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血液中TNF-α、TGF-β、IL-10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肺癌或食管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血液中TNF-α、TGF-β、IL-10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肺癌或食管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于放疗前、放疗剂量达40~50 Gy时及放疗后检测血浆中TNF-α、TGF-β和IL-10水平,并计算IL-10/TNF-α比值.结果 28例患者发生RP.RP者中放疗前TGF-β、TNF-α、IL-10和IL-10/TNF-α分别为(15.2±13.4)μg/L、(28.4 ±13.4)、(24.1±17.1)ng/L和1.01 ±0.86;放疗中TNF-α升高达(36.1±15.5)ng/L(t=2.01,P:0.040),IL-10下降达(18.8 4-10.8)ng,L(t=1.加,P=0.166),IL-10/TNF-α下降为0.62±0.55(t=1.90,P=0.063);放疗后TNF-α高于放疗前[(36.9±15.5)ng/L;t=-2.20,P=0.032],IL-10和IL-10/TNF-α分别为(13.7±6.2)ng/L和0.41±0.21,明显低于放疗前(t=3.03,P=0.005;t=3.60,P=0.001);TGF-β在放疗前、中、后均相似(P>0.05).在无RP者中放疗前TGF-β、TNF-α、IL-10和IL-10/TNF-α与放疗中、后均相似(P>0.05).RP者与无RP者中放疗前TGF-β相似(t=0.54,P=0.594),放疗中前者TNF-α明显高于后者(t=2.02,P=0.048),放疗后前者IL-10和IL-10/TNF-α明显低于后者(t=2.50,P=0.015;t=4.63,P=0.000).结论 TNF-α和IL-10水平变化与RP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可早期预测RP发生,可作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易感性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的价值.方法对24例SLE患者(SLE组)和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经胸超卢心动图检查,获得冠状窦的
目的 探讨婴幼儿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急性肾后性尿闭的治疗.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诊治的17例存在上尿路结石梗阻婴幼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保守
目的 分析癫痫大鼠的睡眠结构变化及不同睡眠时相特异性痫样放电的发放情况.方法 运用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右侧海马CA3区微量注射Kainic acid(KA)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在海马
目的 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食管鳞癌组织、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各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肝脏NF-K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蛋白表达,胞质NF-KB抑制因子(I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食管瘘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疑似气管食管瘘患儿(其中1例支气管食管瘘)尝试应用支气管镜进行手术全程管理.结果 术前对4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18F-FDG PET/CT)判断胃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至7月对24例临床疑诊胃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PET/CT显像
目的 介绍侧方人路极外侧椎间融合术微创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方法、技术要点,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极外侧椎间融合术微创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8例,3例椎间融合器矫形加椎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筛选并鉴定与胃癌SGC-7901细胞甲硫氨酸依赖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将胃癌细胞株SGC-7901在同型半胱氨酸替代甲硫氨酸的培养液(M-H+)和正常培养液(M+
在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功率器件中可以引入外延生长的发射极镇流电阻,以改善其热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表明这种低掺杂的外延层不仅能作为镇流电阻,而且在功率HBT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