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东阳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人才工作首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东阳市引进大学生15036人,再创历史新高,二季度人才科技攻坚指标得分位列金华市第一。
数据赋能
提高高校毕业生供需对接精准度
东阳市人社局利用高校毕业生数据库资源,建立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高校、不同城市的对接交流活动体系,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对接平台。主动牵手高校签订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设立引才联站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一是在高校设立引才联络站。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建立“阵地式、常态化”的引才据点,突破招才引智的“最后一公里”。今年1—8月,东阳市在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设立引才联站络。通过联络站高校引进大学生800余人。二是签订校地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按照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双方将积极推进科研合作、人员交流、人才招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截至8月底,东阳市与中国药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为高校学生就业、学生实习实训方面搭建密切合作的平台。
截至目前,东阳市已在杭州、南京、西安、郑州等7个重点城市设立9所引才联络站,并与郑州大学等37所高校建立了人才智力合作,累计對接企业302家,对接高校院系269个,开展企业宣讲20场、专场招聘25场。通过与高校对接,将引才的阵地前移、服务前移,把东阳千企万岗的“橄榄枝”抛向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
铸造智汇东阳引才“金名片”,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一是打响“智汇东阳 才聚三乡”引才品牌,“社招校招”两端发力,“线上线下”双向合力,分行分类相结合,推出影视文旅、生物医药、磁性电子、建筑等行业专场招聘会,吸引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2021年在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横店影视学院联合举办校园毕业生招聘会,组织978家单位进校园招聘,提供适合毕业生就业岗位 36200个。二是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云聘东阳”线上引才品牌,开通“直播+招聘”云端功能,为企业和人才搭建“线上直通车”。举办了2021年春季网络视频“直播带岗”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企业通过“云聘东阳”引才平台“直播带岗”,将视频招聘和现场洽谈相结合。开启2021年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市县联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采用“现场洽谈+视频直播+网上招聘”方式进行。三是依托省市引才平台,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级引才活动,聚集各县市重点产业和名优企业,优势互补、抱团作战,发挥省市级聚才效应。1—8月,东阳市推出赴外引才专线,分别前往上海、江西、湖南、重庆等14个省市举办31场市外引才活动,并组织开展4场市内招聘会和12场线上招聘会,参会企业共计1597家次,提供55899个岗位,收到15285份简历,与5739名人才达成就业意向。
创新赋能
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
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建成9家创业孵化基地,共入驻创业实体580家,其中80%为大学生创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木雕城直播创业集聚中心,设有大学生直播实训基地,给予大学生免费直播培训、创业指导,并可无偿使用直播间。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入选优先进入决赛。建成木雕小镇和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创业园两家金华市级青年创客工场,为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场所。这些创新创业基地也成为高校毕业生来东阳市创业首选的“落脚点”。
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东阳市人社局细化举措,加大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依托东阳市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畅通大学生从“走进来”到“留下来”的渠道,从而提高留东成功率。截至目前,东阳市已建有58个实习见习基地,据不完全统计,1—8月来东实习实践大学生1541人,实习后选择留东175人。
针对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免费培训,创新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2021年以来,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8个班次,参加培训大学生361人,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知晓度的同时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政策赋能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东阳市着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升级版”,相继出台来东阳实习大学生生活补贴政策、实施大学生创业园认定管理办法、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实施办法、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管理补助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包括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出台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的购房补贴等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打好人才保障政策服务“优化牌”。东阳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18条和升级版20条,从住房保障、激励奖励、津贴补助、家属安置、子女教育、创业就业等方面为人才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以服务留才。今年,东阳市推出“智汇东阳”人才政策奖补系统,已开通人才大礼包、人才津贴、引进人才补贴等9个奖补事项的线上申领服务,实现各种人才政策奖补事项申领“掌上办”“零次跑”;以人才荐人才。通过东阳籍学子家乡行、东阳高校学子产业游等活动,聘请学子为引才大使,为东阳代言、引荐人才。
东阳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数字化之路,在人才大礼包上率先迈开数字步伐,为人才工作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深度赋能。东阳上线“智汇东阳”人才大礼包小程序,并依托支付宝平台发放1500元、2000元两种额度的消费券。人才大礼包”发放对象是2020年1月1日(含)后全职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其他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可通过“智汇东阳”小程序申领“人才大礼包”,到新华书店、横店影视城等15家签约商家处消费,内容涵盖餐饮住宿、旅游景点、影城影院、文化书籍等多个方面。通过各方合作,东阳形成了具有创新引领性的“线上互联+线下融通”深度交叉融合新模式。截至目前,东阳市已为727名人才发放了120.35万元的人才大礼包。
截至8月底,发放人才购房券、人才培育、技能提升等政策奖补5082万元,享受人才1656人次。同时对进20多家非公企业工作的 144名品学兼优高校毕业生兑现奖励72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发放见习补贴、创业补贴 57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人,共计3000万元。
