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园林技术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环节较少甚至缺失,实训内容与行业需求有较大差距。本文拟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为例,结合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内容,探讨有关实训项目课程设计与实践问题。
关键词: 中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训项目;设计与实践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行业急需大批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企业迫切希望学生就业和上岗能够无缝对接。因此,中等职业园林技术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贴近行业需求,确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培养满足企业需求和要求的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1 ]。我校在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课程设计与实践成效尤为明显。现拟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为例谈几点认识。
1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设计原则
1.1 实训项目充分体现“岗位适用”原则
2010年9月,我校园林技术专业成为福州市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改革试点专业之一。通过市场调研,进行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绿化工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设计了识读园林工程图、认知园林艺术、调查园林五要素、设计专类园林绿地、制作模型[3]五个实训项目,每一实训项目内容紧扣园林绿化工岗位工作任务,并做到必须、够用。
1.2 实训项目充分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训项目以专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其工作流程为顺序,将其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 [2 ]。学生必须学会识读园林工程图,认知园林艺术构图与造景,掌握地形、水体、建筑、植物、道路广场等五要素造景设计,才能完成专类园林绿地的设计与模型制作。实训项目课程的技能训练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实训项目充分体现“统筹兼顾”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既考虑学生当前就业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工作岗位晋升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二是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为中心,整合《园林制图》、《园林美术》、《计算机绘图》、《景观模型》等课程相关知识点、能力培养点及操作技能点,组合成《园林绿地规划》实训课程中的诸多项目,以完成典型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工作要求设计实训项目,使得课程实训不再停留在一门专业课的层面,上升到岗位综合项目课程的地位 [2 ]。
2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内容的组织
按照实训项目课程设计原则,组织具有较强情景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内容。内容见表1。
3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实施案例
实施实训项目课程的过程中,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序列完整的行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 [1 ]。
比如“小游园景观设计与模型制作”综合实训任务的实施,就是遵循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完成的。
3.1 学习动员,引入真实工作任务(课前准备阶段)
邀请福州蔚然景观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到校开设讲座,介绍该公司承接别墅花园、屋顶花园等小型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的实战经验。引入福州蔚然景观工程公司业务项目(别墅花园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任务:①模拟并成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②绘制比例为1:50小游园景观设计平面图,提交CAD和PS图纸;③制作小游园景观模型;④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成果;⑤完成作品评价;⑥成果展览。
3.2 小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制定计划阶段)
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讨论并制定工作任务完成计划,包括时间进度安排、设计方案拟定、小组分工、材料准备等。
3.3 草案修改,绘制小游园景观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阶段)
本阶段是工作任务的核心,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学习、专家指导等途径,修改并完成草图设计方案,并围绕如下要求完成小游园景观设计图绘制:①立意深刻,主题鲜明;②灵活运用园林五大构图规律与造景原理;③地形、水体、建筑、植物、道路广场等五要素设计合理;④熟练运用CAD、PS绘图软件绘制设计图;⑤图纸符合设计规范,备注完整(作品名称、设计说明、植物名录、指北针、比例、标题栏)。
3.4 图纸放样,制作小游园景观模型。(实施计划阶段)
各小组准备各种园林模型材料,按比例对设计方案进行放样,完成模型制作。要求:①保持模型制作内容与设计图纸一致;②园林五要素造型材料形象逼真;③色彩搭配美观;④制作工艺精细。
3.5 作品汇报,成果评价。(评价交流阶段)
完善设计方案,整理修饰模型,制作PPT汇报课件,介绍本组设计主题和特色、成功之处,并完成作品答辩。基于绿化工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采取自评、组评、师评、企业专家评的技能考核方法,对作品进行评价。
3.6 景观作品展览。(成果展示阶段)
在校园内展示景观设计图纸和模型作品,通过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作品奖。
4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成效与反思
4.1 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促进项目任务与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 实训项目完全取材于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的真实案例——别墅花园设计,真正促进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促使学生在校内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的身份对接,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4.2 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有效弥补指导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从实训项目的设计到实训项目的实施及考核评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帮助,指导教师、学生受益匪浅。由于企业专家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解决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4.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实施项目训练,促进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作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园林设计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以企业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来要求学生,以团队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促进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的提高。
4.4 基于企业的岗位考核标准,有效促进了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的改变
基于企业的岗位考核内容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采取自评、组评、师评、企业专家参评、投票评比等,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学生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维化,评价结果客观化,对学生的评价真正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
4.5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实训项目,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训,学生完成了一个个项目作品,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借校园平台展示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共同赞誉,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在实施实训项目课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要注重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对不同学生应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次引导。三是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有效促进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2]姜大庆.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3-56.
