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傩戏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池州傩戏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它以戏曲演出的形式出现,娱神娱人,“人神共赏”。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亦很少经文人加工,风格古朴粗犷原始蛮赫,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安徽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和极高的文化人类学、戏剧学、宗教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学术研究价值,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撰文/摄影 黄从云)
其他文献
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作为中国仅存的宗教剧种,打城戏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舞台艺术令人叫绝。  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被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其中,打城戏是我国唯一的宗教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世界。  在泉州今年开春首个推介会上,作为此次推介会中唯一的演艺项目,泉州
期刊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所以也称为“宋江戏”。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
期刊
闽南传统的布袋木偶戏根据表演的乐调、词调与戏路划分,可以分为南、北两种不同的流派,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漳州的布袋戏归属于北派,唱的是北调,如昆腔、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珍稀的优秀汉族文化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布袋木偶戏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
期刊
古朴优雅,唱腔丰富,带有南戏意韵的莆仙戏;表演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提线木偶戏;格律自由,节奏强烈,闽南乡土气息浓郁的芗剧……地方戏是福建文化的瑰宝,福建现存20多个剧种,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国戏曲史的缩影。  梨园戏惊艳欧洲  应法国MC93剧院的盛情邀请,作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文化活动,2014年6月2日至25日期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远赴法国巴黎、里昂、希腊雅典三座欧洲名城,进
期刊
1、史论结合治学法的性质和意义  史论结合治学法,就是将史料研究和对史料的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的治学方法,就是宗廷虎先生讲的“以史促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具体而言,充分和系统地搜集史料,并对其做真伪考辨、价值高低评判;以正确理论作指导,对史料做历史地科学地阐释、评析、概括升华;并始终将史料研究和理论研究辩证地结合。就史与论的关系而言,可以说“以史促论是以‘史’为手段,以‘论’为目的;以论
期刊
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永安大腔戏,是福建省自1949年以来发现的古老剧种之一,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现仅存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  大腔戏也称大门腔,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而得名,是客家南迁时带入的剧种。大腔戏源于唐代的江西,清初至中叶繁盛,后来辗转传入永安,已有600多年历史。  大腔戏属于弋阳腔系统,粗犷古朴,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唱时大小嗓结合,
期刊
闽西汉剧,俗称“乱弹”,光绪年间,因受粤东“外江戏”(今广东汉剧)影响而改称“外江戏”;流行于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其名称多被误解为“流行于闽西的武汉汉剧”,其实它源于清中叶湖南祁阳的楚南戏(今称祁剧)。在30年代,广东《汕头日报》编辑钱热储著文倡议,将广东的“外江戏”(楚南戏)称为“广东汉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别“广东汉剧”而取名“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是
期刊
泰宁梅林戏源于清乾隆年间,由徽班传入后受方言影响,吸收地方小调、民歌和道教音乐,形成具有泰宁地方特色的剧种,其唱腔、曲牌、剧目、表演独具一格,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2006年5月20日,泰宁梅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
期刊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的傩舞自北宋初年传入,原为“和藩舞”,经千百年传承,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被誉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泰宁县大源村,有一种被誉为民间舞蹈“活化石”的傩舞。早年,它一度繁盛,上世纪50年代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禁演,沉寂了整整40年。如今,千年古傩“复活”了,它抖落尘埃,重放异彩,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傩舞
期刊
我国戏曲界专家曾认为四平腔已消失绝迹,但想不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却意外在福建闽北山区被发现,一时轰动全国戏曲界,被视为四平腔的活文物。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源,福建政和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每到农历二月初九和八月初六,村里总要在祭祖之后,连续上演三天的四平戏。杨源的四平戏道具虽不华丽,演得也没有专业演员精彩,却有名气,有韵味。  四平戏又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