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视角下四川省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四川省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抽取四川有21个地市(州)118家薪酬改革试点公立医院86503名医务人员薪酬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医务人员年均应发收入为155359.09元,浮动工资占比71.60%,川南和川西比成都低15.37%和14.39%,妇幼保健院比综合医院高8.32%,三级医院比未定级医院高25.33%,护士、药师、技师、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比医生分别低12.33%、16.67%、8.84%、11.09%和19.14%,合同制人员比编制内人员低4.49%,院领导比一般人员高104.18%,正高职称比无职称者高108.66%,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比高中及以下高1.13%、4.57%、12.03%、26.21%和48.87%.结论:医务人员收入增加,薪酬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同工同酬逐步实现,薪酬改革逐见成效,但外部和内部公平性有待提升,逐利风险尚未消除.建议政府合理提升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与基本工资占比,提升外部公平性,医院实行精细化薪酬管理,拉开不同岗位收入差距,提升内部公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不良事件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挑选本院重症监护室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接收的2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132)与试验组(n=132),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管道护理,给予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道护理,观察且统计两组ICU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再对比两组ICU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ICU患者在管道感染、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置管处渗血渗液以及置管处血栓形成方面的
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各利益相关者互相配合和协调,共同进步以达到协同治理优势,而网格化管理是协同治理理论的有效表现形式.城市医联体是我国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城市医联体的网格化管理是为了实现医联体内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不合理就医秩序,促进医疗机构同质化发展.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体系,梳理典型地区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建设模式,并借鉴国外典型经验,分析我国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建设现状并对城市医联体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服务应用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满意度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为(2.75±0.64)d,排便次数为(1.65±0.34)次/d,分别与对照组的(3.68±0.72)d、(1.21±0.2
目的 分析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士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室风险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针对手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贫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效果,为推进贫困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对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慢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进展、管理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健康扶贫促进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快速覆盖,签约率达92.39%,重点慢病患者签约率为96.95%.贫困重点慢病患者管理逐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与血压、血糖控制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0.754).贫困慢病患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开展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2011—2018年,我国中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均出现了持续升级趋势,门诊就医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住院就医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集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在农村更加显著;若干人口学和经济条件因素显著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就医机构选择,城镇户籍、高收入、高
目的:分析目前医保基金监管现状及欺诈骗保案频发的原因,从强化综合监管的角度探索完善医保基金监管策略.方法: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分析欺诈骗保行为的形成原因.结果:医疗服务提供方和医疗服务需求方,面临的压力因素和自我合理化心态分别是诱发欺诈骗保行为的客观外因与主观内因,而医保相关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效能低下是欺诈骗保发生的重要机会因素.结论:从降低压力、机会及自我合理化3因素的发生提出医保欺诈行为的监管对策.从完善医保相关法规及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健全监管体系,增大处罚力度,加强医保宣传,营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