[3]郭舜. 浅谈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70-72.
关键词: 中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训项目;设计与实践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行业急需大批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企业迫切希望学生就业和上岗能够无缝对接。因此,中等职业园林技术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贴近行业需求,确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培养满足企业需求和要求的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1 ]。我校在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课程设计与实践成效尤为明显。现拟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为例谈几点认识。
1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设计原则
1.1 实训项目充分体现“岗位适用”原则
2010年9月,我校园林技术专业成为福州市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改革试点专业之一。通过市场调研,进行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绿化工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设计了识读园林工程图、认知园林艺术、调查园林五要素、设计专类园林绿地、制作模型[3]五个实训项目,每一实训项目内容紧扣园林绿化工岗位工作任务,并做到必须、够用。
1.2 实训项目充分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训项目以专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其工作流程为顺序,将其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 [2 ]。学生必须学会识读园林工程图,认知园林艺术构图与造景,掌握地形、水体、建筑、植物、道路广场等五要素造景设计,才能完成专类园林绿地的设计与模型制作。实训项目课程的技能训练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实训项目充分体现“统筹兼顾”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既考虑学生当前就业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工作岗位晋升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二是以《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为中心,整合《园林制图》、《园林美术》、《计算机绘图》、《景观模型》等课程相关知识点、能力培养点及操作技能点,组合成《园林绿地规划》实训课程中的诸多项目,以完成典型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工作要求设计实训项目,使得课程实训不再停留在一门专业课的层面,上升到岗位综合项目课程的地位 [2 ]。
2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内容的组织
按照实训项目课程设计原则,组织具有较强情景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内容。内容见表1。
3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实施案例
实施实训项目课程的过程中,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序列完整的行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 [1 ]。
比如“小游园景观设计与模型制作”综合实训任务的实施,就是遵循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完成的。
3.1 学习动员,引入真实工作任务(课前准备阶段)

邀请福州蔚然景观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到校开设讲座,介绍该公司承接别墅花园、屋顶花园等小型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的实战经验。引入福州蔚然景观工程公司业务项目(别墅花园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任务:①模拟并成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②绘制比例为1:50小游园景观设计平面图,提交CAD和PS图纸;③制作小游园景观模型;④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成果;⑤完成作品评价;⑥成果展览。
3.2 小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制定计划阶段)
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讨论并制定工作任务完成计划,包括时间进度安排、设计方案拟定、小组分工、材料准备等。
3.3 草案修改,绘制小游园景观设计方案。(实施计划阶段)
本阶段是工作任务的核心,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学习、专家指导等途径,修改并完成草图设计方案,并围绕如下要求完成小游园景观设计图绘制:①立意深刻,主题鲜明;②灵活运用园林五大构图规律与造景原理;③地形、水体、建筑、植物、道路广场等五要素设计合理;④熟练运用CAD、PS绘图软件绘制设计图;⑤图纸符合设计规范,备注完整(作品名称、设计说明、植物名录、指北针、比例、标题栏)。
3.4 图纸放样,制作小游园景观模型。(实施计划阶段)
各小组准备各种园林模型材料,按比例对设计方案进行放样,完成模型制作。要求:①保持模型制作内容与设计图纸一致;②园林五要素造型材料形象逼真;③色彩搭配美观;④制作工艺精细。
3.5 作品汇报,成果评价。(评价交流阶段)
完善设计方案,整理修饰模型,制作PPT汇报课件,介绍本组设计主题和特色、成功之处,并完成作品答辩。基于绿化工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采取自评、组评、师评、企业专家评的技能考核方法,对作品进行评价。
3.6 景观作品展览。(成果展示阶段)
在校园内展示景观设计图纸和模型作品,通过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作品奖。
4 《园林绿地规划》实训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成效与反思
4.1 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促进项目任务与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 实训项目完全取材于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的真实案例——别墅花园设计,真正促进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促使学生在校内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的身份对接,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岗位适应能力。
4.2 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有效弥补指导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从实训项目的设计到实训项目的实施及考核评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帮助,指导教师、学生受益匪浅。由于企业专家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解决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4.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实施项目训练,促进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作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园林设计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以企业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来要求学生,以团队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促进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的提高。
4.4 基于企业的岗位考核标准,有效促进了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的改变
基于企业的岗位考核内容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采取自评、组评、师评、企业专家参评、投票评比等,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学生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维化,评价结果客观化,对学生的评价真正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
4.5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实训项目,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训,学生完成了一个个项目作品,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借校园平台展示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共同赞誉,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在实施实训项目课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要注重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对不同学生应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次引导。三是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有效促进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2]姜大庆.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3-56.
[3]郭舜. 浅谈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