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梦而郁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3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有一部电影很出名,徐静蕾执导的影片《梦想照进现实》。而在生活中,是否真有梦想照进现实未可知,“梦境”照进现实却比比皆是。很多人会在清晨醒来时有意无意的回想昨日的梦境,若是美梦还好,若是噩梦,则大多会滋生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还有人试图以解梦的方式寻求答案,但五花八门的答案反而会让心理更受影响。本期我们带您了解玄妙的梦境与日常生活的些微关联,但最关键的,还是别让梦境影响了您的白日生活。


  梦本是睡眠中潜意识的释放,但很多人却因对噩梦产生恐惧情绪,并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以至于造成失眠继发抑郁。最终,梦境也成为“致病”的原因。
  噩梦缠身 导致失眠
  小刘(化名)是一位将近30岁的职场女性。最近一年时间变得没精打采,闷闷不乐,无心工作,还经常失眠。幸亏她听从了一位朋友的建议去看了心理医生,经过检查,她此时已经出现了轻度抑郁,而导致这些症状的根源,竟然是一个梦。
  在一年前,她几乎连续三天都做了同样的梦——梦的内容是这样的:她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她的闺蜜带着很多人围在她的身边,但一个个表情一动不动的看着她,一点声音没有,这个情景让她感到很恐怖,所以第一次的时候她就用脚踢了一下旁边的人,那个人忽然瘫倒在地……
  当她第一天从梦中被惊醒后,感到非常害怕,但如果只是偶尔这样也就罢了。不曾想第二天的晚上,这个梦不期而至,令她再次从梦中惊醒。这让她对这个梦境感到无比的担忧。白天,她虽然在工作岗位上但却频频走神,总是忍不住去回想自己这两晚的梦境,并且猜测是什么原因。当天晚上,她不敢睡觉,而是去网上找了所谓的“解梦吧”——上面有一些自称是“解梦专家”的人,在做着类似“周公解梦”一类的解释。她把这个梦境告诉给他们后,所得到的,不约而同地是负面的评价。
  “也许你的家人最近可能有人要死去。”——“啊?!可我们家没有什么人得病啊!”——“那你要小心了,有可能会查出些什么病来。”
  “近期不要坐交通工具出行,特别是不要坐飞机,你看,那些人体都支离破碎的,看起来就好像是飞机坠毁的惨状吧?”她突然想起自己在一星期后要去出差,公司连机票都给订好了……
  这些类似预言般的解梦让小刘感到不寒而栗。那一晚,她辗转反侧。好不容易昏昏沉沉地睡去,谁曾想祸不单行,这个梦境又再一次浮现在她的眼前。还是原来的情景、原来的人物、原来的主题……她再一次惊醒!
  从那天开始,她彻底失眠了。无论她如何告诉自己“医书上说梦都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大脑皮层兴奋而已”。但是她却无论如何也骗不了自己的情感——她真的害怕再次出现这个梦境。她整晚整晚地难以入眠,白天自然无精打采,焦虑烦躁的心情也随之而来。
  再后来,也就是一年后,她的失眠已经逐渐发展成了顽疾。她去精神科就诊过,服用过安眠药,也在网上查了很多改善睡眠的方法并一一尝试,但都无济于事。此时的她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眠、抑郁患者。但是连她自己都忘了,自己是为什么失眠的。
  “你服用过这么多的安眠药却睡不着,听起来好像是你的意志力在阻止你睡着一样。”在充分排除各种躯体疾病导致失眠的可能后,心理医生做了这样一个推测。“你再好好想想,你的这个失眠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当时有什么原因吗?”但小刘却想不起来了。于是,心理医生采用了催眠技术,通过时间回溯的方式去让患者逐步追寻失眠的原因。果然不出所料,随着时间被回溯到了一年前的那一天时,小刘找到了这个梦境。她再一次哭了出来,万分恐惧地向心理医生诉说起自己第一次失眠时的那种感受——就是因为这个梦境吓得她不敢入睡。她感到难以名状的恐惧和愤怒,在那次治疗中,她哭了将近半小时的时间……
  梦的科学含义—— 梦到底有没有意义
  众所周知,在人的意识层面下,还有更深的潜意识层面。这是处于人类大脑皮层中的原始记忆空间,大量的信息被存储于这里却不为我们所知。在清醒的状态下,我们更多运用意识层面的信息在工作。但是,当意识被削弱的时候,潜意识里的信息会被释放出来。例如:“酒后吐真言”,就是因为酒精降低了人的意识清晰度,使得人在平时将“想说而不敢说”,压抑在潜意识空间中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催眠、冥想等方式削弱意识的强大控制作用。而在自然状态下,最容易了解潜意识的途径就是梦境。
  但是,梦的“诡异”又让人们对其捉摸不定。梦的材料选择完全迥异于觉醒状态时的原则。就好像在潜意识深处,有另一个“我”在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来重新编排剧本似的。所以,心理咨询师在为来访者解释梦境的时候,并不能简单地以梦的表面内容作为解释,而是需要探查梦里所隐藏的思想内容。而且释梦者要对做梦者的生活经历有充分了解。即便如此,梦由于其神秘和难以评估的特性,就像猜谜游戏一样,仍然不是每次都能准确判断。
  噩梦也是梦的一种,本无需过度在意。不过,噩梦带来的负面情绪,有时却会带给我们新的精神困扰,就如同小刘的经历一样。此外,如果睡觉经常做噩梦,或者同样的梦反复出现,就可能是有意义的了。产生上述情绪的原因也很多,比如周围有电线塔、信号台或地下河流等等造成磁场的影响;生理因素,比如:熬夜疲劳、身体虚弱等;心理因素:如青春期压抑、更年期紊乱或者现实生活中压力过大,隐藏秘密过多等。一些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也容易让患者反复产生一些特定的梦境,这些梦境还可能成为指导医生发现早期的疾病危险的重要标志呢。
