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3.0时代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按照家校互动的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教师走访为主,家长比较被动的10时代;以教师电话访谈为主,家长逐渐主动的20时代;以家校群沟通为主,家长趋于能动的30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家校群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是当前比较迫切的课题。
  家校群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分支,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始构建文化的系统性,从多维度挖掘文化的鲜活性,塑造具有文化号召力的和谐家校群,使其发挥出“1+1>2”的良好效果。
  一、理念文化:打造专属的群名片
  家校群的核心理念应是凝聚所有力量的价值认同,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在这个集体中的归属感。
  1. 两个群组,公私分明。首先,明确界定群功能——推开交流的窗口。创建QQ通知群,只发需要广而告之的消息,只存学生成长的材料和记录,不可回复、刷屏,该群只让家长接收信息;创建微信学习交流群,家长、教师可交流教育孩子的困惑或方法,展示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分享优秀文章,等等。其次,量身定制群名称——体现同盟的关系。淹没在茫茫群组中的家校群,共同的特点是群名称如出一辙,诸如“某某学校某年某班”之类,这样的群名称冷冰冰,缺乏感情色彩。真正的好群名是能给教师和家长带来家的感觉的,如官方的“家校教育共同体”,温馨的“My伐木累”“四叶草之家”,诙谐的“咱们这团伙儿”等。
  2. 一个群标,自主设计。群标是家校群个性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家校群的标志与形象。在群里宣传发动之后,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可参与设计群标,有了共同设计的群标,融而化之,家长群的凝聚力增强了,归属感就提升了。
  3. 一句群号,激励前进。家校群口号是群文化的直观表现,它是激励教师和家长前进的思想源泉,激励教师和家长携手的一方沃土。“我服务,我快乐”“用生命影响生命”“奉献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每一个口号都凝聚着每个家校群的精神和力量。
  二、制度文化:加强规范的群管理
  家校群制度文化是指渗透于家校群各种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是维系家校群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以责任为核心的制度文化,是家校群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
  1. 招聘群助理。精心撰写一则招聘文案,鼓励家长争当群助理的同时,进一步宣扬家校群文化。群助理可以合理分工——群总助理(简称“总理”)与教师联系,负责在家校群发布消息,组织协商;再由各个分队的“小助理”登记、跟踪、落实;最后仍然是“总理”汇总、整理。这样,家长与家长之间是天然的平等关系,群里交流更自然和谐,使自主管理成为常规化。
  2. 制定群规定。立群规的事虽小,但却如立法般重要,要让家长意识到家校互相配合,才能构建好的班级群氛围。群规由群员定,群员才会遵守。设定好群的边界,才能生发规则意识。如,QQ群里采用全体禁言的方式,定时发布群通知,家长每天定时查看;不发布与学习无关的言论、图片、链接等信息;休息时间不要发信息,切实保障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休息权力;等等。
  3. 开通群热线。每晚七点至八点为家校群的热线时间,每周的七天由七位科任教师轮流值班答疑,解决家长疑问和学生回家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4. 评选“好家长”。为了发挥优秀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更好地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推进家庭教育有益发展,可以适时在群中从奉献之美、引领之美、自律之美、孝心之美、诚信之美等维度评选“好家长”。
  三、行为文化:开展多样的群活动
  要让家校群发挥高效的家校交流作用,家校群行为文化识别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与理念文化保持一致,教师为主导,家长为主角,让班级群成为记录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便捷窗口,家校高效交流的首善之地。
  1. “档案式”记录。在学生档案中,家长最为关注的不仅仅是成绩单和获奖证书,更在意的一定是自家孩子的成长记录。教师要常用镜头捕捉学生的成长画面,保存在QQ相册,那是永恒的记忆,也是牵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情感。
  (1)每日一片。每天拍摄一张不同学生表现出色的照片,如工整美观的钢笔字、认真思考的样子、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然后写一句赞赏的话发在群里。家长的心情愉悦,学生自然高兴。这种家校沟通最能被家长接受,形成良性循环。
  (2)每周一信。每周发一条信息给家长,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阅读、作业、习惯养成等问题,或者学生取得的进步、获得的喜报等,这样指向性明确,家长也可以畅所欲言,有的放矢。
  2. “藝术式”发言。只要做好沟通工作,那么一切的矛盾和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1)密切关注,掌握动态,切勿让家校群成为“宫斗现场”。当家长之间产生言语冲突时,教师的发言尤为重要,要注意分析利弊,正向引导。
  (2)公开表扬,私下建议,切勿让温馨提醒变成“游街示众”。亲切随和而又严谨的发言,吸引家长乐于亲近;精巧简练而又紧凑的发言,帮助家长掌握详情;褒贬得当而又诚恳的发言,避免家长滋生情绪。
  (3)学会倾听,堵不如疏,切勿让双边互动变成“个人演讲”。有时候,家长的诉求不需要老师侃侃而谈,讲一堆大道理,而需要老师静静聆听,默默理解,稍加建议。
  3. “落地式”读书会。老师每学期向家长推荐一本教育书籍,如《正面管教》《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促进家长提升教育能力。
  4. “分享式”论坛。群主或班主任可以把每个家长的工作背景和育儿特点了解清楚,根据家长的职业和育儿特长为家长开设论坛。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微信群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知识补给站”论坛交流活动,比如请医生家长给孩子们开展“如何刷牙”的小讲座,请消防家长给孩子们播放最直观的消防演练……每周二、四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微信群面向全体家长进行“育儿分享站”论坛交流活动,比如,如何引导孩子热爱家务劳动,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等。
