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深厚的中原武术文化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eng929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有代表性的中原地区武术文化的起源、演变、发生和发展进行探讨,以四大古都为立足点,以中原三大武术体系为支点进行论述和研究,该研究旨在更突出中原武术强省的优势,增加中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这不仅能促进区域性旅游、教育、健身等方面的发展,更对中原地区武术运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原武术;古都文化;三大武术体系
  河南地处中原,这里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文明在这里交汇、发展和延续,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也随着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不断丰富着中原文化的内涵。我国被公认的八大古都有四个座落在河南,古都独特的地域武术文化多姿多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以历史学和文化学为视角,构成古都武术文化特征的主要有“宫廷武术”、“军事武术”、“都市武术”等,国都重地这种独特的地位,使其在文化发展上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当时政治文化和各色势力交汇中心。各大古都毫不例外地汲取了民间和外部武术文化的营养。
  一、古老的安阳殷都武术文化
  安阳殷都被称为中华第一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土在这里,从殷墟甲骨文“戈”演化出来我国古汉语文字“国”,就是以古兵器“戈”守卫在四周城墙内的表意字,突出体现了中国古都的习武记录和当时的军事堡垒作用;甲骨文“车”是四轮的,逐渐过度到两轮、一轮,近而到今天的“车”,也能看出当时武术在军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殷墟出土的兵器还有刀、钺、斧、戚、簇、弓形器等,说明殷人使用兵器之广泛,使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早期的武术文化形态和尚武精神。
  殷墟卜辞中有“新射”“痒射三百”和“登射三百”。“新射”就是对未经训练的“新手”教授射艺,“痒”就是习射的学校。“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郭沫若《殷契粹编》),甲骨文象形字“戒”,为一人双手执戈戒备待敌之意,故殷代“教戒”意为传授武艺之事。
  安阳不仅是创造殷商武术文化的沃土,又是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北齐时期的邺都所在地,安阳又名邺下,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后,整修武备,操练士卒,大批武勇之士汇集邺城,“建安武风”盛极一时。邺都武术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相融合的结果,闪耀着整个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光辉。
  二、古都洛阳习武之风盛行
  位于黄河支流洛水之畔的古都洛阳,自东周始,历经东汉、曹巍(魏文帝)、西晋、北魏、后梁、后唐七朝在此立都,隋炀帝与唐时武则天也曾迁都于此,故又有“九朝古都”之称,春秋时期的“士”一般为武士,春秋时期的学校教育一般都是武士教育。“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英雄横扫千军、壮士驰骋疆场,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赞歌。
  经学盛行的东汉时代,武术活动在民间和京都也十分活跃。汉武帝于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隋书·帝》:“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技异艺毕集。”这些盛大的角抵活动,将武术与百戏推向了高潮。在洛阳考古出土的汉砖碑志中,就形象真实地记录了东汉时代洛阳的武术文化盛况。唐代裴舞剑、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被誉为“唐代三绝”,可见武术活动在盛唐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三、东京汴梁的武术文化兴起
  黄河之滨豫东平原的七朝古都开封,最早为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又历经五代的后梁、后汉、后周于此建都,北宋京都也建于开封,文韬武略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一位精通武艺、骑马善射的皇帝。宋人张择端的一幅内容丰富、千姿白态、流传至今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出北宋当时的繁华景象,为我们提供了北宋时期古都开封习武活动的一个缩影;孟元老的一部《东京梦华录》为我们揭示了北宋古都盛行的习武之风和精妙的武术技艺。
  汴京军中武艺丰富多样,既有习练形式的“对舞”,又有真刀真枪的实战演习,“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与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北宋东京的仕族子弟,好胜争强,常在一起习武打斗,薛惟吉“少有勇力,形质魁岸,与京师少年追逐,角抵蹴鞠,纵酒不谨”(《宋史·薛居正传》)。司马光《论上元令妇女相扑状》载:“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令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这种妇女参加的相扑活动到南宋临安还在都市流行。北宋京师中仍有传统的“手搏”表演活动,而且,这种活动带有明显的竞赛性质,这些武事活动促进了南宋京师的民间都市武术的繁荣和发展。
  四、古都新貌郑州的武术演义
