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政策的发展变化r——基于国民党与民进党执政时期的比较

来源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政策是社会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的青年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三次政党轮替过程中,台湾青年政策保持了部分连续性,但由于蓝、绿的意识形态对立,在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政治认同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国民党与民进党的青年政策因此有不同的侧重点.为了让青年“为己所用”,让青年政策更好地为政党意识形态服务,不同的政党尤其是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会在青年政策中注入更多的“台湾主体性”“本土化”内容,以达到改造青年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目的,这是中国政府不能接受的.
其他文献
3月下旬,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在学校白云校区举办.团省委书记兼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校(院)长池志雄同志出席并讲话,学校党委班子成
期刊
党的教育方针是写入宪法和其他法律用于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教育基本政策。建党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的传承创新过程体现了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变化之处在于其充分反映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需求和形势对教育方针的阐述不断创新完善;不变之处在于其始终遵循“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条逻辑主线,牢牢坚守教育的宗旨和方向。研究结合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九个坚持”,尝试从史料梳理和文本分析角度探讨党的教育方针传承创新的内涵。
2020年5月7日,由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牵头,15名众议院共和党议员组成的“中国工作组”(China Task Force)正式成立.在共和党的规划下,“中
期刊
实体化日益成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向.在产教融合实体治理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三种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如产教融合参与主体间
美国拜登政府执政后,一批年轻人在重要涉华岗位上亮相.他们正值40至50岁的壮年时期,多数人长期从事中国问题研究,并有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历,堪称美国政坛新生代的“中国通
期刊
联盟是国家促进自身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联盟理论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实质上可以分为联盟形成理论、联盟管理理论两大分类.本文试图按照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
期刊
2018年我国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强调要“既抓涉黑组织,也抓'保护伞””,并对深挖黑社会性质组织背后的“保护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作为我国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