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实施德育教育的今天,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备受关注,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引导者之一。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是当下学者研究的重点。根据当前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现状,基于德育教育的内容,本文探析了班主任如何帮助初中生在日常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初中生;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中,不但要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还要思考符合环境要求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法。自新课标改革以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日常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是教师通过鼓励、唤醒、鼓舞的方法,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去成长。
1.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1.1德育教育缺乏实践
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来负责完成,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实际参与其中。这一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将德育教育当成了一般的学科知识。学生出现错误理解后,就不会完全按照班主任教育的做法去做,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低下,德育教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进而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效果。
1.2学校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完善
学校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完善是导致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制度,德育教育的全部过程都由班主任来负责完成,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较差。班主任通常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3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学校中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主要由班主任来负责教育,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效果,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渗透的教育方法。由于目前渗透教育的方法在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中尚不完善,容易导致德育教育中渗透的不明确、渗透项目狭窄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都会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要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首先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渗透的策略
2.1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心灵中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心灵中,让学生自觉遵守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学校开家长会前,班主任收集平时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参与打扫工作、经常献爱心的学生名单,然后在家长会中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通过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认识到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渗透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2.2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应该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只有抓住了学生真实的特点和素养,才能让渗透策略发挥应有的效果。例如,当班主任从学生家长口中了解到某位学生在家中经常帮忙家务,尊重父母和长辈,班主任同样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该名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学生的行为。当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受到其他学生一致好评时,班主任可以准备奖品发给学生,渗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的方式,不但能促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激发其他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2.3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自我约束中
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自我约束中,能约束学生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接受教育后,能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而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班主任通过轮流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当一天的班长,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中的德育工作,进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对德育知识产生理解。所有学生轮流结束后,班主任让学生们互相进行投票,选出若干名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奖品和表扬。学生在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中的德育工作时,不但对德育知识产生理解,还配让学生培养学生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的良好德育品质。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目前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尚不完善,因此还存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不够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完善和德育教育缺乏实践等诸多问题。然而,德育教育具有提升学生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作用,能对学生的综合品质进行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必须在学生的心灵上、实际生活中、自我约束上对学生实施全方面的德育渗透策略,充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召新,强典娟.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16+38
[2]杜振慧,黄爱英.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之方法[J].科学教育,2010.06:90-91
[3]阿德勒拜·别克特.谈怎样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6.04:172
【关键词】班主任;初中生;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中,不但要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还要思考符合环境要求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法。自新课标改革以来,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日常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是教师通过鼓励、唤醒、鼓舞的方法,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去成长。
1.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1.1德育教育缺乏实践
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来负责完成,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实际参与其中。这一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将德育教育当成了一般的学科知识。学生出现错误理解后,就不会完全按照班主任教育的做法去做,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低下,德育教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进而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效果。
1.2学校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完善
学校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完善是导致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制度,德育教育的全部过程都由班主任来负责完成,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较差。班主任通常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3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不够完善
目前大多数学校中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主要由班主任来负责教育,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效果,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渗透的教育方法。由于目前渗透教育的方法在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中尚不完善,容易导致德育教育中渗透的不明确、渗透项目狭窄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都会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要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首先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渗透的策略
2.1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心灵中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心灵中,让学生自觉遵守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学校开家长会前,班主任收集平时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参与打扫工作、经常献爱心的学生名单,然后在家长会中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通过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认识到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主动性,渗透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2.2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应该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只有抓住了学生真实的特点和素养,才能让渗透策略发挥应有的效果。例如,当班主任从学生家长口中了解到某位学生在家中经常帮忙家务,尊重父母和长辈,班主任同样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该名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学生的行为。当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受到其他学生一致好评时,班主任可以准备奖品发给学生,渗透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的方式,不但能促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激发其他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2.3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自我约束中
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自我约束中,能约束学生出现不道德的行为,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接受教育后,能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而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班主任通过轮流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当一天的班长,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中的德育工作,进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对德育知识产生理解。所有学生轮流结束后,班主任让学生们互相进行投票,选出若干名表现最优秀的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奖品和表扬。学生在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中的德育工作时,不但对德育知识产生理解,还配让学生培养学生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的良好德育品质。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目前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尚不完善,因此还存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渗透策略不够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完善和德育教育缺乏实践等诸多问题。然而,德育教育具有提升学生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作用,能对学生的综合品质进行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必须在学生的心灵上、实际生活中、自我约束上对学生实施全方面的德育渗透策略,充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召新,强典娟.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16+38
[2]杜振慧,黄爱英.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之方法[J].科学教育,2010.06:90-91
[3]阿德勒拜·别克特.谈怎样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2016.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