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赶考”须坚持“两个务必”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a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面对国内外依然严峻复杂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新赶考”的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是当前党的建设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坚持“两个务必”思想,通过筑牢思想防线、消除本领恐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大国形象等途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不少地方打破用人常规,把人大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这种先当“人大干部”、再当“政府官员”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激活了人大队伍“一池春水”,增强了干部的民主法治意识和群众观念,有力推动了人大工作开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也推动了区域民主法治进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生动实践.
期刊
2021年11月12日,全球首款可吸入式新冠疫苗在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亮相,通过10秒雾化、深吸并屏息5秒即可顺利完成一次接种,整个操作流程耗时仅20秒.rn这种吸入式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疫苗?2021年7月26日,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期刊《柳叶刀-感染病学》(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团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团队与康希诺生物共同研发的雾化吸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A
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大使命.“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既是对思政课建设基本经验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体现了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善用“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思政课发展的鲜明特色.要厘清“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把握“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明确“大思政课”的建设理路,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进而更好立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征程取得了系列重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下一个百年征程中,厘清中国共产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认识的嬗变逻辑,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对于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将有助于我们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统筹增长速度与效益、加强科技创新方面久久为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是增强执行力.党内法规作为党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公器”,需从“知规”“敬规”“执规”“督规”几个方面增强其执行力,实现制度效能的有效转化.一是强化党内法规的公开、宣传与教育,提高知规度;二是提高党内法规质量,依规管权治吏、培植法规意识,树立敬规心;三是坚持执行原则,提升执行主体的能力素养,提高执规力;四是完善备案审查和执行后评估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实效,构筑督规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开创性地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一重大历史结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历史结论的四重逻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英雄精神培育是育新人的重要途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分别对大学生突出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奉献精神、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拼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形成了培育主题与历史任务统一性、过程与群众联系紧密性、成果与时代精神一致性等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正确引导、围绕学生实际推进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方面带来重要启示.
加快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命题.要站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为民族复兴凝聚青春力量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要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四个方面.新时代新形势下,要通过课程教育教学、大学文化培育、网络空间建设、队伍素质提升四条路径,确保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的时代价值.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不够、感恩思想的教育不足和感恩行为的引导不力,导致出现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的问题.为化解这些问题,高校有必要以传统感恩思想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重新建构并推进感恩教育.
要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厘清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离开自然界也就无法生成人和人类社会.但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客体,人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也利用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自然被打上了人的烙印,“自在自然”被转变为“人化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中国意蕴在于,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