,征服数学,在数学王国里自由自在地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