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探微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造就了古汉语中俯拾即是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一方面帮助读者加深了对原文的解读,另一方面却又加大了文言文这一特殊语体形式的翻译难度。古汉语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实质上是英汉两种语言间文化意蕴的吸收和转化。了解两种语言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我们选取合适的方法对文言文中的文化意象进行翻译。本文将以自译《兰亭集序》为例,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古汉语中文化意象的英译方法,并附以其他视角下译法以作补遗。
  【关键词】古汉语 文化意象 英汉对比 翻译 《兰亭集序》
  一、引言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由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本文将以自译《兰亭集序》为蓝本,从英汉语言对比角度探讨文言文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
  二、英汉语言对比角度视角下的《兰亭集序》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汉语是意象性语言,文字符号具有象形、会意和形声的特点。因此,汉语擅长形象而具体的表达法。在汉语语篇中,我们常常见到取象类比、设像喻理、以喻代议、寓意于喻等表达方式来表达文化意象,使读者能够明白其背后的道理。具体来讲,汉语在表达一个文化意象时,常用动词解释抽象的事物。这样的例子在《兰亭集序》仅有的几个文化意象中就有体现。例如,作者在文中曾两次使用“俯仰”这一动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来把“时间过得很快”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一动词的使用体现了汉语“化虚为实”的本领,但却也给英译带来了困难:如果把“俯仰”实打实地译为“bow and then stand straightly”,不但丢失了该文化意象“实化”的特点,也不会有外国读者将其与时间的长短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英语表达具有名词化、抽象化的特点。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擅长抽象思维和抽象的理论研究,因而也擅长抽象表达法,诸如“俯仰”这样具体化的表达,反而使他们摸不到头脑。连淑能说,抽象化的词语使表达显得紧凑、含蓄,也同时显得模糊笼统,可以含糊其辞,留有余地,不把话说死。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们在处理“俯仰”这一具体的文化意象时,不妨就找一个抽象的词“short”来抽象地解释:只告诉读者这段时间很短(short),而不去讨论到底有多短(short)。除此之外,英语中的词义虚化手段,也可以进一步方便抽象表达法的使用。用虚化词缀构词是英语词义虚化手段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具有表示性质、状态、程度等功能的词缀-ness与short搭配,构成shortness一词。与此同时,词化手段还可以将汉语中需要用短语、词组甚至句子表示的意象通过一个单词表示。在“俯仰”这一短语中,两个动词合作方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而shortness一个词就可以将该意义囊括。英语词化使语义抽象化的功能得以体现。综上,shortness应该可以作为“俯仰”这一文化意象的最终英译。
  三、《兰亭集序》中文化意象的其他译法补遗
  在上文中,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我们探索出了“抽象、词化名词”法、“略去不译”法和“文内不译加注解释”法三种应对古汉语中文化意象的英译方法。但仅仅希望通过这三种方法就处理所有文化意象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便在《兰亭集序》这篇短文中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文章这一部分中,笔者将介绍另外两种译法,以作补遗。
  1.替换意象法。谢天振(1999)在其《译介学》一书中曾提到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的问题,并提出要尽量保持源于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在文言文这种较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翻译过程中,这种文化意象是否可以替换呢?笔者以为,倘若替换得当,完全可以做到保持文化意象短小简洁、高度概括的功能。古汉语中很多文化意象对于英语读者而言并不十分熟知,较之传达意象本身的字面意义,传达意象背后的情感和内涵更为重要。文化意象的替换固然可惜,但是如果意象替换好了,以目的语读者熟悉的意象傳达文化韵味,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感悟和体会古汉语中抽象而深刻的精神,故而也是一种补偿。在《兰亭集序》一文的第一段中,有“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句。此处,“丝竹管弦”就是可以使用“替换意象”法的文化意象。在古汉语中,“丝竹管弦”分别指的是弹弦乐器和竹制吹奏乐器,是琴瑟箫笛等的总称。作者用“丝竹管弦之盛”来形容场面的宏大热闹。“盛”,即盛世、盛典,用“gala”一词即可。在翻译“丝竹管弦”这一文化意象的过程中,笔者选用英文中“orchestra”(管弦乐队)这一词来做意象替换。原因如下:首先,orchestra一词本身就既含吹管乐器,也包含弹弦乐器,虽然所指的具体乐器不同,但大类相似,且在英语文化中,orchestra也往往出现在盛大的节日或是重大活动中,符合原文语境;其次,中国古代的诸多传统乐器并没有统一的、普遍接受的译名,且“丝竹管弦”一词本身指涉模糊,不能具体判断到底指的是哪些乐器,因而无法做到直接翻译这一意象。对此,也许有人会指出: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such as…)来处理指涉不清的问题,且不少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two-stringed bowed instrument)、笛(bamboo flute)等乐器也有官方译名,所以“丝竹管弦”这一意象可以通过诸如像“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 such as two-stringed bowed instruments and bamboo flutes”一类的“忠实”译法得以保留。