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解题中的反思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题是数学技能的形成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把解题真正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训练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注重反思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会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反思总结培养能力
  解题是数学技能的形成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训练手段,解题后的小节或反思会有益于我们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形成解题技巧,从而把解题真正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训练手段。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在数学教学中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平时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才会减少甚至避免因学生的马虎心态而出现的非智力因素的失误。
  例1、一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今天夏天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有个学生看题不清楚。他这样解题:设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有x名送货人员,则销售人员有8x名,由题意得:(x 22)÷(8x-22)=5÷2,解得x=4.1,经检验,x=4.1是原方程的解,则8x=32.8,答:原有4.1名送货人员,32.8名销售人员。实际上本题就要有稍微思考一下就可发现其中的失误啦,人数怎会有几分之几个呢?利用常识就可以知道啦,平时就该注意反思,而不单单是解题。教会学生“读”题,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审题,带着问题思考,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反思,自我检验。
  1.注重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做好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2.注重反思和系统小结,使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应用规律条理化。不少同学做题,易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脑海一片空白。有的明显可见,有的稍为隐蔽,但只要学生自己解题后能认真进行反思,是不难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的。可惜不少同学只满足于一知半解,解完了事,不加探索回顾,任其漏洞百出。
  例2、己知点P(x,y)是圆(x-3)2+(y-4)2=1上的点,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题如用参数方程或直接利用点在圆上的性质,则解决较繁琐,若能打破常规,作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设k=y/x,即求直线y=kx的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再进一步引导,求(y+1)/(x+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可把定点分圆上、圆内、圆外几种情况进行讨论,则对求y/x之类的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的几何意义有更深的了解。像这样,只有平常注意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做好适当的笔记,学会归纳,注意一些平常比较容易错的知识点,了解相同类型题目的解法、步骤,加以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注重错题后的思考。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喜欢采用“告诉”的方法,一是针对学生解题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评,告知学生错因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称为“亡羊补牢”,二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前暗示事先指出,叫做“防患于未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如何把错误化为教学资料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在改错时进行掌握学习反思,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通过这次出错改错,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或是因粗心,或是解题反思不良,或是对知识理解不够,掌握不牢等。学生找准了缘由,就能对症下药,这样不但知识得到了落实,好的学习反思也会逐渐养成。
  例3.设函数f(x)=log
  (1)若 的定义域为R,求k的取值范围。
  (2)若 的值域为R,求k的取值范围。
  解(1)时,设 , ,解得
  解(2)时,仍想用 来解,但两道题难道一样吗?现实得矛盾冲突引发凝神深思,再检索有关知识,发现 ,解得 。
  4.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注意对结论的思考。有些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思考,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分析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是否有更简单的其它解法等等。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不断进取。这样一来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更想学习数学,征服数学,在数学王国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创新教育,然而大多数人的研究仅仅是中学和大学的创新教育。而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创新教育却成了创新教育研究的荒地。在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主要任务。我个人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要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期刊
摘要: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思维障碍策略    当学生的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
摘要:按照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培养学生用于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应用    1.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 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理念不相符。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作用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