  事实上,除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会重视对梦境的探究,大部分现代心理学流派——如认知行为学派虽然承认梦境本身是有意义的,却并不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也许对于很多治疗师和客户而言,都会觉得花费昂贵的咨询费在一些“不靠谱”的信息上,还不如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扰来的重要。换句话说:并不是梦本身没有意义,而是多数情况下,梦境所传达的意义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不一定是有意义的。所以如无必要,我们无需在这些梦境中耗费过多的精力。
  心理咨询—— 解梦也许并不重要
  说回前面那个案例,随着那阵恸哭,一系列很有趣的现象接踵而至。
  首先,在那天咨询过后,小刘第一次神奇地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她兴高采烈地发短信告诉心理医生:您的催眠真的很管用,我睡着了。心理医生看后微微一笑——催眠并不是把你催睡着了,只是打开你压抑的潜意识而已。倒是你的哭释放了你压抑的情绪,那可能才是你睡好觉的原因吧?
  下一次来访时心理医生询问小刘的感受,她觉得这一周来她的睡眠已经好了很多。虽然仍然未达到过去的理想状态,但是仍然让她的心情大好。而关于一周前通过催眠回忆起的那个曾经让她无比恐惧的梦,奇怪的是,她再说出来发现自己已经不那么害怕了,似乎就是在描述一个很久以前曾经看过的灵异电影一般。
  持续了一个月的治疗时间,小刘的睡眠逐渐改善并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与此同时,她的抑郁情绪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个心理治疗过程证实了心理医生最初的推测,也解开了小刘的疑虑:小刘在催眠的状态下重新回忆起那个梦境,而曾经被压抑已久的恐惧情绪在那一刻被释放。由于她最初的失眠是这个梦境所带来的恐惧情绪造成的,恐惧情绪释放后,她对那个梦也不那么害怕了,自然也就因为放松而能够睡好觉了。再配合一些身体扫描的方法,睡眠自然得到了改善。
  也许,好奇的读者会关心,到底小刘的这个梦境是什么含义呢?为什么同一个梦会连续做三次?其实,心理医生也没有搞清楚。人的精神世界中秘密还是很多,我们也要允许当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足以解决所有人们心中的疑问。心理医生的工作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探秘”。“奥卡姆剃刀”原理告诉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有效即可。虽然梦境并没有释疑,但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的情绪却得到了改善,从而使患者症状消失,这就是真正的心理治疗。当然,如果这个梦境对于小刘真的有意义的话,那么将来一定有缘再见。也许到了那时,我们自然会有机会去了解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建筑的安全性变成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工民建施工中,墙体出现质量问题已然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在墙体质量问题中,以墙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中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开发内化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成功素质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在研究开发内化教学法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开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对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选择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内容、采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设置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以及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教学情境  0 引言  有位荷兰的数学家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本文针对青少年学生焦虑问题进行分析,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定量材料进行分析,收集相关的定性材料。结果显示:学生的焦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