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有关喜马拉雅雪人的目击事件层出不穷,使得这一地区尤为受到公众关注。 2015年7月30日,人们在目击报道频现的科麦罗沃州地区,又发现了疑似雪人脚印的巨大足迹。 当天清晨,12岁的少年丹尼斯·亚历山德罗斯跟随父亲、及其父亲友人一道前往山中野营,在对周围环境探查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脚印。丹尼斯立刻叫来父亲安德烈,并催促其拍下了照片。这个足迹的形状,与人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有关喜马拉雅雪人的目击事件层出不穷,使得这一地区尤为受到公众关注。
2015年7月30日,人们在目击报道频现的科麦罗沃州地区,又发现了疑似雪人脚印的巨大足迹。
当天清晨,12岁的少年丹尼斯·亚历山德罗斯跟随父亲、及其父亲友人一道前往山中野营,在对周围环境探查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脚印。丹尼斯立刻叫来父亲安德烈,并催促其拍下了照片。这个足迹的形状,与人类脚印极为相似,但十分巨大。安德烈通过比较发现,其大小接近自己脚部的两倍。
在此之前安德烈本人并不相信雪人的存在,但是这个巨大足印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也许雪人就在这附近”,抱着这样想法的安德烈及其友人立刻对周边进行了搜寻,但是未能发现任何线索和踪迹。
这件事情一经报道,立刻引来了新的目击情报。在此次目击事件发生的3天前,即7月27日,家住科麦罗沃市的雕刻家里布琴科在自家附近的森林中遭遇了“雪人”。
“早上正在散步的时候,雪人突然出现在前方。在我瞬间感到恐惧的同时,雪人也立刻消失了踪影。”据称,“雪人”一直保持站立的姿态向森林走去。身高大概有2.5米,全身覆盖着深棕色的毛发。
其他文献
人类为什么要健身?原因有许多。或是为了减肥瘦身,或是为了强壮敏捷,又或是为了打发业余时间。但无论是哪种原因,人类健身与否,保持怎样的身材全凭自己选择。但动物不是,健身对于它们来说,关乎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身材的呢? 躺着练肌肉的熊 熊需要依靠强壮的肌肉来保护幼崽和捕食,肌肉对于它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知道,保持身上的肌肉需要持续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刺激肌纤维,维持肌肉的生长,否则辛苦
飞 鹰 我倾尽全力挖掘了我的土地,从此,在它心脏的绝壁上,长出飞鹰。 江 河 某一日,只见大雾遍天。吾等四五人,六七人教。十五人笑。二三心意。一通款曲。在林丛中,冬雪聚集,山风如啸。见白松老,祭先人国,撒酒浆,说江河。觉并无过错。 寡人只祭国与酒。一生征伐,至死方休。有几滴小小人看顾吾等。宇宙疯,攀木登。在中部,在脚跟,在心墙上,绘成一盅,一盅海,嗨。哎。有无数人在,次第醉,子明归。 那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被称为“通古斯大爆炸”。此次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8000万棵树焚毁倒下...... 震惊世界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已经过去100多年了。100多年来,爆炸的起因成为不解之谜
天鹅 浑河从恒山东峪泻出,遇凤凰山阻拦汇成湖,恒山人以为海,名湖东村海村,山缝涌泉成溪,绕湖西村而过,遂称此村神溪。 有消息说天鹅落湖,友骑摩托带我去看天鹅。湖岸水草丛与树下三脚架林立,架边蹲人,戴凉帽,穿绿雨衣,长筒胶鞋,凑镜头看天鹅。 天鹅扑扇翅膀,卷起水幕,稀释炽热阳光,阳光切割水幕,溅起火星。 天鹅游水,红喙依稀,曲项向天“歌”。可隐约见红掌拨青波。脑海闪过电视屏幕或幕布上的天鹅舞
會冒烟的大湖 这个会冒烟的大湖名叫马拉维湖,位于非洲南部的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三国交界处,当地人又称它为尼亚萨湖,意思是“大水或湖泊”。马拉维湖的景色,可以用如诗如画来形容。这里的水质清澈而又澄净,在9月无风的日子里,湖水透明度可达20米,站在船上或湖边,可以看到一群群鱼儿游来游去,这里也是潜水的绝佳之地,钻进水中,即使不用任何设备,也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近岸的湖底。湖水清澈美丽,而周围的风光
坐进生活深处,再深一些 从世界巨大的身躯撤回攀爬的手 坐进生活深处,再久一些 直到透过浮华的天幕 握住星辰和水 那些撕去的日历 那些尚在途中的紧迫时刻 那些物质、信息,虚假的重力 你已将其一一击碎。现在你靠一支 小小的筆:向下生长的烛火,照亮生活 身体已返回身体,词语返回内心 狂奔的道路返回一只脚,波澜返回寂静 从图像、文字,从文明的沼泽里抬起 失神的头,倾听着远方的风声
写作作为精神自传的属性是明显的,但如果写作是作为朝向故往的记忆呢?如果写作是作为朝向同类的呼应呢?那么,当写作是作为朝向暴政的批判呢?寫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布罗茨基看来,“一个孩子对父母控制他感到不满,与一个成年人面对责任时的恐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不是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你也许是小于‘一’个”;暴政与极权之中的个体是“小于一”的,而写作——尤其是诗人的写作——无疑是对“小于一”的反抗
在水边,一滴水的滋养,哺育了多少经年的时光。 水里的情怀以波光的形式存在,在家家户户小码头上以浣洗、拍打来完成。怀里掏出的每一株水草,每一块石头,都睁着眼,告诉你清晰可见,那些鱼儿更是快活得仿佛在云朵里穿行。 天空的鸟,岸边的花,都被阳光晒得暖暖的,泛着光,有幸福的质地。 波光里的一切,都眨着善良的眼睛。 那些跳动的生灵,每一刻都呈现出生命的可贵。 多像一个人的歌唱,永不停息。 采一束
鸟巢 大地抬头久久地望着,不仅开阔了很多,也宁静了很多。流水回头望上一眼,顿时起了波澜。 当树叶的队伍陆续开动并全部撤离,鸟巢成了树上最后一个坚守的部落。 这不愿迁徙的土著居民!信仰之钟在空中日夜不停震响。 这里,依旧住着鸟鸣,住着孕育待产的嫩叶,住着冬眠的春天。 它们继续装盛晨露,酿酒; 迎着清风,陶醉。 杨树 此刻,杨树正以近乎无礼的直白表达对土地的敬意。 那灰白的身姿,飒爽
俄罗斯一男子演奏手风琴吸引海象聚集聆听 近日,俄罗斯一位手风琴演奏者亚历山大·波格达诺夫坐在北冰洋新地岛海岸的一艘船边用手风琴演奏一首流行的华尔兹舞曲。不久,一些海象在听到音乐后就出现了。亚历山大继续演奏,很快,他的船周围就挤满了海象。海象们对这种不同寻常的声音感到兴奋,伴着亚历山大的演奏吠叫着,随着音乐上下摆动,就像是音乐会上的粉丝。亚历山大演奏完毕后扬帆而去,一只活跃的海象还跟着船,吠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