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延迟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开展磨课活动,一位教师两次执教《美丽的丹顶鹤》,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颇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第一次的教学片段]
  师:丹顶鹤美在哪里?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彼此的观点。(生轻声读、思、画、交流)
  师:谁能来说一说?(学生纷纷举手)
  生:丹顶鹤的样子好看,羽毛洁白,唱歌和飞起来的样子都很美丽。
  师:太好了,非常正确。多么聪明呀,给他掌声!还有谁要说?
  接下来,任凭教师怎样鼓励,刚才小手如林的现象还是没有出现。
  丹顶鹤美在哪里,每个学生心中自有不同的感觉,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把心中的形象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早地对一个有着多种可能性、多种理解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既然都已经“非常正确”了,谁还会把不同的想法说出来?在评课议课活动中,我把这些想法与执教者进行了交流,第二次换班再教这个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次的教学片段]
  生1:(与上次学生的回答大致相同)
  师:这是你心中的丹顶鹤,真美。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吧。(教师没有马上评价,只是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发言,重在引导大家继续探讨。)
  生2:“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可是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就好像一个女同学,穿了一身白色的公主纱裙,镶着一圈黑色的花边,真漂亮。
  师:你来读读这句话,把你对它的喜爱读出来吧。
  师:你很善于想象,把课文中的语言想象成活的画面,好像真的看到了一样,这真是个好的读书方法。其他同学想象中的丹顶鹤是什么样子呢?(肯定这位同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大家积极思考,大胆想象。)
  生3:丹顶鹤的身材美,个子高高的,书上说它“腿长,脖子长”,站在那里就像是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最可爱的是它的“嘴巴也长”,长得与众不同。
  师:你心中的丹顶鹤美在身材,美在与众不同。它还美在哪里呢?(诱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生4:我觉得丹顶鹤的姿态是那么高雅,它在地上引吭高歌,在天上展翅飞翔,多像歌唱家和舞蹈家呀!
  师:大家赞成吗?(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意在促进大家积极参与。)
  生5:我赞成,我觉得丹顶鹤展翅飞翔时,就像美丽的仙女凌空起舞,我想到了敦煌壁画上的飞天。
  生6:我也赞成,它引吭高歌让我想起了歌唱家宋祖英,不仅长得美,歌声更美。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我们美美地读读这一节吧。(学生读得很投入,很动情。)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了延迟评价技巧,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思维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相互启发,个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运用延迟性评价,有哪些积极的教学效果呢?
  一、 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延迟评价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放松的心理环境,而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是否能深入感悟文本、品味语言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心态放松,可以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可以静下心来思索,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潜能容易被挖掘出来。
  学生由于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当一些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或者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运用延迟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用宽容和耐心去等待,以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继续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
  适当运用延迟评价,给学生探索的自由,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为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潜心钻研的习惯创造条件,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延迟评价,没有立即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对与错的评判,给学生创造了发现、探究的机会,引导着学生的发现不断深入,最后学生的见解各异,精彩不断。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的问题,教师不必匆忙作出定论,要耐心地等待学生进一步思考,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全部展示出来,再进行适当点拨。延迟评价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自由思维的空间,能诱发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产生更多更好的灵感,能放飞学生的思想,促进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生成。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反思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合理运用好延迟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的能力。学生的书面作业,比如习作、课堂练习、单元测试等如果错误较多,教师先不给予评分(也可以画上一些提示性符号或写上提示语言),把作业本、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纠错,还可以请教同学,改正后再交给老师评分。有时候,一次作业可能需要多次修改,特别是习作,要让学生反复修改好以后,教师再评判优劣,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允许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重新参加考试,选择较好的成绩作为记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延迟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改进。
  运用延迟评价技巧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考虑使用的适度性。教师在一堂课中运用延迟评价的次数一般不能太多,切忌对所有问题都实行延迟评价,也不能对一个问题无休止地发散开来,以免影响教学效率,完不成教学任务。
  2. 要正确看待课堂中的冷场现象。课堂教学有效的标志不在于热闹,而在于学生思维的真正参与,学生静悄悄的思考是最美丽的场景,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后,至少应有20秒等待的耐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静心思考。
  3. 评价语言尽可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少用“完全正确”“错了”等终结性的评价语言,多用“为什么”“谈谈你的理由”“还有什么看法”“换个角度再想想”等对学生进行引导、追问、点拨。
  (作者单位:徐州市沛县沛城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生掌握习作知识,并不是只有“讲”这一种笨方法,我们要向高级营养师学习,将各种营养成分溶入孩子们喜爱的小食品中,让他们在享受中自然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因此,理想的方法是教师“心中有法,口中无法”。  一、 把习作技法藏在故事里  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把枯燥的写作方法转化成生动的故事呈献给学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他们也乐于接受,而且记忆深刻。如习作指导课《漫谈观察》,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单凭
新接的这个五年级学生习作基础薄弱,对于当堂写作,他们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有的是“搬运工”,提前做好应对,将作文选上的相似作文提前读熟;有的是“速记员”,干脆坐等,老师说一句他立刻记一句;有的是“磨洋工”,一直磨到你不得不放他回家。  一、 “老师和你们一起写!”  仿写是练习写作的主要方法。我降低难度,从仿写入手,在课文中寻找训练点,当堂练习仿写,请三个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练笔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朗读呢?笔者就以指导感情朗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 由面到点层次读  读书有层次才能读出味道,学生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因为读出层次,学生能品尝到脑力劳动后成功的快乐——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含义;能领略到阅读后的真谛——文本中人物精神对自身的感染。我是这样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第3自然段朗读指导的:  首先,我引导学生整体读。第二,
在中考复习阶段赏析默写古诗词时,笔者发现,由于“燕”和“雁”都读作“yàn”,学生特别容易把这两个字混淆,常常将此“燕”当彼“雁”。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学生就容易将“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误写成“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对此,笔者结合苏教版古诗词课文从出现的季节、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意蕴等方面,试着对这两个字
一、 初读感知  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动物过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物”是一个生字,左边是——“牛字旁”,牛字做部首时横变提,字形变窄,右边这个字是——“勿”,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请勿吸烟,请勿打扰”都是这个“勿”,合起来还念wù,这是个形声字。  2.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大家拿起课本,借助拼音自己读读,把字音读正确。  二、 识记字词  1. 每篇课文
一、 听写,导入重点  1. 学生听写,要求做到:行款整齐,大小一致,整体美观。(听写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2.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看看能读出什么?“它们”指的是什么?  3.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春天花满枝头,为人们带来清香。到了秋天,硕果累累,可供人欣赏和品尝。那么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路豪情一路歌  李白,一个仗剑远游,诗酒当歌的豪客。  李白,一个纵情山水,泼墨云峰的诗人。  他第一次踏上安徽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李白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梦想,顺江而下。  尽管他也苦闷过,彷徨过,所谓“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孤剑谁托,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