对于此处保留文化意象的看法,笔者不敢苟同:首先,原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是音乐学术论文,译文读者也大略不是乐器研究方面的专家;其次,文学翻译的译者,不但要传达出原文作品的内容思想,也应该传达出其优美的结构形式。如果我们将各种复杂的中国传统乐器译名带入到译文的话,不但有可能使译文读者看不明白,也会大大破坏原文流畅的行文特点。   意象替换有助于弥补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失落并易于读者理解,但倘若替换不当,则有可能造成文化的误解。上文中我们用“文内不译加注解释”的方法处理了“修褉事也”这一文化意象。此处也许有人会提问:英語世界中也有类似的祈福活动,如pray(祷告),那么何不用“pray”来对“修褉事”做意象替换呢?笔者觉得这样的替换并不可取:在柯林斯英英词典中,pray一词的英文解释为speak to God in order to give thanks or to ask for his help。而God则在英语世界中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原本一场文化圈人士举办并参与的祭祀祈福活动,在译者笔下成为了一场宗教活动,这样的替换恐怕王羲之也不会同意。
  谭载喜曾指出,不同民族文化个性的差异导致“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等现象,如欧美人的语言中不会有中国人的“红白喜事”中“红白喜”这一概念,中国人的语言虽然有“玉帝”、“王母娘娘”这一概念,但也不等于欧美人语言中的“上帝”,等等,因此译者必须辨别文化的类同与差异,才能在翻译中达到正确的理解与表达。在翻译文言中的文化意象时,什么时候才应该替换意象,是每个译者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我们把“铁公鸡”替换为“an old screw”,把“挥金如土”替换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可以有效地让英文读者快速理解文化内涵,但如果把“狄仁杰与元芳”译为“Holmes and Watson(福尔摩斯和华生)”,看似妥帖的替换却把自己民族的东西给替换掉了。
  2.音译加注法。古汉语中的一些文化意象,如纪年法,官职名等,意义简单,但牵涉背景知识十分复杂且对文章主题意义无实质性作用。这一类的文化意象,我们大略都可以使用音译加注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兰亭集序》开篇即提到了两种纪年方法,“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永和”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帝王确立的年号加序数词;“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使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纪年。在文中这两个年代其实指同一个时间。这样两种连许多汉语读者都搞不清楚的纪年法,在文中并不对主题含义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大可以放心地将其音译为“the 9th year of Yonghe period”“Guichou Year”。为了在不破坏文章音韵结构的同时向英语读者传递这两个文化意象所包含的的汉文化,我们不妨再将其做注解释。正如Peter Newmark所说:“As a last resort, explanation is the translation”。对于此类文化意象,我们不妨就把他们在注释里解释出来。
  不同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如印度人视牛为神圣、力量的象征,泰国文化里大象是吉祥的象征,等等。这些意象一般不会构成翻译中的问题。但是有一些意象,它们为几个,甚至好几个民族共同所有,可是不同民族却又赋予它们以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这样的例子在《兰亭集序》一文中便有一例。兰花,在中国人眼中是“高雅”、“脱俗”的代名词,我们会用“梅兰竹菊”来形容品格端正的男子,也会用“呵气兰香”来描述清新淡雅的美人。但是在英语中,orchid(兰花)这个词,从词源学上讲,并无法让英语读者有优美的联想。在罗斯编著《翻译常识浅析》中《不敢讲兰花》一文中称,英语“orchid(兰花)”一词源自希腊语“orchis(睾丸)”一词。面对这样的文化冲突,我们不妨也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将“兰亭”直接音译为“the Lan Pavilion”,同时在注释中表明“Lan”既“orchid”,并向读者解释这种花在汉语文化里往往用来形容高雅人士。这样一来,既没有改变原文意象,也不用担心某个墨守成规的礼法人士读起来会脸红了。
  四、 结语
  上述的五种方法是笔者以《兰亭集序》一文的英译为例,对于文言文中文化意象英译这一问题的一些探索。笔者无法评论这五种译法究竟孰优孰劣,只是希望各个译法所代表的的个案能够对其他译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有所帮助。文化意象翻译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把译者推到了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地步。但作为译者,我们必须知难而上,殚精竭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原作者精心烹调而成的“美味佳肴”尽可能完整地奉献给读者,使读者不仅能品尝鱼的每位,也能享受熊掌的精华。
  参考文献:
  [1]陈婷,韩蕾.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01-104.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6(6):7.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诞生对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慕课”这种资源极大程度的公开对学生提高英语成绩起到了辅助作用,尤其对高职类院校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帮助极大。本文从分析我国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的问题出发,对慕课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慕课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随着地球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更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清玩家将娱乐地点从卧室,书房转移到客厅,在大屏幕的液晶电视上欣赏高清电影也远比在显示器上看着舒服。在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如何让操控更加便捷。也成为了HTPC用户新的思考话题。传统的模式是选择一套无线键鼠套装,以满足远距离操控的使用需求。但这种操控模式与电脑几乎一样,操作时略显繁琐,同时多数无线键鼠摆放在客厅会显得格格不入。为此,寻找一款适合客厅应用的产品就显得很有必要。为了满足高清
