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地方,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目前,中专学校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图书馆管理的实际经验,浅要分析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和大学生阅读的现状
据调查,我国内地部分县城的图书馆正处于“生死边缘”,其社会形象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对图书馆管理的忽视直接影响着国民的阅读质量,这样的形势实在令人堪忧。另外,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图书的不到40%,绝大多数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网络上,我国的传统阅读习惯就这样被改变着。
二、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的指导思想,意在表明教育需要创新。中专学校的图书馆管理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尤其迫在眉睫。
三、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专学校图书馆之所以不能适应读者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主要是旧模式在管理上存在的弊端较多,笔者分析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中专学校对图书馆建设不重视,部门设置冗长。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对图书馆地位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传统学校图书馆对图书馆的管理分工过细,部门设置繁多。比如有的中专学校图书馆并不大,馆长下面还设置3~4个分管副馆长,分管副馆长下面还有几个部门主任,部门主任下面还有多个负责人,最后还有若干馆员,导致各级之间信息传输复杂。这样,分工太细导致闲置人数增多,不利于图书馆的集中管理和创新管理。
2.图书馆书籍缺乏专业性、针对性。中专学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要获取专业技能知识,除了教师的讲授外,还要加强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很多中专学校的图书馆书籍分类缺乏针对性,专业技能方面的书籍数量少之又少。有的中专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书籍中,小说、漫画、杂志等“快餐书籍”占到42%,而专业相关书籍仅占28%。
3.管理人员服务态度较差。中专学校的图书馆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职能部门,应当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然而,很多馆员服务意识差,对学生冷言冷语,完全破坏了读者阅读的情绪。
四、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专学校的图书馆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就必须在管理上打破常规,除旧革新。管理理念创新是一切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管理创新是中专学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念创新要求既继承以往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推陈出新,使之更加适应现代读者的需求。
1.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服务读者。图书馆的管理不仅是对书籍的管理,还包括对人的管理。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为读者。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实质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专学校图书馆应当针对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特色,多输入一些与他们专业相关的书籍,供他们参考查阅。这样不仅践行了服务理念,而且增强了管理的专业性。
2.调整机构设置,建立规范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般由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四个部分组成,简单地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循环有序的借阅系统。因此,在机构设置中我们可以直接分成三个模块,即系统管理员模块、图书管理员模块和读者模块,分好大的模块后再在下面设置适宜的分支部门即可。这样既便于集中管理,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引进专业管理人才。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除了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外,还应当定期对馆员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有所创新。只有馆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需要。当然,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引进需要图书馆领导班子的重视和支持,校领导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创新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4.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导读,将网络与文本有机结合。图书馆员通过网络导读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中專学校图书馆的学生往往对网络信息比较感兴趣,这成为引导他们网络导读的有利条件。网络信息量大,图书馆要充分做好网络导读这一中间环节,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热门的网站,引导他们按照自身的需求去查询健康、有益的信息资源,并最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图书馆还可以在读者中广泛开展各种比赛活动,比如“读书介绍”“学期读书明星”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才能真正使资源得到共享,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叶兰芳.浅析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学周刊,2011,(13).
[2]姚立新.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
[3]于晶晶.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关键词: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和大学生阅读的现状
据调查,我国内地部分县城的图书馆正处于“生死边缘”,其社会形象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对图书馆管理的忽视直接影响着国民的阅读质量,这样的形势实在令人堪忧。另外,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图书的不到40%,绝大多数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网络上,我国的传统阅读习惯就这样被改变着。
二、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的指导思想,意在表明教育需要创新。中专学校的图书馆管理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尤其迫在眉睫。
三、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专学校图书馆之所以不能适应读者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主要是旧模式在管理上存在的弊端较多,笔者分析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中专学校对图书馆建设不重视,部门设置冗长。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对图书馆地位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传统学校图书馆对图书馆的管理分工过细,部门设置繁多。比如有的中专学校图书馆并不大,馆长下面还设置3~4个分管副馆长,分管副馆长下面还有几个部门主任,部门主任下面还有多个负责人,最后还有若干馆员,导致各级之间信息传输复杂。这样,分工太细导致闲置人数增多,不利于图书馆的集中管理和创新管理。
2.图书馆书籍缺乏专业性、针对性。中专学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要获取专业技能知识,除了教师的讲授外,还要加强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很多中专学校的图书馆书籍分类缺乏针对性,专业技能方面的书籍数量少之又少。有的中专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书籍中,小说、漫画、杂志等“快餐书籍”占到42%,而专业相关书籍仅占28%。
3.管理人员服务态度较差。中专学校的图书馆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职能部门,应当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然而,很多馆员服务意识差,对学生冷言冷语,完全破坏了读者阅读的情绪。
四、中专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专学校的图书馆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就必须在管理上打破常规,除旧革新。管理理念创新是一切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管理创新是中专学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念创新要求既继承以往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推陈出新,使之更加适应现代读者的需求。
1.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服务读者。图书馆的管理不仅是对书籍的管理,还包括对人的管理。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为读者。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实质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专学校图书馆应当针对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特色,多输入一些与他们专业相关的书籍,供他们参考查阅。这样不仅践行了服务理念,而且增强了管理的专业性。
2.调整机构设置,建立规范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般由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四个部分组成,简单地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循环有序的借阅系统。因此,在机构设置中我们可以直接分成三个模块,即系统管理员模块、图书管理员模块和读者模块,分好大的模块后再在下面设置适宜的分支部门即可。这样既便于集中管理,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要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引进专业管理人才。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除了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外,还应当定期对馆员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有所创新。只有馆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需要。当然,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引进需要图书馆领导班子的重视和支持,校领导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创新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4.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导读,将网络与文本有机结合。图书馆员通过网络导读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中專学校图书馆的学生往往对网络信息比较感兴趣,这成为引导他们网络导读的有利条件。网络信息量大,图书馆要充分做好网络导读这一中间环节,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热门的网站,引导他们按照自身的需求去查询健康、有益的信息资源,并最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图书馆还可以在读者中广泛开展各种比赛活动,比如“读书介绍”“学期读书明星”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才能真正使资源得到共享,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叶兰芳.浅析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学周刊,2011,(13).
[2]姚立新.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
[3]于晶晶.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