  3600年前已巍然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郑州古商都,2004年被确认为中国第八大古都。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原大地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中心。郑州位于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中心地带,曾经书写了中国历史的早期辉煌。以商都为代表的郑州地区还发现了西山、新砦、古城寨、大师姑等一批古代城址,春秋战国的临国虢国、郑国、韩国等诸侯也曾先后定都于此,这些都表明郑州所在地域存在一个古都群,进一步确立了郑州在中国古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古都的武术文化也随着古都的建立而初具雏形。多年以来,先后勘察和发掘出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铁质工具、兵器。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上出土的骨器物有:骨针、骨锥、骨箭等,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化风貌。这些都证明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军事武术活动。到了近代,随着中原武术文化的兴起,有着地域特色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散手邀请赛以及“省港杯”散手擂台赛等都多次在郑州举行,2006年还在郑州举行了“世界传统武术节”,这些赛事都说明了郑州的地域优势,奠定了郑州在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
  少林寺自后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建寺后,陆续有慧光、稠禅师、圆净等僧人习武。到明代已成为武功著称的名刹大寺,明人王世性在《嵩游记》中说:“寺僧四百余,武艺俱绝。”演练时,“拳、棍搏击如飞”。少林武艺,以棍法为特长,民间有所谓“十三棍僧救唐王”之传说,明代少林武术最著名的是棍,少林棍曾在抗倭战场上大显神威。到了明代后期,少林寺僧才转而“多攻拳而不攻棍”。少林武术与古代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宗教文化与武术文化同为古代文化巨系统的组成部分。佛教与武术密切联系的典型代表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时至今日,少林寺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以武术文化为特色的游览胜地。
  五、结论与建议
  “武术搭台,经济唱戏”,以武术为特色的各种民间和政府的赛事活动近年来不断举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少林寺旅游经济的强劲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安阳殷墟“申遗”成功,是河南的光荣。以安阳为圆心,向外辐射的旅游点有红旗渠、袁林、岳飞庙等,加强对周边武术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有利于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古都武术文化的整理与探讨有利于现在正在推行的“郑—汴—洛”一体化进程。丰富的武术资源对城市社区健身和民间武术的繁荣与发展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为学校体育课程的特色教育提供了优越的可选条件。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简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马爱民.传统武术文化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宋史:三三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4.
其他文献
本文描述了建筑市场实际现状情况,并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分包管理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策略,对于推动亚欧大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中东混乱政治的局面影响下,“一带一路”的发展也充满了诸多挑战,存在
地利人和,高擎“会展”大旗rn据悉,去年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市长峰会,重庆市的基础设施投入超过70亿元,其中投向南坪就超过30亿元,而巨大的投资更是显著提速南坪经济发展.据
1999年4月,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邢钢)在其冶炼分厂修建厂房时发现一座墓葬.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遂进行了清理发掘.发现该建设区共有墓葬3座,3座墓葬早期均遭盗扰,随葬
期刊
招投标工作主要是基于市场经济下实施商品交易的一种行为,它是我国商品市场经济经过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商品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主要体现在交易技术、应用市场经济等方法.根
摘 要 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固定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方法;以及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化 固定资产  会计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会计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己初步纳入了国际会计体系之中。加入WTO,将为我国会计的第二次国际化大发展创造有利的环
【摘要】本文旨在从事实出发,结合一定的发展模型,分析新闻事业本身与社会发展两者的联系。  【关键词】社会发展;新闻事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48-1.5  一、新闻事业的发展,令社会的“螺旋型”发展模式凸显  在社会的发展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形成“螺旋型”的模式后,其实新闻事业发展本身也使得社会的“螺旋型”发展模式凸显出
越来越多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正在被部署到亚太地区,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无人侦察机将在亚太编织起一个庞大的空中监视网.rn美军最得力的空中“眼线”rn“全球鹰”翼展
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与中国农业大学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正式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约翰迪尔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包括教育支持、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