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柑桔砂皮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柑桔砂皮病为害区域已扩展至邻水县各柑桔产区,且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果品的外观质量。调查发现,所有柑桔类果树皆感病,不同种类、品种感病程度有差异;树体感病严重与否与栽培管理水平、树龄、树势、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同部位病害症状的表现有一定差异,但不明显。通过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防治效果。
  关键词:柑桔; 砂皮病;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45
  砂皮病,是柑桔树脂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对柑桔干、枝、叶、果实侵染造成的为害。病害以前在邻水县的柑桔产区曾零星发生,近年来,其为害区域已扩展且有加重趋势。为害柑桔后影响树体生长,造成树势衰弱,严重者枯枝死树;果实受害后因其表面产生众多的黑褐色“砂粒麻点”症状,是对果实商品性损害最严重的病虫种类之一;严重时使果实完全失去商品性,贮藏性能降低,果实腐烂加剧,减少果农经济收益。笔者通过调查,原因分析,根据该病害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自2015年12月至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其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1 病源及症状
  病源。柑桔砂皮病属子囊菌门的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在枯枝及病、死植株内越冬,成为该病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菌丝及分生孢子生长最适温度15~25℃,在10℃以下及35℃以上生长缓慢,随雨水、风力等媒介传播。
  症状。该病菌因其为害柑桔果树的部位不同,其表现的症状不同,名称也不同。根据病菌侵害部位将其症状分述如下。
  干、主枝。病菌侵害树干、主枝,初期表现出褐色油渍状病斑,从病斑处渗出褐色胶液。多发生在主干与主枝的交叉处,在高温干燥的情况下,胶液失去水分,病部皮层松裂、脱落,发展成树脂病。受害严重的枝干,树势衰弱,直至干枯死亡。
  幼枝、叶 。感病后病部逐渐退绿失去光泽,形成小而圆的暗褐色病斑,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皆感病。枝及春梢叶片病斑多凸起,手指触摸有砂粒感;夏梢叶片病斑多平陷,无明显手触感,往往多个砂粒连成一块或一片。
  果实。在谢花座果后至着色前皆可染病,感病后的幼果果皮产生红色小点,再随果实生长变为黑褐色似砂粒的小粒点。果实在贮藏期间易发生蒂腐病,导致果实腐烂。
  2 发生情况、规律及原因分析
  2.1 发生情况
  2015年3月和11月笔者在邻水县8个柑桔主产乡(镇)选取了10个果园、22个品种(系)的砂皮病感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病情况见表1。
  调查表明,邻水县大部分柑桔产区受害以砂皮病表现为主,多表现在枝、叶、果实上,少数果园柑桔树感病率达95%以上。树脂病、流胶病所占比例很小,不足0.2%。
  2.2 发生规律和原因分析
  种类及品种。表1看出,所有柑桔类、金柑类、枳类果树皆感病,感病程度为柑桔类﹥金柑类﹥枳类。其中橙类和柚类最易感病,柑类、桔类、枸橼类次之;同一种类各品种感病程度无明显差别。橙类枝叶、果实感病程度相同,柚类果实感病重于枝叶;同一树体各部位叶片感病差异不明显;果实的感病表现为向阳部位重于其他部位。
  树龄。表1显示,症状表现严重的果园,树龄都在20a以上,而树龄在10a以下果园,症状表现不明显或发病较轻。树龄小,树体生长势相对较强,对病菌的抵抗力也较强。同时,幼龄果园病原菌基数相对较少,受害较轻。
  树势。调查表明,树势衰弱的柑桔树,发病偏重。近年来,部分果园因劳动力缺乏导致果园管理粗放,甚至放弃必要的施肥、病虫防治等常规管理,致树势衰弱,流胶、树脂、蒂腐、砂皮等病症大量出现在这类果园中。
  气侯。该病发生高峰期有2个时期,即5—6月和9月中旬—10月中旬。4—6月和9—10月,是鄰水县梅雨和秋雨发生较多的季节,阴雨天多,光照日数少,空气湿度大,气温20~25℃。适宜的自然条件及幼嫩的新生组织给越冬病菌的初次侵染造成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调查表明,凡5月前有症状表现的枝叶,病点在后期容易连片形成病块,为害严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深施足量的有机肥,引导根系深入土壤,形成根深叶茂的树体;做好果园的开沟排湿工作,特别是地势较平坦,土壤粘性大的园地须降低地下水位和环境湿度;对树冠下及其周围的土壤每年进行1~2次中耕或浅耕疏松土壤。
