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浮力问题是初中物理重难點结合的综合性问题,对学生理解概念、探寻规律、掌握方法的要求较高,本文以一道中考浮力与液体压强结合的综合题进行细化分析并与类似题目进行对比,最后开展教学讨论,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浮力;液体压强;能力迁移
浮力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难点,理解浮力概念并与其他知识点结合思考是解决浮力综合性问题的关键。浮力与液体压强往往分不开,通过对浮力压强的综合分析,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于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有极大帮助。
1真题呈现
试题(2016年四川遂年物理卷)如图1所示,有一圆柱形的容器内装有足够多的水,它的底面积为100cm2,有一体积为4.5×10-4m3的冰块在水面上,并且在冰块里面含有物体,物体质量60g,现冰块的1、/1的体积暴露在水面上(p冰=0.9×103kg/m3,g=10N/kg)。求:
(1)冰块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当冰块发生熔化后,在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量。
2试题社会反响
这道题目是当年中考物理卷中的压轴题,得分率较低,学生考后对本题的印象大多为:题目新奇,与复习题差别较大,容易下手却难以开展。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了浮力、液体压强、密度等计算,难度较高,对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考生是很大的难题。
3试题点评及解析
3.1试题点评
本题目设置新颖,为力学综合题,考查学生关于冰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层压强的分析,与常规的考题不同点在于液体中漂浮的不是单纯的一种物体,而是由冰块和实物的融合体,物理过程分为熔化前与熔化后两个状态,将压强与浮力知识进行了结合,第三问解题的关键在于排开水体积的变化量的计算,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命题的主要目的。
3.2试题解析
(1)求冰块所受的浮力,可以先求出冰块排开水的具体体积,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冰块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1-(1/15))×4.5×10-4×10-4m3,则冰块受的浮力为:F浮=p水V排g=1×103kg/m3×4.2×104m3×10N/kg=4.2N:
(3)因为冰块熔化后,它的质量并不发生改变,因此冰熔化成的水的体积应该与排开水的体积是相等的,水面并不会发生变化;而水面发生的变化是因为物体从冰块中露出进入了水中引起的。
冰块漂浮时满足的关系为F冰=G冰 G物,现假设将物体先取出再放入水中,此时物体与冰块一起受到的浮力为:F浮=G冰 p冰V物g,则浮力的变化量为:△F冰=F浮-F浮’=G冰 G物-G冰-p水V物g=G物-P水V物g=0.1N;
4扩展与延伸
初中的浮力问题是中考考查的难点,与液体压强结合进行的考核更是加大了难度,复习中非常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分析学习,我们对以下几题进行进一步赏析。
试题2(2015年沈阳中考物理卷)小刚在做关于浮力的试验时,测量到一个装满水并有溢出的水杯重为4.8N,空的小桶的重力为0.2N,将它们都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然后将一个小球轻轻地放入溢水的水杯中,小球的质量为400g,小球放入水杯后会立刻沉入水底,假设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桶中,如图乙所示,现将装有溢出水的水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的挂钩上,静止的测力计的示数为图丙所示,题中取g=10N/kg,p水=1.0×103kg/m3。求:
(1)如果溢出水的水杯与桌面相接处的面积为50cm2,小球放入水杯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小球的密度。
试题3(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卷)如图3所示,现有一薄壁圆柱形的容器甲和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容器甲的底面积为5×10-2m2,假设容器甲足够的高,内装有质量为5kg的水,而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N,他的底面积为8×10-2m2。求:
(1)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
(2)圆柱体乙对于水平地面的压强Pz;
(3)如果将一个物块A分别浸没在甲容器的水中、而放在圆柱体乙的正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是相等的,则求物块A的质量大小mA。
试题4(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物理卷)有一金属块日静止在水平的桌面上,它的质量为4kg,底面积为2.0×10-2m2,如图4甲所示,又有一个立方块A放置在底面积为0.16m2的圆柱形盛有水的容器中,立方块A的边长为立方块lA=0.2m,现在轻轻地将B放在立方块A上,等静止后,A可以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现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1.0×103kg/m3,立方块A的密度为pA=0.5×103kg/m3,取g=10N/kg,求:
