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h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有的教育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各科的教学中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育课堂亦是如此。在不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上教师也应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课堂上学生间的合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体育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玩”上。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更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从体育教育的本身来讲,不仅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一些运动技能,更多的是可以通过体育学科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由于体育是集体的运动,所以在学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由于一些传统教学中留下的弊端造成了教师在上课时不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由于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没有进行备课,课堂上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去讲,于是体育课就变成了活动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二、 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体育的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不重视,以及不负责就导致了学生的体育课变成活动课。所以教师应更加重视对于学生体质的提升。在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上体育课的同时不断提升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体育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和其他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进行互动。不断在相互学习中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对体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二)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知识的难度,更易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这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有效性。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体育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身体灵活,有的学生十分有运动天赋,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一些运动。可是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在一些体育的对抗项目中会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所以教师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在团体中发挥自身优势。
  头脑灵活的学生可以提出对抗策略,变成团队的指挥官。体能较弱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去执行从而让团队发挥出最大作用,取得胜利。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共同学习体育知识,提升学习效率,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也为教师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提供了支持。
  (三)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
  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不断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这对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课堂中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这也为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持。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于自身不足可以有相对清楚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只有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才可以通过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可以不断通过在课堂上与各个小组之间互动来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教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在学期末评选出一个最优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策略
  (一)课前导入,提升效率
  在小學体育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无法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或者是根本不想听,这都会让课堂效率变得低下。所以在课前教师首先应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可以享受体育课堂所带来的乐趣。由于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所以在课前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才可以确保学生在上课时是听课的状态。
  课前教师也应该重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的性格。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科的学习。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体育项目例如排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了解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认识的了解。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等种种能力将学生分为几类。有些学生对于排球运动是有所了解的可以分在兴趣类,有些学生之前曾经有过一些排球课程的训练可以分在能力类,还有一些学生运动能力较弱的可以分在基础类。
  教师可以再将这几类的学生进行重组。教师应该保证每一类的学生都在各个小组之中。不能将水平特别好的或者是完全没接触过排球的学生都分在一起,教师应该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对于排球学习的兴趣。分组之后可以让同组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不断促进共同发展。
  (二)布置任务,激发动力
  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如何布置任务这是极其重要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所以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布置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小青蛙抓虫子的游戏,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中成员人数相同,在一米外设置一个终点,每组共同出发,看哪一只“小青蛙”可以抓到更多的虫子。在游戏前,学生可以通过蹦跳的方式进行课堂热身,在热身中调整学生的身体状态,提升对于之后立定跳远的学习认知。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组表现来布置合理的任务。由于男生女生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女生的距离设置为一米,男生的距离设置为一米二为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绩进行累加,最终决出成绩最好的一组。所以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根据各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在小学体育中的教学能力。
  (三)展开合作,提升体验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就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自身的思维进行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由于体育是一个重视安全性的学科,所以学生在进行体育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动向,教师应该在旁边进行保护,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接触过一些体育项目,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陌生的知识进行一个充分的讲解和指导。教师在发现学生的动作不对或者不标准时应该及时进行纠正而不是放任不管,也不应该训斥学生,而是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以学生安全为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发现学生之间共性的特点以及易错点。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这中间应该起到一个保护和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应将问题记录下来,在之后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有效的指导。
  (四)组织竞赛,赛后总结
  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后组织竞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不仅是考查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体育的相关知识和体育运动的相关规则。在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就应该将竞赛机制引入其中,尽量还原比赛场景。
  在真实的环境和比赛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竞技的魅力所在,由此可以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以立定跳远为例,学生在完成自主合作学习后,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的讲解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后,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关于立定跳远的比赛。由于是以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学习,比赛可以以单人比赛和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设计。其中的个人赛比的是个人立定跳远的成绩。小组赛是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来进行比拼。由于课堂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进行授课的,所以比赛规则是整组成员在完成单人赛后将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成绩进行汇总,再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最后找出整组学生得分高的有哪些原因,得分低的有哪些问题。
  通过学生对于本组成员在立定跳远中的表现进行总体的综合评判。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上课时的认真程度、课堂配合度、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自身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评判。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动作标准程度、完成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判。在学生进行组员分析后,哪组的资料收集的最全面,分析的最精准哪组就是优胜队伍。教师也可以通过小奖品去激励学生,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完成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放在主体地位上。
  四、 结论
  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在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因为在体育运动中更加重视课堂的安全性,在体育课上学生出现安全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才是教师应该注意和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提出课堂合作教学后就更应该充分收集资料将体育课变得更加生动,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的弊端并不断克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还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學。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地位,进行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85):119-120.
  [2]余德海.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123,125.
  [3]张永让.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150-151.
  [4]王倩美.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J].田径,2019(11):19-20.
  [5]孙茂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J].天津教育,2019(8):166.
  作者简介:
  于华强,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九华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生学习英语科目期间,听、说、读、写是其必须要掌握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需要贯穿于初中生整体的英语学习过程,而其中,写作能力占据了最为关键的位置,为了能够将初中生写作能力、学习效果提升,促使其具备更高的英语水平,通过思维导图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协助初中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并且鼓励初中生自主创作,可以说,是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首先针对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展开简要
摘要:基于高三政治学科复习的需要,文章主要从复习课的四大抓手,即抓主干知识、抓变化知识、抓易错知识和抓专题知识四个角度简单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效率?让学生充分利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学科知识的积累和积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学科素养;核心素养  一、 引言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在注重对知识本身的全面解读、夯实基础知识
摘要: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提出了更加注重思维和素质培养的历史时期新要求,这推动着教师和院校需要调整自身观念,通过将新的教育思维投入到形式灵活的教育新形式中,从而形成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全面培养。文章通过发掘核心素养视角下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在德育教学具体实践课程活动进行多维度的探索和分析,总结归纳了对于小学德育数学课堂中关于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创新实践性策略,希望能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从业
摘 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需求。因此必须加大对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全面优化,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及对话教学措施合理运用其中,确保初中生物教学具备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求的能力。文章针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方法展开详细分析,为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摘 要:现代教育逐渐发展,当今时代,对于高中教学也不仅仅在于分数、考试,而是更多地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模式,探索高中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     一、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的优势  (一)微课短小精悍,突出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出于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学习兴趣不
摘 要:在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业布置只需要掌握好作业的难度,便可以有效完成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然而当前教育发展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给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管理教师做好物理作业的设计,不再仅仅是考虑题目的难度,而是应该考虑到每一道题目在训练学生做题技能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多重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作业设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教育新时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有力抓手。然而,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部分学校却普遍面临场地小、器材少、师资紧的现实困境。文章将在深入浅出分析这些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学校立足校情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立足校情;创新;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有效策略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
摘 要:“结构化”教学理论运用与中学美术教学,要求教学结构逻辑化、思维化、知识化,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具有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去重建知识体系并多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结构化教学;结构化思维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一书中说:“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
摘要: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创造出来或者是由国外引进来,使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联合使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得以出现,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像是高中生物这种抽象复杂的课程,得益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可喜的提高,不
摘 要:文章以浙江的一道高考题为例,详细讲解了神经调节过程中电位变化曲线图的形成原因,并将此图分解为4个区段:静息状态、形成动作电位、回复静息电位、钠钾泵作用时期,并最终总结出“上升支Na 内流;下降支K 外流,方式都是协助扩散”的规律。  关键词:神经调节;电位变化;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神经调节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而相关电位变化曲线图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但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神经调节过程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