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明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基于2019~2020年关中平原田间定位试验,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土壤N2O排放通量,综合分析夏玉米产量、土壤N2O排放和土壤活性氮组分,明确了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在培肥土壤、增产减排方面的效应.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设置秸秆还田(S)和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B)共3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N2O排放峰值出现在秸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859);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共享服务平台项目(2019PT-13); 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NCCIR2020KF-10);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2019BBF02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基于2019~2020年关中平原田间定位试验,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土壤N2O排放通量,综合分析夏玉米产量、土壤N2O排放和土壤活性氮组分,明确了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在培肥土壤、增产减排方面的效应.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设置秸秆还田(S)和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B)共3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N2O排放峰值出现在秸秆还田后10 d,秸秆还田30 d后土壤N2O排放通量处于较低水平,土壤N2O排放通量与铵态氮(NH+4-N)、无机氮、微生物量氮(MB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S较S0显著增加夏玉米产量、 N2O累积排放量、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和土壤总氮(TN)含量,分别为7.4%~13%、 65.8%~132.2%、 54.6%~103%和27.8%~33%.虽然SB较S提高夏玉米产量(2.5%~3.3%)的趋势不显著(P>0.05),但是SB较S显著降低N2O累积排放量和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4.0%~27.3%和26.4%~29.2%.在土壤N2O排放通量达到峰值时,SB较S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通量45.1%~69.6%,生物炭能够缓解秸秆还田所诱发的土壤N2O排放,具有削峰的作用.SB较S显著增加土壤总氮9.1%~12.2%.综合作物产量、 N2O排放和土壤总氮,对夏玉米生产而言,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不仅培肥地力,提高夏玉米产量,而且减少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是可供推广的兼顾作物产量和环境友好的适宜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涌入人民法院的纠纷逐渐增多,剧增的案件量因“案多人少”导致人民法院不堪重负。建立特邀调解制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和深化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必要举措。文章从实践经验、规律、存在问题以及完善路径等方面对特邀调解制度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其良性运行。
作为医疗纠纷的一种有效处理机制,第三方调解近些年在我国迅速发展。不同的第三方调解运作模式不仅影响调解机构的独立性,也影响调解结果有效性。广东省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典型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购买模式和民营第三方模式。由民营组织自行筹集经费来源,保证了医调委的公正性、独立性,同时也因资金的不稳定影响机构运作效率。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种调解模式的各自优劣之处,提出不同模式之间需要相互借鉴、
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通常采取以不良后果为导向进行质量风险识别,该方法具有笼统性,不便于全面性和针对性对风险进行识别。该文按照质量影响因素通过因果分析图法全面识别风险,将每1项因子作为1个风险点,并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在青白江大桥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前提下通过该方法实现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在市政桥梁施工质量管控上起到良好预控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给市场营销教学带来发展机遇。翻转课堂属于新兴的教学模式,其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希望为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为了能够匹配社会发展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放管服”改革,在这次政治体制改革中,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服务人员理念、业务审批效率、投诉监督体系、发展电子政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体系,以便给办事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体系,按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多样性和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分布,补充和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本底资源数据,探究保护区重点保护动物的活动节律,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共布设115个相机位点(网络),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共获得鸟兽独立有效照片18363张,其中兽类占84.89%,鸟类占13.11%,经鉴定,共有兽类18
为解决传统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损耗巨大、质量监管松垮、问题回溯追责难等问题,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背景下,作为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中铁建工集团,基于“数智升级工程”的部署与推进,积极开展智慧工地建设与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智慧工地生态,并从重点项目入手逐步推广实施,业已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从中铁建工集团智慧工地建设与探索的主要做法与措施、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未来随着信息技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火郁结型神经性耳鸣及对患者微循环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84例痰火郁结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气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耳鸣程度评分、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微循环相关评分、中枢神经递质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甲襞微循环积分、耳鸣程度
智慧工地系统利用BIM、GIS、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旨在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5G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物联网技术进步,为万物互联奠定了基础,基于BIM+GIS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也在铁路工程建设应用中日趋成熟。提出铁路智慧工地5G应用场景和技术架构,并针对无人机与三维激光扫描实时交互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对智慧工地的技术升级具有指导意义。
针对现役烟火药剂手工混药用“防护屏障”未有安全标准、未经过安全验证,以及不具备科学依据的现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防护屏障”的安全性,开展静爆试验验证“防护屏障”的实用性,对特种弹烟火药制造企业所用“防护屏障”的安全性进行了科学、合理、全面的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改善措施。