  5. “主题式”研讨。把班级发展、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布,与各位家长约定时间集中讨论。
  家校群,是教育的会场,文化的秀场,生活的道场。站在教育发展的浪潮之巅,构筑和谐家校群文化,通过塑造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成各自的教育气场,化无形为有形,化有形为可执行,让文化的花朵在家校群里绽放,构筑起家校合作30的世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元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我校以培养“智雅少年”为目标,长期坚持打造书香校园。如果把教育比作耕耘,阅读就是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的一粒种子。“农夫”是我校全体教师的自画像,我们给予阅读“种子”充沛甘美的水分,肥沃丰厚的土壤,温暖宜人的阳光,恰如其分地松土施肥,然后静待它长成“满园春色”。  一、给予充沛“悦”读滋养  致力于创设氛围浓烈的书香校园,为使墨香萦绕指尖眼际,呈现“浸润”效果,我们对校园的阅读静态空间、动态时间进行了
期刊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以培养建模思想为导向,以日常教学活动为依托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分别从问题入手、活动推进、尝试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问题入手,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1. 聚焦知识提问,突破教学难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
期刊
小古文,指的是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易文言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相较以往版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小古文”的编排大幅提前,在三年级上册就开始编排了。如何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如何让学生品味其语言之精妙、意蕴之丰富,从而爱上小古文?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古文教学策略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观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步从诗性思维走向逻辑思维;从第一学段以想象为主的写话,走向第二学段以写实为主的观察习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观察”这一语文要素呢?下面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期刊
前年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参加一个科学教育的会议时,出版社的编辑送来一本他们即将出版的卓立校长的新书《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希望我写个序言。  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因為,出于对卓立校长的尊敬。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意义。  因为,一年级的确在儿童生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北京的小学教育史上,有所谓的“四大天王”之说,他们分别是指北京实验
期刊
随着课改理念不断革新,课程目标逐步由“知识学习”转向“知识应用与素养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走生活之道,提信息素养”是指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联系生活、走近生活、应用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有效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有的放矢,提高教育实效,提升信息素养。而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  一、模拟生活化场景,突破操作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
期刊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借助封面了解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借助目录了解本书有哪些故事。  2. 选取《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精彩片段指导阅读,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 进行适切的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引入,感受主人公名字之趣  1. 听讲描写“没头脑”的开头片段,思考: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片段:我有个邻居……叫做没头脑……我再进
期刊
杭州,钟灵毓秀之地,人杰辈出之乡。在这求学十日,胜过闭门造车数年。细数来杭见闻,略甄训后收获,有诗跃然纸上:吾爱众夫子,风流天下闻!  吾爱张夫子,心有千千子  张夫子者,张军林也。在我眼中,这是一位风流的校长!  张夫子认为,备课的第一位不是备教材,而是备孩子。在张夫子的眼中,教育也罢,教学也罢,首先必须读懂孩子。“不懂孩子就不懂教育!”夫子如是说。  怜“子”如何不丈夫?走近夫子,我们看到了他
期刊
在传统的小学书法课堂中,评价比较单一,通常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且方式枯燥,评价范围笼统。因此,小学书法评价时常形同虚设,既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也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然而,书法教学是一个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多角色评价才是小学书法课效率得以提升的关键。鉴于此,笔者拟在充分总结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书法教学角色评价效应进行阐述。  一、教师的导学
期刊
王崧舟老师走上讲台的那一瞬间,人们就已经为他那神清气定的风度所折服。他从容自若的微笑,总会不经意间透射出一种稳操胜券的自信。而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精彩不是“偶尔露峥嵘”,而是全程一以贯之。其间很少有慷慨激昂的情绪渲染,更无故弄玄虚的铺陈张扬;而是在平缓的叙说中,其诗意的语言与深邃的思想,像山涧泉水一样,叮咚作响而又“道法自然”地流泻出来,让人在身心愉悦的精神享受中,抵达课文的内涵深层,并领悟他的独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