  搞好冬季清园。做好冬季清园,减少菌源基数。及时挖除死树、剪除枯枝;做好冬季的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修剪后形成的大伤口涂抹杀菌剂保护;及时清园,将挖除的死树、修剪的枝叶、地表的枯枝、落叶、落果和杂草及时清理干净,移出果园集中烧毁;树干刷白,冬季清园时对主干及主枝进行刷白。刷白剂可用生石灰1kg,水5~10kg配成;树体及地表面在2月前喷雾1次1%~1.5%石硫合剂,减少菌源及其它害虫基数。
  药药防治。2月底(萌芽前)喷雾10%苯醚甲环唑 矿物油进一步杀灭越冬菌源,保护新生春梢枝叶;谢花2/3时喷雾43%戊唑醇 70%丙森锌防治枝叶病菌;5月幼果期喷雾安泰生 代森锰锌;6月喷10%苯醚甲环唑 代森锰锌对幼果再次保护;9月喷用43%戊唑醇 70%丙森锌保护果实不受砂皮病菌为害;对已表现出流胶症状的枝干,先用利刀刮除病部组织,再用75%酒精或10%纯碱水消毒后,涂以波尔多浆液杀菌保护伤口,涂药时期为4—5月和8—9月。
  4 防治效果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防治效果。2016年砂皮病综合防治效果,见表2。采取了药物防治措施的果园,砂皮病明显减少,防治效果显著。未进行药物防治措施的果园,砂皮病发生较重。
  注意的几个问题。不同种类的杀菌剂要交替选择使用,杀菌剂与保护剂配合使用,减轻病菌的耐药性;在预防砂皮病的同时要做好天牛、爆皮虫、蚱蝉等枝干害虫的预防,避免机械伤害的产生,尽量减少可供病菌侵入的伤口;发病严重的果园要协调周边果园统一时间喷药,才可达到较好防治效果。
  作者简介:冯乔君(1967-),男,农艺师,从事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推广工作;杜永华(1965-),男,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技术与推广。
其他文献
摘 要:冬闲田正逐步成为我国南方可综合利用的重要农业资源之一。本文对湘西地区冬闲田利用情况调查后发现,湘西地区冬闲田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受技术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条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本文根据湘西实际情况提出湘西地区具有开发潜力的油菜、蔬菜等冬闲田作物模式的综合利用策略。  关键词:冬闲田;湘西地区;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
摘 要:影响西南桦生长关系到因素有很多,造林密度是其中之一。在此以四川巴中地区为实验地点,分析了西南桦林分密度对其高度、胸径和材积方面的影响。在实际造林时,有必要参考这一标准。  关键词:西南桦;林分密度;胸径;高度  中图分类号:S725.6 文献标识码:A  造林密度是人工造林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林木的生产力及生长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应加以合理控制。西南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水稻种植技术得以发展,解决着我国粮食缺乏情况。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作物,种植面积相对广泛,在国民经济水平提高上占据主要地位。但从我国水稻种植情况上来看,仍存在相对较多的问题,其中,病害是最为常见的,间接降低着水稻收成。针对这种情况,需加大抗病技术的探究力度,以保证水稻收成,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关键词:水稻种植;抗病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当微地震事件个数较多时,传统双差定位算法的数据存储量和计算量巨大,难以适应微震震源的定位.提出一种新的微震震源定位算法-混合差定位法.这种算法综合了双差定位算法和Gei
针对松软煤层空气钻进装备集成性差、工艺流程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特别配套了ZDY5000RF 型钻机及配套装备,结合配套装备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在祁南煤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摘 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直接影响林业产业发展,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前锋区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结合前锋区实际,就其林业推广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前锋区;林业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35  1 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