数据赋能
提高高校毕业生供需对接精准度
东阳市人社局利用高校毕业生数据库资源,建立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高校、不同城市的对接交流活动体系,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对接平台。主动牵手高校签订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设立引才联站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一是在高校设立引才联络站。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建立“阵地式、常态化”的引才据点,突破招才引智的“最后一公里”。今年1—8月,东阳市在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设立引才联站络。通过联络站高校引进大学生800余人。二是签订校地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按照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双方将积极推进科研合作、人员交流、人才招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截至8月底,东阳市与中国药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人才智力项目合作协议,为高校学生就业、学生实习实训方面搭建密切合作的平台。
截至目前,东阳市已在杭州、南京、西安、郑州等7个重点城市设立9所引才联络站,并与郑州大学等37所高校建立了人才智力合作,累计對接企业302家,对接高校院系269个,开展企业宣讲20场、专场招聘25场。通过与高校对接,将引才的阵地前移、服务前移,把东阳千企万岗的“橄榄枝”抛向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
铸造智汇东阳引才“金名片”,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一是打响“智汇东阳 才聚三乡”引才品牌,“社招校招”两端发力,“线上线下”双向合力,分行分类相结合,推出影视文旅、生物医药、磁性电子、建筑等行业专场招聘会,吸引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2021年在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横店影视学院联合举办校园毕业生招聘会,组织978家单位进校园招聘,提供适合毕业生就业岗位 36200个。二是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云聘东阳”线上引才品牌,开通“直播+招聘”云端功能,为企业和人才搭建“线上直通车”。举办了2021年春季网络视频“直播带岗”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企业通过“云聘东阳”引才平台“直播带岗”,将视频招聘和现场洽谈相结合。开启2021年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市县联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采用“现场洽谈+视频直播+网上招聘”方式进行。三是依托省市引才平台,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级引才活动,聚集各县市重点产业和名优企业,优势互补、抱团作战,发挥省市级聚才效应。1—8月,东阳市推出赴外引才专线,分别前往上海、江西、湖南、重庆等14个省市举办31场市外引才活动,并组织开展4场市内招聘会和12场线上招聘会,参会企业共计1597家次,提供55899个岗位,收到15285份简历,与5739名人才达成就业意向。
创新赋能
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
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建成9家创业孵化基地,共入驻创业实体580家,其中80%为大学生创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木雕城直播创业集聚中心,设有大学生直播实训基地,给予大学生免费直播培训、创业指导,并可无偿使用直播间。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入选优先进入决赛。建成木雕小镇和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创业园两家金华市级青年创客工场,为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场所。这些创新创业基地也成为高校毕业生来东阳市创业首选的“落脚点”。
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东阳市人社局细化举措,加大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依托东阳市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畅通大学生从“走进来”到“留下来”的渠道,从而提高留东成功率。截至目前,东阳市已建有58个实习见习基地,据不完全统计,1—8月来东实习实践大学生1541人,实习后选择留东175人。
针对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免费培训,创新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2021年以来,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8个班次,参加培训大学生361人,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知晓度的同时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政策赋能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东阳市着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升级版”,相继出台来东阳实习大学生生活补贴政策、实施大学生创业园认定管理办法、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实施办法、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管理补助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包括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出台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的购房补贴等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打好人才保障政策服务“优化牌”。东阳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18条和升级版20条,从住房保障、激励奖励、津贴补助、家属安置、子女教育、创业就业等方面为人才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以服务留才。今年,东阳市推出“智汇东阳”人才政策奖补系统,已开通人才大礼包、人才津贴、引进人才补贴等9个奖补事项的线上申领服务,实现各种人才政策奖补事项申领“掌上办”“零次跑”;以人才荐人才。通过东阳籍学子家乡行、东阳高校学子产业游等活动,聘请学子为引才大使,为东阳代言、引荐人才。
东阳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数字化之路,在人才大礼包上率先迈开数字步伐,为人才工作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深度赋能。东阳上线“智汇东阳”人才大礼包小程序,并依托支付宝平台发放1500元、2000元两种额度的消费券。人才大礼包”发放对象是2020年1月1日(含)后全职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其他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可通过“智汇东阳”小程序申领“人才大礼包”,到新华书店、横店影视城等15家签约商家处消费,内容涵盖餐饮住宿、旅游景点、影城影院、文化书籍等多个方面。通过各方合作,东阳形成了具有创新引领性的“线上互联+线下融通”深度交叉融合新模式。截至目前,东阳市已为727名人才发放了120.35万元的人才大礼包。
截至8月底,发放人才购房券、人才培育、技能提升等政策奖补5082万元,享受人才1656人次。同时对进20多家非公企业工作的 144名品学兼优高校毕业生兑现奖励72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发放见习补贴、创业补贴 57万元;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人,共计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