智者无敌两千元级智能手机推荐    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尽情享受游戏音乐、电子书……如果你仅仅是带着拥有一款智能手机的朴素想法,而不是需要一个能够装点门面的时髦玩意儿那并不会让你掏空钱包。  什么是智能手机?其实这个问题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后,就已经被无数次地提出和解答过了。笔者以为,既然是“智能”手机,那么就不能和普通手机一样,被手机厂商“刚性”的功能设定给束缚住,而是能够按照用户的意愿,尽量满足用户
液晶显示器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以降价作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手段,而近期除了大屏液晶显示器的价格跳水这样的保留节目之外,16:9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上市更让我们耳目一新。  近期的液晶显示器市场可以说是连连爆出重磅消息,其中,最值得大家关注的莫过于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价格跳水了。前不久,有厂商破天荒地将旗下个别型号的24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价格降至1999元,这一消息立刻在市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反
独立功放音箱以“2.1 1”形式出现,它给徘徊不前的多媒体音箱市场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相对不错的效果,人性化的使用方式,以及丰富的附加功能使其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最为重要的是,通常250~500元的独立功放音箱已能很好地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应用需求。为让您选择到一款适合的产品。我们特地选择一些在250~500元价格段,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产品进行测评,以使您更明晰地了解市售产品的特色。    致读者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也进行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也通过生态构建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创新,也取得了比较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在当前新时期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构建与创新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英语教学 生态构建 创新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构建与创新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  国家认同感对于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高中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已经形成了既定的价值观以及看法,高中生的成长过程容易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教师应当借助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尤其是要在宏观概念上帮助学生树立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指的是学生对于国家的歸属感以及依赖感,是一种准确的心理过程,也是国家成员对于国家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的认知。高中
【摘要】在教育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也是越来越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游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更好地融入于课堂之中,使得学习的效率提高,英语教学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育游戏 应用  高中英语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难点,随着教育游戏慢慢渗透到课堂之中,这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
【摘要】 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英语课堂的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课堂导入的技巧与方法,并提出了课堂导入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课技巧;方法初探  【作者简介】严海燕(1971.11-),女,汉族,江苏句容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每一堂课对学生来说
【摘要】为了顺应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程也出现逐步加快的现象,要在加快学习进程的同时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英语课堂上出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很大的不同,翻转课堂更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但是目前翻转课堂的运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小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基础知识积累更为有限,翻转课堂在小学阶段实施更具有挑战性,因此本文将根据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