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实证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中医药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状况与中医药自身的发展、中医药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力度和途径密切相关,据此提出要加强中医药自身建设,提升大学生对中医药的信心;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拓宽大学生了解中医药的途径;发挥中医药治疗养生的功用,营造群众认同中医药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中医药 大学生 中医药文化 认知 调查
  【中图分類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29-03
  一、调研意义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几千年来为保障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外民众提供中医药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服务。中医药类大学生是系统接受中医药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未来振兴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力军。调研了解中医药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从而达到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目的。
  二、调研的方法、对象和内容
  本研究相关人员在2017年9-12月运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中医药大学389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其中大一学生占42.16%,大二学生占49.36%,大三学生占6.94%,大四学生占0.51%,大五学生占0.26%,研究生占0.77%;医药专业占60.67%,非医药专业占39.33%。本次调研发放问卷389份,回收389份,有效问卷100%。为配合问卷调查,使调研的结果更真实准确,还对12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实地访谈。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中医药治疗的认知情况、对中医药养生的认知状况、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途径和内容、对中医药发展前景的评价。
  三、调研结果
  (一)大学生对中医药治疗的认知情况
  大学生是如何评价中医药治疗的呢?关于“您对中医学的整体感觉是什么?”的问题,在389名被访学生中,绝大多数认同中医的科学性,其中有60.41%的学生认为“中医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它也有其不足”,有26.74%的学生认为中医“很科学,只不过现在我们还无法解释其中的一些理论”。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中医不了解甚至全盘否定中医,其中有11.3%的学生认为“很神秘,对中医理论一窍不通”,有1.54%的学生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一点都不可信,全是骗人的”。
  学生认为中医药的优点是“天然产品,副作用少”(83.8%)、“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好”(69.92%)、“强调整体性治疗”(60.41%)。认为中医药的主要缺点是“见效慢”(72.49%)、“药味苦”(71.72%)、“中医师水平高低不等”(52.19%)。
  在对待中医和西医的态度上,大学生普遍青睐西医。学生认为中医更有优势的占25.96%,认为西医更有优势的占33.68%,表示“不确定”的占40.36%。在身体不适时,大学生首选西医的比重大于中医,其中“看西医”占38.05%,“看中医”仅占5.14%。当问及何种情况下会选择中医时,有64.78%的学生认为是“西药疗效不佳或久治不愈”时,有59.13%的学生是“受父母或他人影响”,仅有26.99%的学生是“主动选择中医”。可见,大学生自觉选择中医治疗的较少,大部分是在没有办法或者受他人影响下才会选择中医。
  (二)大学生对中医药养生的认知状况
  大学生普遍认同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有42.93%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有47.04%的大学生认为“重要”,仅有1.03%的大学生认为“不重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了解并实践过运动养生和饮食养生,而对于药膳养生、情志养生、体质养生、季节养生、经穴养生等养生方式,只有不到半数的大学生实践过。对于“养生方法了解但并未实践的原因”的调查,有64.27%的大学生表示“方法太复杂,难以实施”,有52.19%的大学生表示“理论太深,不易理解”,有44.47%的大学生认为“宣传不到位,使人一知半解”。
  (三)大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途径和内容
  大学生对目前我国中医药知识教育普及程度的满意度不高,有7.9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不满意”,有40.62%的大学生表示“不满意”,有33.68%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仅有17.73%的大学生表示“满意”。大学生对中医药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61.44%)、长辈教授(57.58%)、电视节目(54.5%)、网络传播(51.67%)。大学生认为了解中医的最佳方式包括:开设选修课(74.04%)、相关网站和书籍的介绍(68.12%)、开设专题讲座(65.81%)、通过学校有关社团的宣传(58.61%)。如果学校开展中医学习活动,大学生最希望学习的知识是养生知识(85.09%)、中药材知识(80.98%)、针灸拔火罐(61.7%)。
  (四)大学生对中医药发展前景的评价
  大学生普遍对中医药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有65.04%的大学生认为“一片大好”,有30.59%的大学生认为“一般”,只有4.37%的大学生认为“前景渺茫”。关于“中医的哪些发展是您希望看到的?”的问题,有86.63%的大学生认为是“形成完善的中医体系”,有84.58%的大学生认为是“走出中国,走进世界”,有82.01%的大学生认为是“获得广大的社会认可”,有69.67%的大学生认为是“中西医结合”。关于“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的问题,大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有:中医药人才缺乏(84.06%)、宣传力度不够(66.84%)、政府投入不够(57.58%)、中医缺乏科学性(41.65%)、中医药的经济效益低(41.13%)、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方式有问题(33.42%)。关于“中医药的发展为什么不如西医药?”的问题,大学生认为原因主要有:中医药专业领域人才少(78.15%)、对中医药的重视不够(62.47%)、中医药疗效慢(62.47%)。   四、讨论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调研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了解欠缺,有些大学生甚至对中医药文化存在误解,认为其不科学、不可信。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中医药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力度、途径等方面相关,也与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有关。
  1.传播力度上,中医药文化传播在大学生中不够普及。首先,从中医药的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西医传入中国,中医曾经受到严重冲击甚至是否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重新受到重视,但地位仍不能与西医并重。长期以来,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不够,因此中医并不像西医那样深入人心。其次,从中医药文化的特点来看,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博大精深,要科学地理解中医药文化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否则很容易对中医药文化产生误解。此外,中医药文化晦涩难懂也导致了大学生对中医药感兴趣和进行主动了解的人数不多。再次,从中医药疗效看,“西医快,中医慢”是普遍观点,大学生处在快节奏的时代,患病求医首选西医成为常态。加之中药与西药相比有较多缺点,比如煎药麻烦、药味苦涩等,因而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西医西药。
