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9年年末,我国第一款抗阿尔茨海默新药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该领域全球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据中国研发团队介绍,源自褐藻寡糖的GV-971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来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降低B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年末,我国第一款抗阿尔茨海默新药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该领域全球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据中国研发团队介绍,源自褐藻寡糖的GV-971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来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降低B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行动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表现为特征。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污染、营养失衡、颅脑外伤及精神创伤等多种诱因。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表现为神经纤维缠结和B淀粉样蛋白沉积。科学家曾想过许多办法来对抗这两种病变,比如发明AD疫苗来清除B淀粉样蛋白。AD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效果显著,但到了临床试验阶段,很多病人却出现了严重的脑部炎症,导致试验被迫终止。
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AD发病率约为5%,85岁以上人群AD发病率约占1/3,患者总数超过700万。而全世界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高达5000万。
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各大医药公司投入数千亿美元进行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研发,却因疗效不显著或副作用太强而屡告失败。目前,经美国FDA批准使用的AD药物只有5种,分别是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以及多奈哌齐 美金刚复方制剂。但这些药物也只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无法根治这一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为何如此难治?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病因不清。许多证据显示,它很可能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很多类似病变的共同表征。就人的整个神经系统而言,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共享着很多病理特征和病变发生机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自然而然的衰老(生理性衰老)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病理性衰老。而病理性衰老发生在不同的脑区,就会引起蛋白质异常修饰、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微量元素失衡等不同的病理进程,最终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遗传和环境对于脑的衰老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活到80岁,那些自带长寿基因且接触污染较少、生活方式健康的老人依然精神健旺,反之情况就不乐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茨海默症开始被全世界广泛关注。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先后制定的脑科学计划中,无一例外地把它作为研究重点,希望通过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探明该病的机制,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在我国,脑科学计划分为两大发展方向:脑的重大疾病防治及类脑智能的开发,其中阿尔茨海默症防治是脑的重大疾病防治方向的关键堡垒。
图2相比正常人,AD患者相应脑区萎缩,出现f3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
GV-971治療阿尔茨海默症的效果究竟如何?学术界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中国国家药监局亦要求申请人上市后继续进行药理机制研究和长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完善寡糖的分析方法,按时提交有关试验数据。可以确定的是,GV-971并非阿尔茨海默症的终结者,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未来可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症的途径大致有这么几种:第一,深入研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精细分型和针对性治疗,使用作用于特定分子位点的靶向药物阻断神经纤维缠结和B淀粉样蛋白沉积。第二,通过逆转基因技术对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干预,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第三,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持续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目前已经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病和新生儿缺氧性脑瘫等婴幼儿脑病。神经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乐观地估计,人类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对阿尔茨海默症进行更有效的干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病情。但是,完全治愈阿尔茨海默症在目前的科学和伦理体系下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人类不可能完全战胜衰老和死亡一样。神经元作为人体内最长寿的细胞,寿命几乎和宿主的寿命一样长久,倘若它真的可以不老不死、不伤不灭,那么人类的世界也将全然改变。
人物简介:
王欣,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打开黑箱:通过36部经典电影解密脑科学》等科普书籍9种。
其他文献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能力是衡量一支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而现代战争条件下关系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当属综合投运能力最强的运输机。军用运输机是一种用于空运、空投兵员、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的飞机。而对应的民用运输机大多称为“货机”。军用民用差别大 运输机从用途上划分,可分为军用运输机、民用运输机和通用运输机。如从速度上划分,它可分为亚音速运输机、超音速运输机和高超音速运输机。按航
大爆炸留下的最后一点能量宇宙既包含着古往今来的时间,也包含着上下左右的空间,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自启蒙之后,人类就一直在疑惑:这个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有了一点儿模模糊糊的答案,那就是——宇宙是从大爆炸中来的。在138亿年前的某一个时刻,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点,突然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里产生出了空间,也产生出了时间,而我们现实生
“小企鹅,生南极,一年四季穿黑衣。”对许多人而言,虽然与南极相距甚远,但企鹅身披黑白羽毛摇摇晃晃行走在千里冰封的南极大陆上的可爱画面,却早已随着童谣深植于我们心间。企鹅作为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动物之一,凭借自己的颜值征服了一大批人类。在地球上现存的18种企鹅中,有一种特别小巧可爱,它就是阿德利企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德利企鹅不仅与我们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而且它还是人类发现臭氧空洞的大功臣。最早
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为地球1.2倍大的新行星,它围绕着一颗距地球约31秒差距的明亮恒星TOI 700旋转。这颗被称为TOI 700d行星的轨道位于其TOI 700的“宜居带”,即液态水可能存在的区域。 天文学家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发现了这颗行星。这是TESS发现的第一颗与地球差不多大小,且位于恒星宜居带的行星。天文学家已经知道这颗行星所围绕的那颗恒星比太阳更小
对于从手术中提取的组织样本,人类病理学专家通常需要大约30分钟才能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脑瘤。相比之下,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不到150秒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而且比人类同行更准确。这种新型检测技术将名为“受激拉曼组织学”(简称SRH)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层神经网络结合起来。SRH使用散射激光来照射标准成像技术中通常看不到的特征。在手术过程中,通过SRH获得的图像由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评估,所需
一直以来,甜食都被视为“快乐之源”,因为它们能够缓解人们的消极情绪。不过,据一个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团队研究发现,吃糖过多不仅不会开心,反而会加剧抑郁症状。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入太多糖分可引发与抑郁症相关的代谢、炎症和神经生物学过程。 冬季是抑郁症发生较多的时期,冬季日照减少会打乱一些人的昼夜节律并影响睡眠,让他们陷入抑郁之中。一些抑郁的人会吃更多甜食。然而,吃糖虽然有时可以短暂改善情绪,但长期来
近日,一个中外联合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实验中證实了二维冰的存在,并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揭示其特殊的生长机制。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精确控制温度和水压,在疏水的金衬底上,生长出一种单晶二维冰结构。他们将非侵扰式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运用于二维冰的亚分子级分辨成像,再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其原子结构。此次研究发现的二维冰,不再是传统的四面体结构,而是六边形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感官系统。近日,来自香港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皮肤集成的触觉界面”系統。这套以皮肤为媒介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系统,可以通过紧贴皮肤的无线致动器,将能源转换成机械动能,将触觉刺激传送到人体。这套系统采用了新的材料、结构、能量传输策略和通讯方案。研究团队将700余个功能组件组成厚度小于3毫米的柔韧皮肤器件,包括轻薄柔软且可拉伸的内层,可以紧贴皮肤;由硅胶保护的功
避免秃头的最佳方法首先是防止头发掉落。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取得的一项关于新头发生长的发现,可能为毛囊发育不良的男性提供新的希望,秃头可能很快就会变成过去式。長期以来一直困惑科学家们的一个问题是,真皮乳头细胞如何上移至在毛囊尖端的干细胞。通过在小鼠中开展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包围着生长中毛囊的真皮鞘是一种平滑肌,它的功能是收缩、推起毛干和拉起真皮乳头。阻止平滑肌的收缩,就有潜力保留现有的毛干。如今,科学
“荧惑守心”的真相《汉书》中有段记载:“(汉成帝)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三月丙戌,宫车晏驾。”以上这段文字今天看来或许显得稀松平常,然而背后其实隐藏着一起血淋淋的政治惨剧。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西汉王朝已摇摇欲坠、民不聊生,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再加上外戚擅政,大权几乎全部为太后王氏一族掌握,这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而此时的汉成帝却昏聩无能、沉迷酒色,甚至连个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