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解决教育行政化问题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教育行政化较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诸多弊端之症结,但不能超越的规律是,教育的发展必然是政府、社会及教育系统等多股力量共同作用的合力结果
  学校和教育,并非王者逐鹿、问鼎天下的充分条件,争夺天下多须跃马横刀,但它是固守江山、永葆社稷的必要条件。因此之故,在中国自古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之说。
  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系统仍然不能全面、公正、均衡地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仍然难以解决,因此,考虑到中国学校教育系统的历史惯性和现实国情,以下两种情况值得警惕:一是学校制度、教育实践不符合历史潮流;二是学校、教育因经济诱惑而迷失本性。
  对此,温家宝总理的认识应该是越来越清晰、深刻。近年来,他先后四次看望钱学森,并问出了一个不会随着钱老去世而被人遗忘的“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发表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署名文章及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谈话,阐述了“教育要培养人才”等虽然渐被遗忘但至关重要的根本问题,并面向社会发起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大讨论;2010年初,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畅谈教育改革的四大方面内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家办学,最终总结出了“教育行政化”乃一切问题之症结的结论。可以说,本届政府最大的进步在于,从显性表现中挖掘出隐性根源,提出“教育行政化是中国教育诸种弊端之症结”,最大的勇气体现在尝试着手解决“教育行政化”问题,但最大的挑战恰恰在于,借助行政力量并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式教育改革,能否彻底革除“教育行政化”弊端?
  学校和教育的问题非常复杂,仅仅解除“教育行政化”魔咒并不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中国学校教育的一切问题,但它肯定是解决诸种问题的切入点。“教育行政化”的核心缺陷有二:“溺爱”(即教育行政部门包揽教育的一切) “钳制”(即教育的一切皆受行政管制)。突破教育行政化陈弊,打破“溺爱 钳制”式教育管理逻辑,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转变教育变革方式,使教育回归教育的轨道。中国教育一直按照被动型、强制型模式进行变革。具言之,即总是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教育、变革学校,总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自上而下地推动教育发展、学校变革。受此影响,许多学者甚至曾认为教育具有“政治本质”(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经济本质”(教育是生产力)而没有“文化本质”。2009年初以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恰是转变教育变革方式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变革方式转型的真正完成,可能需要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期,恰是培养教育家的绝佳时机。
  第二步,为教育家办学营建广阔的空间。出现“教育行政化”偏差的诱因是,教育行政部门凭借其公立教育的举办者身份,越位扮演了办学者角色,过度强化了其管理者权力。有必要为教育家们依法自主办学提供广阔的制度空间。可以假设,没有这样的制度空间,不可能成长出伟大的教育家,更遑论发挥教育家的作用!教育家的成长周期与学校成长周期基本一致,而学校成长周期一般是15年左右,因此实施第二步战略亦需花费15年左右的时间。
  第三步,遵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整合、优化“学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尽管教育行政化较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发展过程中诸多弊端之症结,但不能超越的规律是,教育的发展必然是政府、社会及教育系统等多股力量共同作用的合力结果。革除教育行政化弊端、倡导教育家办学、呼唤遵循教育规律,并不是要放弃、排斥政府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而是期望在新的结构框架中保持政府、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彼此协调平衡的和谐关系,使三者在影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各安其位、各守其责。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相似的资源约束和政府定位使得荷兰的空间规划经验对于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简要回顾荷兰空间规划体系沿革的基础之上,系统考察荷兰市镇空间
利用WorldView-2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南海北岛附近海域为研究区,研究了两种水深反演模型——对数变换模型(Stumpf 2003)和双波段线性回归模型(Lyzenga 1985)。分析了不同底质情况下水深与各波段的相关性,并利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模型参数,然后对两种模型反演的水深结果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珊瑚底质,Lyzenga 1985模型水深反演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德育要放在核心和首要地位,而音乐教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因此,音乐教育应着眼于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注重音乐知识的普及外,更应该注重音乐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情操。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应充
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危害极大。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吉首市为例,通过全面调查研究掌握市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以期为林业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目的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破裂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病例资料,按Hunt-Hess分级,其中
民族音乐与素质教育音乐欣赏给我们提供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并能使我们树立一种正确的、合理的审美观。音乐是社会生活的感情表达,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同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与
以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1990、2000、2010和2015年4个时相的海南岛海水池塘养殖信息进行提取,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质心迁移模型研究海水池塘养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15年海南岛海水池塘养殖面积持续增长且区域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为从西南向东北的迁移;养殖区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池塘养殖的扩张侵占了红树林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中、术后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1例(共45眼)长期溢泪、溢脓、经反复泪道冲洗或经鼻外鼻腔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科学课堂注入了活力。以问题为基础来开展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探究、交流,并讨论如何利用所获取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取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应当说,这种模式给我们的科学教学注人了新鲜的活力,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是
2019年我国正式开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其中乡镇是尺度最小但非常重要的一个层级。我国的“乡镇”在法国可以粗略对应市镇联合体(Intercommunalité),因此乡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