  2.传播途径上,大学生缺乏了解和实践中医药文化的途径。学校是向大学生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场所。但是目前只有中医院校会向大学生提供中医药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其他类型的高校则很少。即使是在医学院校内,也有中医类学生与非中医类学生的区别。大部分西医类大学生没有学习过专业的中医药文化课程,主要原因在于中医与西医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西医课程繁重,因此大部分医学类高校不对西医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的课程。而非医学类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的中医药知识更少。
  3.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医药的信心。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医药领域的专业人才不足,中医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中医药得到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偏低。在中医院校内存在中医教育内容西化、中医药基础教育薄弱等问题,导致培养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基础不高、西医技能不精。有些中醫药研究生到医院工作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肯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请教学习。
  (二)对策探讨
  1.加强中医药自身建设,提升大学生对中医药的信心。加强中医药建设,以中医药的良好疗效来说服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对中医药的信心。中医药的发展和建设要依靠专业的中医药人才。“师承文化”是中医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因此,中医药教育必须处理好文化传承和现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关系,做到“守特色重创新”,培养中医药基础理论扎实、兼具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中医药人才。各级中医院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和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中医特色诊疗科室建设,让基层医务人员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应用者和宣传者。
  2.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拓宽大学生了解中医药的途径。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却苦于没有了解的途径。国家、社会和高校应重视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具体途径包括: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国学讲座、国学书籍、网络视频中;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举办大学生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安排参观中草药种植园、参观中医特色理疗、参观中医药制药企业、野外辨别采挖中草药等;邀请中医药专家为大学生开设中医药文化讲座、开展中医义诊、介绍日常保健养生的相关知识。
  3.发挥中医药治疗养生的功用,营造群众认同中医药的社会氛围。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生病求医时大部分是首选西医,选择中医时多是因为西医无法医治或者是受父母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的成员,他们的思想行为必然会受他人的影响。因此,营造群众认同中医药的社会氛围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认同的途径之一。让人民群众认同中医药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养生的功用。国家要宣传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将中医药治疗和养生保健资源融入养老机构、社区和普通民众家庭,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廉价而确有实效的中医服务;中医药院校或医院可以将中医药文化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发便于普通民众运用的手机APP,将我国中医药的历史、文化、科学理论、政策等内容通过图文、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让中医专家与患者之间随时随地远程沟通病情,进行新媒体时代的望闻问切,实现群众的中医个体化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的推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N].中国中医药报,2017-01-13
  [2]曲怡,薛亚楠,贾连群.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理念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6)
  【作者简介】黄静婧(1983—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两种通用直升机几何外形模型,采用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进行雷达散射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通用直升机雷达散射水平较高,头向/尾向及侧向RCS分别达到数十和
为研究武装直升机武器发射过程中的机身流场变化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动网格技术,对武装直升机地面停放状态及空中悬停状态下的导弹发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将导弹作为运动
本文基于逆商的重要性及对中学生进行逆商培养的意义,分析中学生的逆商现状,从抗压能力、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意志力三个方面论述中长跑教学在中学生逆商训练中的应用,并
运动动机与运动偏好的关系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大学生运动动机测量问卷》及自编问卷对349名在校大学生的运动动机以及其最喜欢的运动项
介绍了电动直升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分析了电动直升机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重点阐述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电动直升机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三种可行性方案,并用具体数据
针对某型直升机红外成像设备输出图像十字线毛刺或扭曲问题,在视频处理电路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技术状态的电路板对比分析试验,进行故障排查定位,揭示了故障隐含于锁相
过度放牧已被认定为草原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揭示过度放牧的形成机理对于治理草原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传统博弈论主要使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借鉴“公地悲剧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基于广东2003--2012年间的货币过剩数据、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热学性能,最近几年获得极大关注。简单介绍石墨烯的各项性能和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在储能材料、复合材料和涂层等应用的最新进展,指出石墨烯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按GB/T5009.5—2003进行。由于方法从样品的消化到样品测定,程序烦琐、费时,我们对蒸馏装置进行了改进,即用高压锅做水蒸气发生器,串连几套定氮仪,可同时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