关键词:浮力;液体压强;能力迁移
浮力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难点,理解浮力概念并与其他知识点结合思考是解决浮力综合性问题的关键。浮力与液体压强往往分不开,通过对浮力压强的综合分析,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于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有极大帮助。
1真题呈现
试题(2016年四川遂年物理卷)如图1所示,有一圆柱形的容器内装有足够多的水,它的底面积为100cm2,有一体积为4.5×10-4m3的冰块在水面上,并且在冰块里面含有物体,物体质量60g,现冰块的1、/1的体积暴露在水面上(p冰=0.9×103kg/m3,g=10N/kg)。求:
(1)冰块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当冰块发生熔化后,在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量。
2试题社会反响
这道题目是当年中考物理卷中的压轴题,得分率较低,学生考后对本题的印象大多为:题目新奇,与复习题差别较大,容易下手却难以开展。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了浮力、液体压强、密度等计算,难度较高,对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考生是很大的难题。
3试题点评及解析
3.1试题点评
本题目设置新颖,为力学综合题,考查学生关于冰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层压强的分析,与常规的考题不同点在于液体中漂浮的不是单纯的一种物体,而是由冰块和实物的融合体,物理过程分为熔化前与熔化后两个状态,将压强与浮力知识进行了结合,第三问解题的关键在于排开水体积的变化量的计算,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命题的主要目的。
3.2试题解析
(1)求冰块所受的浮力,可以先求出冰块排开水的具体体积,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冰块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1-(1/15))×4.5×10-4×10-4m3,则冰块受的浮力为:F浮=p水V排g=1×103kg/m3×4.2×104m3×10N/kg=4.2N:
(3)因为冰块熔化后,它的质量并不发生改变,因此冰熔化成的水的体积应该与排开水的体积是相等的,水面并不会发生变化;而水面发生的变化是因为物体从冰块中露出进入了水中引起的。
冰块漂浮时满足的关系为F冰=G冰 G物,现假设将物体先取出再放入水中,此时物体与冰块一起受到的浮力为:F浮=G冰 p冰V物g,则浮力的变化量为:△F冰=F浮-F浮’=G冰 G物-G冰-p水V物g=G物-P水V物g=0.1N;
4扩展与延伸
初中的浮力问题是中考考查的难点,与液体压强结合进行的考核更是加大了难度,复习中非常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分析学习,我们对以下几题进行进一步赏析。
试题2(2015年沈阳中考物理卷)小刚在做关于浮力的试验时,测量到一个装满水并有溢出的水杯重为4.8N,空的小桶的重力为0.2N,将它们都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然后将一个小球轻轻地放入溢水的水杯中,小球的质量为400g,小球放入水杯后会立刻沉入水底,假设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桶中,如图乙所示,现将装有溢出水的水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的挂钩上,静止的测力计的示数为图丙所示,题中取g=10N/kg,p水=1.0×103kg/m3。求:
(1)如果溢出水的水杯与桌面相接处的面积为50cm2,小球放入水杯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小球的密度。
试题3(2015年上海中考物理卷)如图3所示,现有一薄壁圆柱形的容器甲和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容器甲的底面积为5×10-2m2,假设容器甲足够的高,内装有质量为5kg的水,而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N,他的底面积为8×10-2m2。求:
(1)容器甲内水的体积V水;
(2)圆柱体乙对于水平地面的压强Pz;
(3)如果将一个物块A分别浸没在甲容器的水中、而放在圆柱体乙的正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是相等的,则求物块A的质量大小mA。
试题4(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物理卷)有一金属块日静止在水平的桌面上,它的质量为4kg,底面积为2.0×10-2m2,如图4甲所示,又有一个立方块A放置在底面积为0.16m2的圆柱形盛有水的容器中,立方块A的边长为立方块lA=0.2m,现在轻轻地将B放在立方块A上,等静止后,A可以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现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1.0×103kg/m3,立方块A的密度为pA=0.5×103kg/m3,取g=10N/kg,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